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研究

时间:2022-08-21 03:32:22

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研究

摘要:作为音乐课实施主体的教师,是课程质量与教育效果的关键,其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本文主要对高中音乐老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 音乐教师 职业认同特点 影响促进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影响力受备受关注。作为音乐课实施主体的教师,是课程质量与教育效果的关键,其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相关资料表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研究课题。可是,针对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还比较少,部分教师对职业认同还缺乏了解。鉴于此,下面对高中音乐老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展开论述。

一、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特点

高中音乐老师职业认同,意指教师对于所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的“目标”、“社会价值”等因素的看法,和社会对音乐教育职业的评价与期望相同,教师个人对他人及群体的音乐教育有关职业上的“看法、认识”完全认可。 职业认同,会让高中音乐教师呈现出职业所要求“行为”、“信念”与“理想”,其起着让高中音乐教师产生“行为、理念及思想”相一致的内在和谐。同时,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本人认为音乐教师职业是有“价值及意义”的,愿意音乐教育工作努力、付出。

二、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一)教育主管部门对音乐职业认同缺乏带来的影响

尽管新课标倡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作为美学要素的“音乐教育”依然未受到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由于对音乐职业认同的缺失,音乐课缺乏相应的场地与设施。尤其是因对音乐职业认同缺失,如“英语、语文、物理”等其他课程将音乐课时间占用,导致音乐课形同虚设。当然,这种状况不是音乐教师所能左右,是整个教育环境的影响。需要教育部门提高音乐职业认同水平。

(二)学校对音乐职业认同缺乏带来的影响

学校是制约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只重视“外语、物理、语文…”等所谓的“主科”,忽略了音乐类的所谓“副科”,这些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激励机制上。一些学校重视“主科”教师的激励机制,忽略了似音乐类的“副科”教师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不同科目各自的特点,来拟定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并未有规范的程序与原则,未以“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等来拟定音乐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因学校对音乐职业认同的缺失,导致音乐教师无法体会到自身教学的价值,也造成教师对音乐教学职业认同的降低。

(三)教师对音乐职业认同缺乏带来的影响

一些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职业认同的缺乏,直接导致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懈怠,对教师角色价值与职业价值缺乏正确认识,造成正确教育观的缺失。教师对音乐职业认同的缺失,导致教师不能承受来自外界的不能利的条件及环境,承受压力的能力降低,缺失作为音乐教师所应有的“育人、奉献”的价值观,甚至导致其从教的“决心及勇气”的缺失,造成其对音乐教师职业的热爱,直接影响音乐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高中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促进

(一)提升教育部门音乐职业认同水平,高度重视高中音乐课

教育部门要由根本上重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教育部门要由整个社会层面,由国家、政府及社会采取讨论与宣讲等活动,让家长、学校及学生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大众对音乐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了解,提升社会对音乐职业认同水平,进而重视音乐教育。教育部门要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高中音乐课能完成教学目标,课程时间不被其他学科占用。确保学生能够上音乐课,确保教师有时间及条件来完成其教育任务,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让音乐教师从中感受到职业成就感及幸福感。

(二)提升学校音乐职业认同水平,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

学校需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环境,拟定及完善学校的激励机制,以“品德、学识、能力”等指标构建健全的音乐教师激励机制,以此调动音乐教师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职业的认同水平。音乐教师激励机制的考核评价标准,需本着“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等原则,依教师平时授课效果、排演节目、参赛业绩等,进行绩效评选。让教师在激励机制中,真正体会到作为音乐教师的价值。学校还要为音乐教师提供进修、晋级、培训的确机会,让教师对自身职业有一个向上发展的空间。学校还要多组织一些校处演出及比赛等活动,来实现及提升教师职业价值感

上一篇:刍议高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高师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