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犁民歌的历史思考

时间:2022-08-21 01:10:09

对伊犁民歌的历史思考

摘 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伊犁民歌也被赋予独特的魅力。伊犁维 吾尔族民歌取材广泛,按其内容可分为史诗歌、劳动歌、爱情歌、习俗歌。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真实的反映了伊犁各族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现状,如《筑城歌》、《沙迪尔歌谣》、《迫迁歌》、《望河楼》、《汗莱龙》等。据介绍,这些民歌由传统古典民歌与新创作的民歌汇集而成,这些风格相似的歌曲以联唱,齐唱,对唱,独唱等形式出现。 从歌曲的风格来看,伊犁河谷的民歌中,维吾尔族民歌、蒙古族民歌、锡伯族民歌、回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的色彩较为浓厚,听起来非常豪放、热情、婉转、动听。比如具有伊犁地方特色的维吾尔民间音乐,其歌曲结构完整,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关键词:伊犁民歌;维吾尔族;发展;地域特色;重要地位

新疆民歌是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其中伊犁民歌以其动听的旋律、浓郁的地方色彩、豪迈奔放的气势、宽广磅礴的音域著称于世。

在新疆,伊犁民歌是一片灿烂耀眼的花园。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民歌无形地支撑着民众的精神生活。伊犁民歌是伊犁维吾尔文化中最早、最亲切、最久远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为什么是独特的呢?因为你可以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心灵里找到伊犁民歌的基础和温情。而哈萨克民歌是哈萨克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其中蕴含着哈萨克族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体现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哈萨克族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已逐渐发生改变,哈萨克民歌也在经受当代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伊犁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俄罗斯民歌和陕北民歌一样,为中亚各民族当代文化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伊犁民歌的出现和形成、流行、发展、成熟,标志着这个民族从原始的生存状态进入了文化自觉意义上的发展时期,伊犁民歌是当地少数民族当代文化最珍贵的一部分,是研究、发现这个民族亘古以来的生活、文化、哲学、仁爱、宗教的一个重要宝库 。

伊犁维吾尔族民歌在新疆民歌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风格。从南疆迁入伊犁的维吾尔族人民,200多年来不可避免地受到这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伊犁地方特点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萨迪尔・帕勒万是伊犁维吾尔族民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后人将他创作的或假托他的名字创作的那些伊犁维吾尔族民歌统称为《萨迪尔之歌》。《萨迪尔之歌》曲调悠扬、激越、开朗,时而有些忧伤,适合亲友欢聚、商旅独行以及劳动间隙自娱自乐,抒发不同的心境和情怀。《马车夫之歌》、《黑黑的眼睛》等其他伊犁维吾尔族民歌,与《萨迪尔之歌》一样有着独特的气质和特色,深受伊犁各族人民喜爱。所以王蒙在他的散文《新疆的歌》中写道:“在遥远的伊犁,几乎每一个本地人都会唱《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几乎每一次喝酒的时候都要唱这首歌。”

伊犁维吾尔人的特点之一是豪放,而这一点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伊犁的民歌之中。以喀什葛尔为中心的南部新疆的歌儿与以伊犁为中心的北疆的歌儿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北疆民歌的代表是《黑黑的眼睛》的话,那么,南疆民歌的典型则是《阿娜尔姑娘》。生活是沉重的,有时候是荒芜的,然而他们的歌声是热烈的,是越发动情的。但是,伊犁民歌自有不同之处,似乎更散漫,更缠绕,更辽阔,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抒不完的感情连绕如环,让你一听就陷落在那里,痴醉在那里。因为永恒民歌的生活本来就没有开始和结尾,我们不是生活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国,而是生活在已经开始歌唱的人群里;我们不是没有自己的结尾,而是没有永恒的宇宙万千年代的结尾。

伊犁民歌属于狭义文化方面的范畴,但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也是情感交流、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料。前苏联政府为了挖掘哈萨克的传统弹唱和促进哈萨克民歌的发展,推引先进的音乐理念和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相结合,大约用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最后才产生了如今未曾成就过的成果。而中国实现京剧现代化,只用了六七年时间。这说明在中国掌握了先进音乐文化的一方,具备了足够的创新精神,而拥有传统文化思想的另一方,又具有开放的思想,双方紧密结合,辉煌的成就就油然而生了。只有创新思想和开放精神相结合,才能将我州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伊犁具有多元一体化的文化,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应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音乐交流方面也应该互通互补,因为不管新疆的什么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参考文献:

[1]《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中学生阅读》2009年04期

[3]《艺术百家》2010年S1期

[4]《推动伊犁州的民歌创意产业的发展》

[5]《伊犁维吾尔族民歌》

[6]《伊犁晚报》

[7]《伊犁民歌首登》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下一篇: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