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气设备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措施

时间:2022-08-21 06:46:06

工厂电气设备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措施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工厂电气设备漏电的危害形式和使用规范以及注意事项。对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或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情况进行了基本理论分析,为电气设备漏电预防对策措施提供了充分的指导依据。

中图分类号:TM9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14-01

一、漏电的危害形式

由于工厂电气设备受内外部的自然环境影响,设备在使用中起动频繁、负荷变化大、电压波动大,因过载、短路、漏电、电弧、电火花故障引起的设备烧毁、人员触电伤亡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灯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成为火灾的点燃源,或造成人员触电。

二、触电的危害及预防对策措施

1.掌握电工知识,持证安全上岗

危险危害因素:未经培训考核无证从事电工作业,违规造成触电事故。预防对策措施:高压、低压电工作业必须由持证专业电工担当,安装接线、维修、保养,电工要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后才能作业。电焊工是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电无情人有情,规范接装保人命

危险危害因素:擅自拉接电源线和电气设备,接线不规范或设备未接地接零保护,都可能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事故。预防对策措施:拉接电源线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规范操作,所有电器设备都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

3.电气设备漏电绝缘保护和落实专人监护

漏电会给人身、设备以至油气井造成很大威胁,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或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气设备漏电时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一是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二是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三是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四是不得随意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五是设置保护接地装置。六是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七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避免电气设备和电缆长期过负荷或超期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漏电。按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电缆进行电气性能测定。八是设备维修时,应避免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作业。九是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每天自检电气设备电缆是否完好,发现破损及时更换,作业人员还必须注意做好自身绝缘保护和落实专人监护,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高温多雨季节防触电,防护措施要周全

危险危害因素:夏季高温人体易出汗,湿衣服、湿手套或雨季工作,都容易导电,造成带电作业人员触电事故发生。预防对策措施:高温、雨季对电工等作业人员要特别加强现场专人监护。正确穿戴劳防用品,加强通风降温措施,确保工具、设备的绝缘良好,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必须灵敏有效。发生触电事故,现场人员要及时就地急救,并转送医院救治。

5.野蛮施工要不得,害了小家害大家

危险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维护电气设备电缆时不得压破电源线造成导电触电事故。预防对策措施:电源线、照明线应架空,不要占用通道,要注意避让电源线等,防止造成触电事故。

四、触电急救基本知识

遇有触电事故发生,应按“二快、一坚持、一慎重”的原则,开展救援。

1.“二快”指的是:快速切断电源,快速进行抢救

一是快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当出事地点附近设有电源开关或插头时,应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插头,切断电源。二是当电源开关或插头离出事地点太远时,如电源电压低于380V,则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缆等带电体移开,也可用带绝缘的钢丝钳或带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但必须注意电源的供电方向,同时应在有支持物的地方切断电源。切不可在没有绝缘措施的情况下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以免扩大事故。三是当电源电压高于380V时,应穿戴好相应绝缘等级的防护用品用相应等级的绝缘用具切断电源,如事故现场无绝缘用具应用通讯工具通知有关供电部门切断事故线路。四是在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不要误伤他人,特别是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肌肉不再受电流刺激,会立即放松而摔倒造成外伤,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故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快速进行抢救

根据统计在触电事故中被抢救活的人员中,有约95%是在切断电源后3分钟内迅速进行抢救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立即进行抢救也是关键的环节。首先,将脱离电源的触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解开其衣扣及裤带,气温较低时,还应同时注意保暖。其次,根据不同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对“神志清楚”的触电者,应注意休息观察,如认为触电时间较长有必要送医院检查,并明确告知医生患者是触电;对“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对“有呼吸而心跳停止”的触电者,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对“呼吸和心跳均停止”的触电者,应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对后三种情况的触电者应一方面积极抢救,另一方面应向医院告急求救。

3.“一坚持、一慎重”

“一坚持、一慎重”,即坚持人工呼吸。抢救者在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时,一定要有耐心,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继续进行,同时,在将触电者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对触电者来说,人工呼吸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有些触电者需要进行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抢救,方能苏醒,我国记录在案的抢救纪录是连续三个半小时人工呼吸后把触电者救活。“一慎重”:即慎重使用兴奋类药物。如慎重使用肾上腺素等,随意使用可能会加速触电者死亡,只有医院经仪器诊断后,才能决定是否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晓云.浅谈油田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2(02)

[2]陈小秋.预防加油站电气设备运行事故[J].现代职业安全.2010(10)

[3]潘宏阳.浅析园林娱乐场所的安全用电[J].辽宁建材.2011(03)

[4]姜彦辉.煤矿井下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保护接地措施[J].科技风.2011(09)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下动漫产业的发展透视 下一篇:谈“90后”大学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