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定位的思考

时间:2022-08-21 03:43:15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定位的思考

一、引言

2000年5月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将口译课确定为本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自此之后,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纷纷开设口译课,民族地区高校也不例外,然而这些学校盲目跟风,忽略了自身教学条件及学生水平,而照搬其他重点院校口译课程的目标设置。理所当然,它们的口译教学陷入了盲区。众所周知,口译是门新兴学科,有利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必需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合理地找准口译教学定位,才能发挥其口译教学作用。本文将以吉首大学为例,分析口译教学现状,并基于实际,谈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课教学的基本定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口译教学的现状

⑴教学条件落后。首先,地域条件落后。吉首大学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区域经济欠发达,发展滞后,长期缺乏对外交流,对应用型英语人才需求不大,口译教学总体而言也都相对落后。其次,缺失硬件条件。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有三个语音室。但室内设备系统陈旧,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且没有及时更新升级。语音室无法给学生录音,这不利于学生进行译后反思,语音室无法联网,录音录像资源匮乏,欠缺语音语料库供学生课下练习。再者,师资条件匮乏。2010年前,该校系统学习过口译专业的教师数目为零,大部分口译教学人员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口译培训,缺乏对口译理论和教学的研究,缺乏口译职业素质修养。

⑵教学对象综合素质较低。第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除少量的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如听力差,词汇量小,知识面窄,长句记忆不准确,且表达能力有限,这给教师进行口译教学带来了难题。第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他们认为口译是很好的平台,能提升语言应用技能,因而非常热衷;相反,他们对学院开设的其他理论化课程,如文学,语言学,教育研究等,不感兴趣,认为这些课程过于理论生涩,没有用处,部分学生甚至选择逃课。

⑶教学方法不当。第一,口译教学目标不清晰。大部分教师忽略地域等各方面因素,只是盲目地跟随大纲目标,即以培养高层次口译人才为教学目标,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缺乏指导性;第二,教学选材过于狭隘。大部分教师只是盲目选择市场上的教材,囊括高端主题,如“经济和改革”“政治外交”“ 国际合作”等,过度高端,适用性不高,且缺乏时效性。第三,教学方式欠缺针对性。有些教师不明白口译技能层层递进的道理,只是根据教材内容,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听译,学生有词汇障碍、听力障碍和记忆力障碍,语言转换缺乏练习,因而往往无法接受。另有些教师,见学生无法接受口译训练,便移花接木,要不就完全停留在口语教学层面,要不就变成了笔译的口语化。

通过对吉首大学口译教学的现状分析,可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地区大多较为封闭,经济滞后,但不乏发展契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语言功底都较为薄弱,学习也呈现“功利化”趋势,另外其口译教学缺乏相应的硬件和专业师资,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选材狭隘,教学方法欠缺科学性。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重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该类高校对口译教学的定位把握不清。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找准定位,已经刻不容缓了。

三、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的定位

2000新大纲规定口译教学的定位是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这显然不适用于民族地区高校。近些年各类学者也对普通院校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做了诸多探讨,大都同意普通院校的目标是提高口译能力,培养初级口译人才,这倒为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定位提供了启示,但也不能完全照搬,还需有所区别。总体而言,分析了吉首大学口译教学的现状后,以点带面,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的定位需把握基础性,增强适用性,扩大辐射性,力争超前性。

第一,把握基础性。这里主要指从教学硬件、师资以及学生三大方面来把握口译教学的基础性。首先,口译教学必须有基本的硬件设施,即能进行语音教学,能播放视频和音频,能够给学生录音,具备相应的语音资料库,以供学生课下练习和反思。就现状分析来看,很多民族地区的高校并没有达到这最基本的标准,因而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为口译教学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其次,口译教学也需要专业师资,即口译教师必须接受过正规的口译训练而且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就现状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吸引高素质口译人才扎根其间,且现有的口译教师的锻炼机会少,师资质量难以保障。因此,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想办法解决师资问题,如提高待遇条件聘请高级口译教学人才,或者将现有口译教师送往其他高校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还要抢抓地域发展先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为口译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从上述两方面入手,为口译教学提供基本的师资保障。最后,针对学生的水平,口译课程也应实现教学的基础性,即少数民族地区院校的口译教学应关注其“初中级”水平。教师在课上应摈弃生涩难懂的素材,而选择简单,生活化的口译素材供学生练习,通过降低语言难度来促进理解, 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口译技能的训练。再者口译技能教学时也要层层递进,实现基础性,不能一开始就直接听译,而是从听力入手,训练学生的短期记忆,同期进行单项视译训练,摒弃听记难题,专门提高学生语言转换能力,扩大词汇量,继而将听、译两者结合,进行听译。然而就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是盲目选择教材,套用重点院校的口译教学大纲,直接进行交传练习,而大部分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语言功底都相对薄弱,因而感觉无法接受。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降低口译门槛, 关注基础性的口译教学。

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口译教学定位上应有别于其他发达地区高校,而把握基础性正是区别之一。

第二,增强适用性。主要是指两个层面的适用性:一是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未来发展;二是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要让口译教学适用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并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让培养出的语言及口译人才能融入当地市场,首先就要合理选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口译教师不应盲目选择市场上的教材,总是让学生接触外交、国际事务等专题,因为没几个学生以后能进行如此高端的翻译,而且当地也不需要这类型的口译。相反,教师应根据地域的发展特征和学生的水平,自主选材,甚至可以自主编写符合自身条件的口译教材,选取学生未来可能会遇见的主题,选取地方特色的主题,如民族文化旅游,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民族风貌,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等,侧重时效性和多样性。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发展, 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译能力,既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当地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其次,要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教学外部条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继而提高适用性。比如,民族地区院校可定期举办口译赛事,提供平台让学生相互切磋,为了实现真实性,口译赛事筹办时,可摒弃录音翻译,而真正邀请中外讲者就当地发展热点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实战口译。另外,民族地区院校还应关注地区发展,抢抓发展先机,与当地政府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在地方涉外活动中积极参与,不仅给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而且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如学生可以前往观摩,也可以担任陪同口译,真正学以致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口译学习,又能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双赢。

上一篇:为《创新之路》写的序言 下一篇:单元教学是把新课程引入体育课堂的良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