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在局限性

时间:2022-08-20 09:38:22

试论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在局限性

产生会计信息需求与财务报告分析结果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分析对象自身的限制。财务报告分析是对其分析对象——财务报告的再加工,而作为供给者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来源——财务报告,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存在着和会计信息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包括:

1权责发生制。虽然有实证研究的结果认为权责发生制并不比收付实现制在企业盈利预测及企业发展前景分析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但权责发生制的运用的确为企业的“赢余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机会。财务报告分析结果有效性的一个潜在假设是信息披露是真实、公允的,但这不能排除信息提供者在应用会计中的合理的主观判断,换言之,利润及有关会计数字也许并不是被“操纵”了,而是由于提供信息者自身的风险偏好、职业习惯、职业环境,或者是会计准则的客观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具有与生俱来的“合理的差异”和“模糊性”。这种存在于会计数字中的主观性反映在财务报告分析中,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有用性。比如,我们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结合损益表分析企业经营利润现金流量含量时,“经营现金流量/经营利润”比率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指标考察企业的利润质量,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在这个指标中;分子、分母的会计数字分别是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模式下得来的,因此其对比口径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在用核指标分析判断企业当期盈利质量时,要结合分析前后各期的情况,否则就可能会削弱对当期数据分析结果的有用性。同样的问题在其他涉及结合两种模式下会计数字分析中也会有所体现。

2历史成本原则。现行会计主要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披田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的“成本一效益”原则,一方面是因为历史成本具有直观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另外,一些国家的自身会计环境和会计传统也促使企业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被田会计信息。然而,随着物价变动会计引发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思考,许多国家和会计组织开始研究如何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补充、变革。尤其随着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披露和分析问题的深入、对企业披露无形资产价值的需求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非历史成本信息收集的成本减少而且可靠性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对会计人员采用历史成本是否仍是“一种良好的直觉”产生怀疑,认为对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革的时刻已经到来,至少应该对其提供必要的、从公允价值角度出发的信息补充。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会计研究领域“相关性革命”的表现之一,而这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革命源于信息需求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会计原则、传统、利益集团以及披露及分析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财务报告分析存在着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

3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原则在实际中的使用者偏好问题。财务报告信息的来源是在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框架中产生的会计信息,而这些假设以及原则的采用在提高信息“标准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与会计信息需求者信息需求的差距,因为对于信息需求者而言,会计理论中假设的条件以及认定信息使用者持有的偏好是与他们实际的信息偏好不尽相同的。譬如对于较为激进的、注重企业未来信息的投资者,保守的、稳健的会计原则的采用和历史的、延迟的、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是难以满足其需求的,而以这些历史的、延迟的、纯货币化的会计报告信息为对象的财务报告分析.也不会提高多少这类信息使用者的期望值。再比如对于希望了解企业在环境方面努力以及相应的成本一效益情况的信息需求者、对于希望了解企业拥有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情况的信息需求者,基于传统会计基本假设和遵循传统会计原则的财务报告及其分析在提供有用性、预测性信息方面的力量是比较单薄的,难以满足这方面信息用户的需求。

以上是从财务报告分析对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自身限制来讨论财务报告分析所提供信息与需求者的信息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的。分析对象的自身局限并不止这些,还包括其他很多原因,可以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传统、法律环境等方面归纳其他的因素。本文的目的是论证财务报告分析内在局限性的存在,其他因素的归纳从略。从另一个角度看,会计信息需求者自身也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信息供求上的差距,从而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有用性。

二是会计信息需求者自身的理解能力是影响信息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Ray H.Anderson和 Marc J. Epstein在Epstein1975年的“年报对于公司股东的有用性”的实证研究和1993年在Epstein与Pava的关于“股东使用公司年报情况”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在1996年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公司年报对股东的有用性”进行了新一轮的实证研究。其分析结果中表明:美国的股票投资者正逐渐从委托股票经纪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向个人理财方式;其对公司年报重要性和有用性的认可和重视程度高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报告认为这与美国股票投资者的财务知识教育背景较强和会计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紧密关联。相对而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会计职业界的工作和投资者的财务信息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使用者信息理解能力的强调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构建的会计准则体系中也有所体现。如在会计质量等级体系图中,“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特征(包括理解力和事先应掌握的知识)”是处在整个体系最高层的。虽然层次并不完全说明权重性,但这体现了FASB对用户特征的考虑。换言之,对于缺乏一定会计知识背景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其对信息的需求本身可能就并不清晰,或者对信息的使用具有盲从性,这些都会影响财务报告分析所提供信息的有用性。

三是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某些信息需求可能是不合理的或是难以为企业所提供的。这首先是因为会计信息并不是指企业的所有信息,而对于企业而言,有些会计信息甚至属于企业秘密,不能够随意披露,否则给投资者带来的很可能不会是收益,而是损失。除了这些隐性的成本外,会计信息的提供也存在现实的、显性的成本问题。虽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采用和普及,以及其它新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定制性、可靠性和有用性都在得到提高,成本也趋于下降,但首期的投入、后期的维护以及特殊信息的定制与披露,仍然会涉及大量的支出,包括员工的学习成本、相关资料的取得成本等。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和受披露制约的环境中,对企业被困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也是受到限制的。财务报告信息和财务报告分析是不断向着满足投资者的方向发展的,但信息成本问题,在可见的未来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

上一篇: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下一篇:紫杉醇(PTX)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