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筑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时间:2022-08-20 10:22:20

变电站建筑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摘 要: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变电站建筑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这对加强变电站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090-02

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的改造与建设工程近年来蓬勃发展。在变电站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建筑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一直受广大电力工作者关注。但由于裂缝形成原因多而复杂,加之我国各地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难以有通用的方法与措施。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变电站建筑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做以下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1 变电站建筑裂缝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分析

1.1 温差变形引起的砖砌体裂缝

在变电站继电器室等方型大开间的砖混结构建筑物上,温差裂缝主要分布在四周靠近屋盖下檐的纵横墙面上,主要为水平裂缝;在窗户的上下口也可能出现裂缝。在站内高压配电室等长条型砖混结构建筑物,温差裂缝主要分布在两端靠近屋盖下檐的纵横墙面上,主要为水平裂缝,也有分布在屋面结构层的四个拐角处的斜裂缝和包角裂缝。

温差裂缝属稳定型裂缝,缝隙一般较小。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砖砌体的热膨胀性不同,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引起其下砖砌体内部应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温差裂缝一般不会进一步发展,不会影响构件安全,但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1.2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杜绝无地勘报告的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处理原则要依据裂缝发展状态,判定采用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

1.3 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目前广泛采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构造要求未能实施。这类裂缝主要依靠严格施工工艺,满足构造要求来避免发生。

2 变电站建筑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2.1 在设计中对裂缝进行预防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电缆沟将大型混凝土基础变为小型基础进行施工。由于现浇式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20 m。参照这一标准,在设计中利用电缆沟的空隙,减小了混凝土基础一次浇筑的长度,降低了基础混凝土表面的约束应力;延长总浇筑时间,减小基础中心水化热产生的总热量,增加了散热面积,降低了温升,有效释放温度应力对基础的影响,从内部结构上起到了防裂的作用。其次要优化传统混凝土基础设计。利用电力设备基础特点,根据预埋件设置要求和尺寸大小,在不改变设备基础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将原先设计的大型基础变为小型规则的基础,防止大型基础产生裂缝;同时也方便采用专门化模板,加快组装、拆除速度,提高工程质量。

2.2 变电站裂缝的具体防治措施

2.2.1 针对不同墙体材料之间裂缝预防措施

对于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而言出厂时含水率较高,以后砌块会因逐渐干燥造成体积的不稳定,因此对于此种类型的建材应提前组织材料入场,杜绝边进料边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场后不要随意堆放,堆放时底部应垫起并防潮,雨天还要覆盖以防吸水过大而引起体积的膨胀。

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应在砌筑墙体上端留有2/3砖(边长240 mm)作为第二次填充斜砌,前后两次砌筑间隔时间为7 d,即墙体第一次砌筑完成后,需沉降稳定7 d后进行上端斜砌,斜砌时,应将砌块挤压密实。在墙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墙体后,即进行墙面抹灰。

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同的。一般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为控制裂缝的出现,砌块在组砌时,柱内应预埋设置拉结钢筋,增加砌体与柱之间的拉结强度。砌体在抹灰前宜在框架柱、梁与砌体接触面上用胶泥粘结玻纤网,每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

2.2.2 预防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

预防温差裂缝出现的关键是减少温差,如设置一定厚度的隔热层等。屋面尽量采用浅色绿豆砂作卷材面的保护层,起到反射阳光、降低屋面板温度的作用;在屋盖下须设置圈梁,限制屋盖变形;接近屋盖的砖砌体需提高砂浆标号以提高砌体的水平抗剪强度。必要时增加构造柱,以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少裂缝的发生。施工方要制定提高砖砌体抗剪强度的种种措施,如提高砂浆饱满度,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2.2.3 应力集中裂缝预防措施

应力集中裂缝多在砌体结构相对薄弱的部位出现,如门洞口上部;窗洞口上、下部及砼大梁下部的墙体上。对其进行防治要点是:在门窗洞口两侧增设抗裂柱,或钢筋砼门窗框;对于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则在洞口两侧设芯柱。如为混水墙也可在门窗洞口处,设置45°斜向焊接网片或加强钢筋,并用U形筋将斜筋固定在墙体上,再做外抹灰;支承在墙上的钢筋,砼大梁下部应设置梁垫;在砂浆中掺入纤维,即采用纤维砂浆抹面。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良好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都要预防与处理。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形成原因展开分析,然后进行针对性地防治,从而有效地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

上一篇:城市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下一篇:浅析海堤防洪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