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理论根据

时间:2022-08-20 12:28:15

略论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理论根据

摘要:刑罚的轻缓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而在我国,由于某些传统和现实原因,还存在着泛刑化、重刑主义、刑罚万能主义的思想,这已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基本的刑罚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刑罚轻缓化的内涵,对我国刑罚应当实行轻缓化的理论根据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趋同刑事政策背景下,刑罚轻缓化的提倡理应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刑罚 刑罚制度 轻缓化 根据

一、刑罚轻缓化的内涵界定

刑罚轻缓化是相对于刑罚的严厉、残酷而言的,是刑罚进化过程中向着轻缓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刑罚轻缓的理念源自古老的法谚“刑罚与其严厉不如缓和”,其基本精神体现了刑罚谦抑的思想,即在刑事立法上,如果规定较轻的刑罚即可,就没有必要规定较重的刑罚;在刑事司法中,对于已经确定为犯罪的行为,如果适用较轻的刑罚即可,便没有必要适用较重的刑罚。

刑罚的轻缓涉及刑罚干预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是刑罚合理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刑罚的轻缓要求国家在运用刑罚规制社会生活时,应适当控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和严厉程度,并力求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社会效果----少用或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实现刑罚的轻缓,必须防止立法上的刑罚过剩和司法中的刑罚过度两种倾向。

二、我国刑罚应当实行轻缓化的理论根据

(一)刑罚轻缓化是实现预防犯罪功利目的的理性要求

“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这一刑法格言表明预防犯罪是刑罚适用的主要目的。通常认为,预防犯罪是我国刑罚的主要目的,即指对犯罪分子之所以适用刑罚,其目的在于通过惩罚犯罪实现预防犯罪的社会功利追求,维护社会法律秩序。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所谓特殊预防,指对已然的犯罪人适用刑罚,使之永久或在一定期间内丧失再犯能力,不再重新犯罪。所谓一般预防,指通过对已然的犯罪人适用刑罚,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主要指那些潜在的犯罪人产生进行威慑、警戒、防止其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戒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预防体现了刑罚的功利性,反映了刑法的保护机能,功利是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不失其正当性,而在这种“由目的证明手段”的非公正逻辑所造成的重视对刑罚的社会功利效果的追求,容易导致泛刑化、重刑主义的倾向和错误实践。只要实施犯罪后必然受到刑事追究和刑罚惩罚的认识在已然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的心中建立起来,犯罪与刑罚联系的必然性的主观印象效果就能够有效地阻却人们实施犯罪行为。

“事实上,对刑法一般预防目的意识的弱化,反映在刑事立法上正是使刑罚倾向轻缓化的理论导因。”

(二)刑罚轻缓化是坚持刑罚功能有限性科学理念的必然选择

刑罚功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与执行刑罚所可能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刑罚功能可以分为剥夺、改造、威慑、教育、鼓励、安抚六种。刑罚功能着眼于应然,强调刑罚所应具有的积极作用,是对刑罚在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的一种价值评断。就刑罚本身而言,它在与社会主体的对象间相互作用中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但刑罚的功能仅指其中积极的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刑罚功能具有客观存在性,其存在与否、作用大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所能影响的仅是刑罚功能的发挥情况,而非刑罚功能本身。我国素来有偏爱刑罚的传统,由此常常导致刑罚万能主义和重刑化倾向的出现,现实中刑法调整范围的不断扩大、刑罚量投入的不断提高和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几乎呈同步上升的尴尬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对刑罚自身的功能进行反思,摒弃错误的刑罚观念,树立刑罚功能有限性的科学理念,理性的看待刑罚的功能,而不能对其过分“理想化”,从而脱离实际地无限夸大刑罚功能,这是因为:首先,从犯罪产生的根源上看,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中诸多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其产生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中诸多致罪因素与犯罪人自身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刑罚作为一种外力强制显然不可能与促成犯罪的社会基本矛盾等深层次原因相抗衡,因而在整个社会控制犯罪的系统工程中,刑罚只能发挥其有限的短促作用,“自称为一种能够消除所有犯罪因素的简便并且有效的救治措施的刑罚,只不过是一种徒有虚名的万灵药。只有在当刑罚作用足以抵消或制止住促成犯罪的因素的条件下,刑罚才能够预防犯罪。”只有走综合治理这条路,将刑罚与其他社会控制措施相配套、相协调,才能发挥其功能。其次,从刑罚的投入与犯罪的消减关系看,并不是简单的反比关系。“刑法立法的过度反应将产生触发犯罪和导致犯罪的作用。”一个将被判处死刑的人什么罪都敢犯,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丧失的了,刑罚过于严酷不但不能预防犯罪甚至会鼓励人们犯罪。“严酷的刑罚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罪犯所面临的恶果越大,也就越敢于规避刑罚。所以,在对犯罪人进行教育和社会防卫的意义上理性地对待犯罪人,提倡刑罚的最后手段性观念,把刑罚保留作为非不得已的最后手段,并且坚持刑罚节俭原则,控制刑罚的投入量,对犯罪人处以宽和轻缓的刑罚,体现人道主义精神,这不仅仅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宽和态度,而是有效发挥刑罚功能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社会刑罚观念进步的表征。笔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趋同刑事政策背景下,刑罚轻缓化的提倡理应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英]边沁.立法原理刑法典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4]黄卿堆 马立东.社会转型中刑罚观念之定位【J】当代法学,2002( 2).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储槐植.美国刑法.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上一篇:论婚姻法视野下的夫妻财产制度及离婚财产分割 下一篇: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