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智能设备时代的受害者

时间:2022-08-20 10:10:25

谁是智能设备时代的受害者

无论如何,有两件事可以肯定。第一,智能设备正在以非常可怕的速度发展。摩尔定律显示,同样价格之下,设备的计算能力每18个月可以翻一番。而现在,计算能力已经从桌面延伸到人们的口袋里――全球超过11亿人在使用智能手机,制造商们将智能芯片植入到几乎所有的产品中去。同时,智能设备还引发了新的公共话题,处在旋涡中心的就是知识工作者,他们现在面临着与勒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反工业革命分子――译者注)时代的纺织工几乎一模一样的处境。银行柜员和线下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已经被智能化的大潮冲到一边,接着就是老师、研究者和作家。于是,问题来了:智能设备的进步能否弥补人类失去自身价值而受到的伤害?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两位学者,艾瑞克・布里凡森和安德鲁・麦菲的看法眼下就像冯内古特式的黑色幽默。作为专门替胜利者背书的管理学家,他们消极看待科技的立场令人大跌眼镜。在2011年出版的《与机器赛跑》一书中,他们预测未来的脑力工作者处境将很艰难,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岗位远远少于它所取代的数量,并且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技术使得除了脑力工作者之外的所有人,创新者、投资者和设备用户都获取了最大的利益。布里凡森-麦菲理论解释了当下经济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为何技术进步的同时,工资收入却没有增长,失业现象也非常严重。

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最新成果显示,颠覆式的技术创新――那些能够改变生活、商业模式甚至全球经济的进步,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互联网就曾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形态――律师事务所使用计算机检索卷宗、金融公司用电脑来监控需求并且根据外部数据来预测金融市场、医院让机器人去做微创手术。

麦肯锡指出,除了摩尔定律的原因,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和纳米技术的融合也将使技术进步的速度大大加快。微型智能设备代替人类工作将成为现实,中产以上阶层的人将拥有电子助手,帮助他们订机票或者安排日程,还有随身的保健医生,实时监控主要器官的运转情况。

麦肯锡对于这样的前景显得很乐观,认为将人类从简单任务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复杂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对老板和雇员都有好处。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小公司也可以像大公司那样拥有高级计算能力和巨大的存储空间,互联网消弥了这种差距。研究者可以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原型测试,并且准确地投向市场。消费者则将省下更多的钱,因为是他们的需求刺激着创新的竞争和效率的提高。麦肯锡估计,与过去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已经省下了三分之二的钱。

尽管如此,麦肯锡的研究结果仍然有与前面两位教授相通的地方,例如,技术有可能扩大阶层差距,加剧人与人之间隔阂甚至引起人们的排斥心理。它还提出,公共机构没能及时地帮助人们适应这个美丽新世界。当技术人员想着如何推进创新时,政府的决策者就应该思考如何管理这些颠覆式的变革。例如,在教育界,教育体系的目标、方法和知识都需要重新建构,“板书加说话”的教育方式已经可以被设备取代,未来的教师恐怕要变成小学生的个人教练才行。

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一个信息和流程的力量无处不在的时代,他们不能再专注于协调供应链或者规范竞争一类的引导者的工作,而是研究在大市场的商业模式中如何扩大用户基数。总之,创新的技术将取代越来越多的熟练工种,但是如果我们能很好地进行管理,技术就能为我们带来更多自由,而不是桎梏。

上一篇: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下一篇:战略营销:在“需求已死”的时代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