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马上快意人生

时间:2022-08-21 01:08:19

养骏马:只为飞扬荷尔蒙

夏阳的生活是二元的世界:工作日的五天,他是作为一名知名设计师而存在,开着宝马车出席商务谈判,每天都有那么几十分钟,被堵在高架桥里,吸着PM2.5超标的汽车尾气;一到周末,车头就开始西北偏北,朝着燕山山脉方向狂飙,当透过落日的余晖看到万里长城的身影时,他就让车速慢下来,摇下车窗,让夹杂着漠北气息的空气包裹着自己。

车开进了燕山山脚下的一片草场,在一个木质结构的车棚中停下。他把手指放在鼻尖,一片静谧声中有马儿在嘶鸣。一时间,我感觉有点神经错乱,以为梦回汉唐,这马蹄声是长城以北匈奴和蒙古人的铁骑。身边的夏阳则有意无意的加强了这种“穿越”感:不知何时,他已经头盔、护膝、手套武装到牙齿,坐骑已经从宝马车换成了货真价实的马匹。

翻身上马,扬长而去,势如出征的骑士,一去不复回。

夏阳和马接触是一种机缘巧合,与激情、优雅、高贵都不相干,他只为挥散飞扬的荷尔蒙。

时间得回溯到十几年前。那时的夏阳已经是一名成功的设计师,凭借自己的设计才华已经闯出了一番天地。但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立之年体重已飙升到210多斤。为了让自己摆脱“重量级”,他尝试了十几种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效果。

一次商务活动中,他应邀参加了一次骑马活动,艰苦的商务谈判在骑行过程中轻描淡写就完成,这给他很大冲击。但是给他冲击更大的,却是那些骑行者矫健的身姿。“原来骑马可以减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从和马亲密接触后,夏阳开始对马情有独钟,迅速成为一家马术俱乐部的会员。三个月时间,每个星期骑马几小时,这让他的体重迅速下降到160斤,从此夏阳对马儿开始心怀“感恩之心”。购买自己的马匹,忽悠朋友们骑马,组建自己的马队,聘请专业教练努力提高骑马技巧……短短几年时间,夏阳和他的速度赛马队已在国内崭露头角,获得过好几次国内赛马冠军,甚至在十运会上获得了速度赛马项目第四名的好成绩。

打马球:不为贵族绅士名

正当夏阳准备在速度赛马事业上大干一场时,因为种种原因,国内暂停了速度赛马项目。这时,夏阳正在兴头上,已经购买了十几匹上好的赛马。一想到要和这些马匹分离,让自己回到胡吃海喝飙体重的日子,他就吓出一身冷吓。为了让马生存下去,就必须让马在汽车时代找到用武之地;为了不让自己的爱好影响工作,就必须让自己的爱好和事业有机结合。用夏阳的话说:如果一直对马儿输血,那它们就会变成吸血鬼;要想发挥它们的战斗力,就必须想办法把它们变成造血干细胞。

但是,如何把马儿变成造血干细胞呢?夏阳死了大批脑细胞也没想出门路。

直到有一天,夏阳闲来无事读《中国马术史》,“击鞠”二字蹦入眼球。他高兴得跳了起来,高呼“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马之路”。

“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曹植在他的名作《名都篇》中这样描述过它———它是一项在汉时就流行的运动,那时它的名字叫击鞠;“这是世界上最棒的运动,任何一个像我一样有野心的人都不应停止去玩好它”———丘吉尔如此形容它,它是西方上流社会通行证,现在的名字叫马球。

在车轮滚滚的当代,让马儿和车辆竞争,那不切实际。要运用田忌赛马的方式,要扬长避短,让马儿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马球,作为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必定大有可为。

于是夏阳把他的全部兴趣和全部赛马都投入到马球之中。2004年,对马球“高烧”不止的夏阳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马球俱乐部———“北京时代阳光马球俱乐部”,拉开了马球回归中国的序幕。

马球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现代马球早已在中国绝迹。对于马球,绝大部分玩马术的人都第一次听说。要在中国开展马球运动,难度可想而知。夏阳一边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一边分析国内市场,试图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马球之路。

自己建马场,自己为马儿设计马舍,从国外高薪聘请马球教练训练赛马,自己出访阿根廷、英国等马球强国偷师……七年的经营煞费苦心。如今,夏阳成为了中国马球的标杆人物,而他一手打造的北京时代阳光马球俱乐部,也成为了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

夏阳难忘那一天的场景:草场上骑士们一字排开,在号角声中作出整齐划一的动作。颇有“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豪情。一架直升机在围绕球场盘旋一周后,在球场中央徐徐降下。一位头顶花环,身着白纱,手持卷轴的女子缓缓走下,她是世界旅游小姐李丹,她手上的卷轴是世界马球协会主席Javier Herrera带给夏阳的贺信。2011年9月17日,世界马球巡回赛———2011北京国际马球公开赛暨北京英国马球日,这对中国马球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以此为标志,中国现代马球终于重新回到世界马球舞台。

在主持人读完Javier Herrera先生的贺信后,各国代表队旗手出场。着一袭褐色POLO衫,脚踏棕色飞马,扛着鲜明的五星红旗,夏阳和所有旗手一起满场飞奔,向观众致意。接下来,随着一声号令,队员上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场马球赛,就是一曲辛弃疾的《破阵子》。

从开始全凭自己的公司创造的利润为马球俱乐部“供血”,到后来,以马球为黏合剂,把一大批企业家聚集在自己周围,夏阳的马球俱乐部成为了一个高端的社交聚会。企业家们马背上是对手,下马后成为商业盟友。以商养马,马球促商的规划已经慢慢梦想照进现实。

Q:你一直强调,“马球运动回故乡”,那中国古代的马球运动是怎么样的?

A:中国是马球的发源地,在汉代已经开始流行,到盛唐之时达到顶峰。古代的马球运动,地位就等同于现代的足球。和你讲个典故吧:吐蕃和大唐边境冲突不断,为了和解,双方决定和亲。唐中宗景龙三年,吐蕃人到长安迎娶金城公主,虽然是和亲,但却弥漫着硝烟:吐蕃人带来了最精锐的击鞠手,要和大唐打一场友谊赛,以示化干戈为玉帛的诚心。吐蕃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他们来说,打马球只不过是把赶羊的长杆,杀敌的长刀变成球杆一样简单。一来二去,大唐球门危在旦夕。这时,一个被王公称为三郎的少年披挂上阵,挽狂澜于既倒。吐蕃王娶金城公主回吐蕃,从此大唐边境再无战事。“三郎少年衣不整,贪恋马球不回宫”,这是唐时民谣,而少年三郎,则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不仅仅是李隆基,唐时打马球是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最喜爱的活动,在唐朝一代,仅打马球落马而驾崩的皇帝就有两位,马球在唐时的兴盛可见一斑。

Q:既然马球的地位等同于现代足球,那为什么马球最终会在中国衰落?

A:我仔细研究过中国马球史,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把中国马球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历史对比,你就会发现,中国的马球的兴衰其实是与中国历史同步调的:中国最昌盛时期,最血气方刚的年代,也是马球兴盛的时期;宋朝开始,程朱理学兴起,中国变成了文人社会,马球成为了不务正业的象征,开始为上流社会所不耻,马球开始走下坡路;元朝,蒙古人的骑兵虽然冠绝天下,却只知道杀伐,没有了运动的闲情逸致;明代则是市民文化的天下,马球这种高强度的运动显得不合时宜;至清代,满族人禁止汉人养马,马球在中国彻底失去存在的根基……

马球在中国的失落,其实反映的是中国血性、雅兴、韧性、包容性的缺失。因此,我们现在努力倡导的中国马球复兴,并不是马球复兴这么简单的问题。复兴马球既是引进一种时尚运动,更是涵养文化软实力。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马球,这种“王者运动”中来,在战马嘶鸣声中,球杆挥舞之间展现中国人的王者、绅士风范,这是我最希望见到的事情。

Q:你一直强调“马球中西碰撞”,那么西方马球的一些理念对你具体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A:自明清之后,马球运动在中国没落了。但是却经传入印度。英国人对印度殖民统治时,把这种古老的运动带回欧洲,马球慢慢成为西方皇家贵族和上层名流所钟爱的运动。如今世界上打马球的有三万人,其中职业选手几千,商贾名流者上万,剩下的都是世界各国的王公贵族。中国是一个没有贵族的国家。在国外,贵族的头衔是世袭的,而中国则一直强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西欧古代的文明保存得那么好,这与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分不开。“仓禀实而知礼节”嘛,中国虽然号称是礼仪之邦,但是其实国民修养和他们差得太多。而这些修养,正是在喝下午茶、打马球、参加舞会等生活中学来的。

Q:马球一直被称为“贵族运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马球运动因为耗资巨大,因而有贵族运动之称。在国外,有“年薪2万打高尔夫,年薪2千万打马球”之说。但是我不认同这种观念。马球的高贵,不是在物质层面,而是在精神境界。过分强调马球的奢华,不利于马球运动的发展。我认为,马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马球起源于古代战争,挥杆的动作是从砍伐动作转化,列队冲锋来源于骑兵阵法———马球是王者运动,能让人热血沸腾;同时,马球运动属于激烈的对抗运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挥杆、冲撞随时都可能造成人身危机,因此每一位马球运动员都需要严格遵守运动规则,“心怀他人”是必备素养,就如同古代骑士,即使在战场上时也“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恪守骑士精神。所以,马球的高贵和优雅,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

Q:中国目前的马球运动发展状况如何?

A:目前在中国开展马球运动的,只有北京时代阳光马球俱乐部、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环亚国际马球会、九龙山马球会俱乐部几家,真正的马球选手二十人不到。但是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太极大师,不断地为马球做太极推手。随着越来越多高规格比赛的举办,媒体关注越来越多,马球已成为时尚与优雅的代名词,中国马球运动目前正有星火燎原之势。

上一篇:亮亮与莹莹 下一篇:高棉天空下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