资产管理行业软件与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21 06:54:01

资产管理行业软件与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前言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三次浪潮萌芽于突破技术假设的金融功能叠加。这一时期,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金融业带来深层次影响,使传统金融功能模块儿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跨类别金融功能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例如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融合支付结算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网络贷款、小贷产品融合基于大数据处理的风险管理功能和大范围融资机制功能。总的来看,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将更加体现不同金融功能相互组合叠加所释放的巨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摘自《2014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巴曙松等著)

二、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银行业类金融机构资管规模接近33万亿元,国内银行理财规模已突破18.4万亿元,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4.4万亿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资产管理行业细分市场容量如下:

1.公募基金公司

自1998年第一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以来,我国基金业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行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传统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成为投资人参与社会投资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有力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基金行业不断创新,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LOF 基金、ETF基金,再到QDII基金。基金公司的业务领域也从公募基金,发展到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理财产品等。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00家基金公司,共发行了3013只基金,总规模达71360.83亿元,较之一季度末增长18792.80亿元,增幅为35.75%。天弘基金虽然规模有所缩减,但仍以6686.30亿元的规模蝉联公募基金规模首位。股票型基金861支,基金规模18085.85亿元,规模净增2944.14亿元,增幅16.28%。混合型基金共683只,基金规模23746.28亿元,规模净增13151.25亿元,增幅124.13%。债券型基金共486只,基金规模3951.82亿元。货币型基金190只,基金规模24120.49亿元。

DII型基金共93只,基金规模761.47亿元。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共52只,基金规模694.59亿元。

另外,近年来,基金专户子公司业务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创新,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为加强基金管理公司资管业务信息披露,基金业协会统计了2015年9月底基金管理公司资管业务总规模排名、基金管理机构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基金管理公司专户业务规模排名、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排名,第一名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7049亿元,前十名均超过2000亿元。

2.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现状

1987 年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成立,到现在我国证券行业已经走过了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孕育与发展,证券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期间也经历过一些波折,进行过综合治理,处置过一些高风险的证券公司,但总体来说,证券公司目前已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经营理念、内部治理、风险控制机制发生了深刻显著的可喜变化,基础制度全面改革完善,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3.信托公司发展现状

1979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信托行业经过第六次整顿(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业务进行规范)之后,信托公司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逐渐明朗。两规”为信托业在资产管理以及结构化金融产品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015年1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4.41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119.10亿元);信托公司可以投资的资产类型包括:货币市场工具、贷款、证券市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买入返售资产、融资租赁、无形资产、基础产业、房地产业、实业等。

4.私募集金发展现状

据基金协会数据,截至2015年6月末,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13918家,管理私募基金15612只,管理规模3.78万亿元,私募基金行业从业人员221092人。

已备案私募基金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970只,规模13078亿元;股权投资基金5018只,规模21120亿元;创业投资基金1059只,规模2296亿元;其他类型基金565只,规模1347亿元。

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中,按管理资产规模划分,管理资产规模100亿元以上的62家,50亿元―100亿元的78家,20亿元―50亿元的221家,20亿元以下的13557家。

三、资产管理行业软件与服务发展前景

金融改革与创新需更多的信息化支撑。随着中国经济温和回升,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金融改革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行业转型步伐加快。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当前中国金融行业仍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这为金融行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也正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型,风险和困难逐渐增多,对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要求日益提高,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个过程中,IT在金融服务与创新方面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014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为530亿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530.0亿元,比2013年增长3.6%。随着国内经济的回升,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稳步增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015年中国金融业IT投资规模较2014年增长3.9%,达到550.7亿元人民币。

2.资产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产业基金公司、商业银行资金运营部、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各细分市场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2007年至 2010 年,我国资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4.10亿元、16.66亿元、19.49亿元和22.95亿元。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品种的创新对资产管理人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资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增长提供了保障。预计到2016年资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

四、资产管理行业软件与服务行业壁垒

1.行业经验壁垒

资产管理行业应用软件产品专业性很强,涉及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领域。对于行业应用软件及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而言,需要对金融行业和整个应用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为客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客户对系统自身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业以往的项目业绩、行业口碑、系统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客户的选择。因此,行业经验的积累已成为本行业实质性进入壁垒之一。

2.客户资源壁垒

随着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加深。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在运行和维护上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客户与企业的实质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原则上都倾向于长期合作。客户对同一类型的产品不会轻易更换,客户粘度大,客户资源的积累已经成为新进入者难以替代的历史积累。

3.人才壁垒

金融应用软件产品专业性很强,这就对金融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的研发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软件开发人员不仅要精通软件开发技术,还要对金融行业的政府政策、业务特征、核算规则等业务细节有深刻理解。因此,本行业需要信息技术和金融知识相互融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些人才需要有业内长期的实践才能积累相应的经验和能力。人才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4.业务与技术壁垒

金融应用软件行业不仅具有一般软件行业的特点,如高科技、知识密集、技术先导,还具有与下游应用环境紧密相关的特征。产品的开发涉及到金融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需要长期持续的攻关研究,具有较高的业务与技术壁垒。

5.质量和品牌壁垒

本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充分竞争的行业。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是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后续服务能力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先进入者经过长期、良好的应用和服务,能够积累起丰富的成功案例,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要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企业长期建设、经营和积累,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品牌知名度。

6.技术服务壁垒

优质的技术服务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客户使用软件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不能及时为客户提供有效、优质的服务,将会大大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销售软件产品,更需要提供完善、及时、有效、优质的后续技术支持和服务。

五、资产管理行业软件与服务发展趋势

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业务创新层出不穷,随着基金公司(包括专户子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商业银行资金运营部、财务公司、投资集团、新三板等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细分市场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这就对资产管理行业的IT部门以及相关的软件服务供应商提出了大量的定制化开发与服务的需求。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行业相关平台及产品,陆续向国内或国际领先的SOA平台框架、大数据、虚拟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架构,致力于为客户建立快速迭代、高效运作、灵活定制的软件系统,拥有为客户提供“量身制作”的解决方案能力。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金融IT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金融外包规模看,新兴的IT服务与流程外包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仍以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速度上升。信息服务外包(ITO)近年在资产管理行业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由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IT技术越来越深入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制定和组织发展,尤其是金融企业对IT系统支持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快速适应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依靠公司自身提供这些服务需要大量投资、人员,并且集中了不小的风险。因此,外包成为了一个主流的趋势。通过专业的IT服务外包,可以让资产管理行业享受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增加企业运营的灵活性,使得企业可以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但是也应冷静看到服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例如增加对服务供应商的依赖、业务机密与信息安全的泄漏风险等。

上一篇: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研究 下一篇:延年益寿勤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