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科学管控措施提升轮乘机车质量和保养水平

时间:2022-08-20 10:56:33

制定科学管控措施提升轮乘机车质量和保养水平

摘 要:轮乘制是实现机车长交路、车循环、人继乘的必要条件,在铁路发展的严峻形势下,货运机车的牵引重量不断增加,牵引动力的改革日新月异,轮乘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轮乘制实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状况,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提高轮乘制机车质量保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管控;机车质量;保养

中图分类号: U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42-2

0 引言

轮乘制、预测分析、制度保证和约束激励轮乘制是实现机车长交路、车循环、人继乘的必要条件,它的优点是能够显著地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和乘务员的劳动生产率,达到最有效地使用机车和调配乘务员的目的。在铁路发展的严峻形势下,货运机车的牵引重量不断增加,牵引动力的改革日新月异,轮乘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轮乘制实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状况,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提高轮乘制机车质量保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唐山机务段实行轮乘制的经验,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制定科学管控措施是提升轮乘机车质量和保养水平的有效途径”加以论述,以求佐证。

1 落实预测分析机制是找准机车质量关键,攻克机车保养顽症的必要前提

准确掌握每台机车的保养和质量信息,是制定各项保养措施、提高保养水平的重要前提,是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在机车轮乘制度下,使用的人员不固定,机车乘务员对一些质量和保养问题有得过且过思想,造成机车保养和质量信息不易把握。只有靠一套严密细致的分析预测机制,才能找准每一台轮乘机车保养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从而有效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坚持信息收集多层化

日常要从机车使用者、专业检查者、技术管理者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搜集每台机车的保养和质量信息。机车乘务员每趟车必须如实填写“机车保养信息单”,设立专职人员记录机车的质量状况,技术管理者详细记录中修、辅小修验车情况等,把几个层面反映的每台机车的质量保养信息经过综合加工后,较为完整地反馈给机车的使用者和保养者,为其提供注意事项和保养重点部位。

1.2 保证数据分析科学化

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机车运用、检修、技术诊断、验收、查测为一体的机车质量管理网络。使每台机车从中修、辅修、小修到日常运用的质量保养状况,通过网络全面反映。同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将机车运行监控的数据引入到质量保养分析系统。用数据分析来掌握机车乘务员每趟车的平稳操纵、制动机使用等,结合线路纵断面和手柄线、速度线进行比对,分析乘务员在本趟操纵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个别乘务员多年来养成的不良操纵习惯。笔者从现场了解到HX2B、HXD3型电力机车功率大、提速快,可一些老司机不会利用大功率电力机车的这一特性,对制动倍率、空走时间、排风时间等不动脑筋,缺乏操纵的技巧。轻者,机车费电、费各种材料,重者可能发生机车质量问题,如果数据分析专业化、科学化,对掌握运用中易发生的故障问题,并根据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机车质量保养是大有裨益的。

1.3 保证信息反馈指令化

通过质量保养信息的全面收集和分析,对每台机车都会产生一个日常保养方案,这个方案的落实必须是硬性的、指令化的。由于轮乘制度下的机车使用者、保养者与机车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一个指令可能有多个受众,如某台机车容易发生电器误动作,反馈给机车乘务员和专业检查人员的指令为保持电器柜清洁,反馈给整备保养组的信息则为清洗百叶窗。这样,对机车保养上的一些问题,就实现了“综合治理”。

2 强化制度保证机制是规范机车保养程序、实现机车质量保养有章可循的重要基础

轮乘制机车保养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才能克服部分职工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如“保养是良心活,可干可不干”、“轮乘机车,保养是给他人做嫁衣”等。只有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日常作业的重视程度,克服不良作业行为,才能提升机车的保养水平。

2.1 制度要健全

机务段要成立以总工程师为主任的质量保养委员会,组织各部门技职干部深入现场,广泛听取一线乘务员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和建立健全各项作业标准,制定好各项制度。要制定《机车乘务员交接班作业细则》、《机车日常保养管理标准》、《隔离开关值班员作业方法》等,使机车质量保养工作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2.2 职责要明确

提高轮乘机车的质量保养水平,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维护,同时更需要专业保养组的重点整治。笔者根据丰润运用车间20多年来轮乘制实行的经验,对一线乘务员、车间管理人员、检修车间、技术科、验收室、整备车间都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中得出如下结论:专业保养是提高轮乘制机车质量与保养的关键所在,结合日常工作可分为3个小组。一是整备检车组,二是专业保洁组,三是质量添乘组。日常将这三个小组的工作盯紧抓实,形成良性循环,对机车的质量和保养至关重要。

2.3 程序要规范

就是对每一项具体分工、每一项作业制度都进行程序化、标准化规范,使职工在具体工作中“整体按程序、局部按标准”,一丝不苟、一板一眼地执行好。

第一,机车乘务员交车作业。必须按照“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标准”要求,对机车重点部位进行静检。如发现机车质量保养有隐患,进行提票后方可下班。

第二,整备检车组在检查机车内部、车顶作业、地沟作业中,要做到“检查范围不漏,重点部位不丢”,每项工作都要编制作业流程图,把每一项作业内容分成数个作业点,使职工的检车技能不断提高。

第三,专业保养组,对机车保养清洁的标准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任何一台运用的机车,如果不擦出原始状态来,“小而广”问题无从下手,渗油、裂纹等隐患不能发现。为此,笔者从现场多年的实践中得出经验,机车各部位光洁如新,哪个部位稍有渗油或裂纹,一眼便知。所以“向清洁保养要质量”的作业标准,在基层是受到全体干部职工认可的。

2.4 要不断开发和使用先进的机车检测设备

有句老话说得好“手巧不如工具妙”,基层单位要大力鼓励员工针对机车设备的检测和保养,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铁路局也应该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同行业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机车检测和保养的技术装备水平。

3 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是促进机车保养措施全面落实、机车质量稳步上升的有效手段

3.1 坚持分工包保、排队抓尾

轮乘机车可以在专业组之间开展机车保养“夺旗”竞赛,每月由质量、技术部门对各专业组所包机车进行鉴定,排出名次,奖优罚劣,激发职工的创先争优意识。

3.2 坚持严格考核,分层联挂

为使轮乘机车保养措施落到实处,可以采用动态互检、分层联挂、相互制约、严格考核的方式,来维护机车保养制度和标准的正常运转。在联挂考核上,整备车间对入库乘务员的交车作业把关,接班乘务员看车时对整备检车司机的作业进行验收。各质量保养员在机车保养评定和辅小修作业中,如发生保养问题等,一个修程内发生质量问题等,在考核上都要受到牵连。

3.3 坚持提票有奖、控制动态隐性故障

电力机车电器部件多,常常会发生时有时无的隐性故障,特别是轮乘机车对运行中的动态故障,交班时能否引见显得尤为重要。要鼓励乘务员在运行中注意掌握质量动态,激励乘务员多提活、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可以采取“提活有奖”的办法。按故障部位、隐患大小给予适当的奖励。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促使乘务员在运行途中增强责任心,细心观察机车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处所,这样,能有效地解决检车人员在静态下查不出动态故障的问题。长此以往,机车动态故障会明显减少,机车质量与保养水平会稳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查长灿.轮乘制下机车段修制度改革的探讨[J].铁道机车与动车,2007(8):33-34.

[2] 张春明.实行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践[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4):34-35.

[3] 徐忠,袁双喜.实施长交路、轮乘制机车交路方式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6):30-33.

[4] 李春晓.浅谈现代长交路轮乘制下的机车保养方式[J].郑铁科技通讯,2010(2).

[5] 董文.浅析长交路、轮乘制下铁路机车检修管理工作的调整[J].科技信息,2012(8):422-423.

上一篇: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谈施工企业“二次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