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手指棒棒糖”

时间:2022-08-20 12:44:40

宝宝的“手指棒棒糖”

豆豆2个月了,最近,妈妈经常能听到“啧啧啧”、“啪嗒啪嗒啪嗒”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小家伙正闭着眼睛非常享受地吮吸着自己的大拇指呢。这可急坏妈妈了,手多脏啊,万―把手上的细菌吃到肚子里,不是要生病啦?于是,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将豆豆的手指扳出嘴巴。可最终呢?“啧啧啧”、“啪嗒啪嗒啪嗒”……“啧啧啧”、“啪嗒啪嗒啪嗒”……口水抹得满脸都是,手指依旧在嘴巴里。难道宝宝的手指上真的有蜜糖,让他如此钟爱?

宝宝刚出生时,口唇接触妈妈的就会自发地做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自发的出现吸吮动作。稍大一点,饥饿时大多数宝宝(占宝宝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宝宝出生2个月左右,就会经常把手指放到口中不断地吮吸,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3、4岁或者更大。

据调查研究显示,1岁6个月的宝宝中,有19.2%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3岁宝宝中,有10%的宝宝仍爱吃手;而3岁6个月的宝宝中,保留吃手习惯的比例下降至7.8%。看来,喜欢吃手的宝宝还为数不少呢。

宝宝为什么要吃手?

婴儿时期

宝宝需要吸吮。刚出生的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吸吮手指,这是―种替代和安慰。

喂奶方式不当。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宝宝感到寂寞。有些宝宝并不爱整天睡觉,爸爸妈妈或看护人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很少陪宝宝说话、做游戏,或者妈妈过分忙碌,忽略了宝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宝宝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有些宝宝的吸吮欲望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

幼儿时期

3、4岁的宝宝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宝宝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原因在于:

对抗孤单。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个宝宝,宝宝不免孤单,如果宝宝常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接触不到同龄的伙伴和新鲜事物,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和乏味,宝宝会用吃手来排遣孤单和寂寞。

吃手是宝宝对关爱渴望的表现。宝宝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时,想以吃手的方式,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

家长对宝宝的管教不一致。

家长对纠正宝宝吸吮手指过于紧张。当宝宝紧张焦虑时、饥饿时、无聊时或模仿其他宝宝偶尔吃手时,爸爸妈妈见了,严厉训斥,令宝宝更紧张,反而适得其反。不及时找原因,进行矫治,让吃手成为一种固癖。

宝宝初入幼儿园时。

家长对婴幼儿吸吮手指的行为,切勿过于紧张,制止时的态度也不要太严厉,以免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家长除了采取不干预和不鼓励的态度外,更直留意宝宝的心理需要,了解吸吮手指的动机,这样才能帮助宝宝纠正过来。

2岁以下的宝宝――家长不用担心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宝宝显然不会有吃手指的行为。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血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OralStage),是人格发展的第―个基础阶段。婴儿在“口腔期”,若能得到家长的耐心照顾,感到亲切和愉快,就能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相反,在“口腔期”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和照顾,婴儿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只是一种近似于承认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婴儿时期,过分钟爱吮手指、咬;长大后,便会出现咬指甲,甚至吸烟等坏习惯。

因此,在婴儿时期,家长若未能满足婴儿吸吮的欲望,那么吸吮手指的行为,慢慢便会形成习惯,日后就要耗费时间去纠正了。据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调刺挖苦人。

总之,2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家长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怎样预防吃手成为习惯?

吸吮手指最好的预防方法,当然是在婴儿时期开始注意:

母亲在喂哺时,要留意的不只是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母乳喂哺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是用奶瓶,奶嘴洞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满足吸吮的需要。

母亲在喂哺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当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很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因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当宝宝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尽量把他的手指轻轻拿开,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为宝宝着想,家长应利用空闲时间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在宝宝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初期,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但最好避免在手指上涂上苦、辣味的药,使宝宝放弃吮手指的方法。

有些宝宝的吸吮欲特别强烈,不能用以上方法来满足的话,家长不妨借助“安抚奶嘴”,一般也能避免宝宝养成吮手指的习惯。不过,“安抚奶嘴”绝不能代替家长的爱和照顾,不能只要宝宝―哭闹,就把奶嘴塞进口里,而不去探究宝宝的需要。

2岁以上的宝宝――应当慢慢戒掉“手指棒棒糖”

一般来说,宝宝到了2至4岁甚至进入学校后,受同学的影响而吸吮手指的习惯会自动停止。然而,有些宝宝仍保留着这种习惯,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频繁吃手易使宝宝留下齿型后遗症

2岁以下的宝宝偶尔地啃啃小脚丫,吮吸小手,家长不用为此太担心。因为,这时宝宝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宝宝在5~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但2岁以上的宝宝若已经将吃手作为一种习惯,则易造成宝宝的手指脱皮、肿胀、甚至感染。同时,也会引起宝宝出牙时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情况。例如,若3~4岁的宝宝过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型缺陷,长出龅牙的比例也更高。

为了宝宝将来容貌的美观,家长应当多加留意,耐心地纠正宝宝吃手的习惯。但是当宝宝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或是有某些疾病时,也会喜欢吃手,例如缺锌的宝宝喜欢咬手指甲。若出现这类情况,家长就应当带宝宝去医院看看,请医生来评估宝宝的营养是否全面了。

习惯吃手不利于宝宝个性发展

如果宝宝在两周岁后依然对吃手乐此不疲的话,家长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宝宝的早期诱导教育方面做得不够。爸爸妈妈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自己是否对宝宝要求太高了?对宝宝太严厉或是与宝宝相处的时间不够,使得宝宝缺少关爱?有关调查显示,缺少亲人关爱和心灵E慰藉不够的宝宝容易养成吃手、吮手习惯,这种行为要是得不到正确引导的话,会影响宝宝将来个性的发展。

因此,爸爸妈妈们应多花点时间和宝宝沟通,和宝宝―起玩玩具或是陪宝宝聊聊天、讲讲故事,适当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给宝宝更多的爱。多搂抱、多接触和多按摩宝宝能带给宝宝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帮助宝宝逐渐建立自信,消除敏感心理。此外,当宝宝开始长牙时,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让宝宝的小嘴里有个东西在,作为小手的替代品。妈妈们也可以给晚上睡觉也喜欢啃手指的宝宝套个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咬伤自己的小手。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耐心。因为宝宝也有逆反心理,强行阻止宝宝的吃手习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强化这一行为。在给宝宝关爱的同时,爸爸妈妈应让宝宝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还有更多的用途,多多鼓励他去触摸,去探索和去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

上一篇:牙仙女终于来我家 下一篇:夏季宝宝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