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生命语文”

时间:2022-10-21 03:28:49

略论“生命语文”

摘 要: “生命语文”是熊芳芳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生命语文”是为生命的和用生命而为的语文。其基本特性是学生、教师、课堂生命三位一体和语文教学的文道合一。实施策略是: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生命语文”对于学生生命的完形和生命的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命 生命语文 实施策略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哲学人类学是对“人”的本质和特性的关注和思考及语言哲学对语言主体性和生命意识的阐释,启示我们要站在人的生命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并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蕴藏的生命活性因素,使其成为帮助学生领悟生命本真、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开拓语文教学新的境域。

一、“生命语文”的提出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生命缺失的现象。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精神的,而儒家更关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他们往往过于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定位与调适合作,而不太重视个体存在状态的自由与真实。用一句不太确切的话来说,他们习惯于以“共性”为不言而喻的前提,而不习惯于以“个性”为不容置疑的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的释义如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就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注入、灌输过程,教师只是将其当做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身生命的重要历程,学生沦为被动的承纳者而遮蔽了个体生命的光华。科举应考、八股取士更是将对生命的漠视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纯“工具论”把语文视为与其他非人文学科一样的应用性学科,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方向,滑向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忽视人的生命性,忽视教育的生命价值,忽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价值。语文教育陷入要么顾此失彼、要么非此即彼的泥潭之中,日复一日地重复与单调乏味消磨师生的生命情趣。语文教学成了非生命载体知识的简单转移或搬运过程,没能真正走进人的生命,与人的精神、心灵、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

针对语文教育现状,我们依然对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完善生命人格上的无力感到忧虑,生命在语文教学中依旧缺失。为了重构语文的“生命”,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熊芳芳在2003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生命语文》时,首次公开提出“生命语文”,开启了语文教育的新境域。2009年4月她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主持“生命语文”写作专栏,并写了《生命语文》一书,“生命语文”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

二、“生命语文”的内涵

语文教学本真的内涵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并引导他们领悟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熊芳芳认为生命语文就是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1]

可见,生命语文基本含义包括三点:首先,关怀人的独特性。生命语文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与伦比的礼物。生命语文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让不断发展的语文素养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特符号。其次,尊重生命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语文拒绝“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提倡以人为主体,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思想,注重激发其个体性、创造性,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成就每个生命的卓越。最后,相信生命的潜在性。生命具有超越生命的能力,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语文学科的各项训练使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生命语文“呼唤”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有助于生命安全、生命涌动、生命舒展、生命创造的环境,营造崇尚开放、民主、多元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灵得到解放,语言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人格得到最大的自由,让学生觉得每天都有进步,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过程。

三、“生命语文”的特点

语文潜隐着生命的血脉,流转着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2]熊芳芳在《生命语文》中提出了生命语文的两大特性:生活性,与生活牵手;生命性,让生命发言。生命和语文的结合构成了生命语文独特的特点。

(一)三位一体

语文的生命包括教师、学生和语文课堂的生命。富有生命性的语文不是静态的,而是教师、学生和课堂之间的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生成性使得生命语文有其独特的价值。钱梦龙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充分表明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立足于一个角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课堂是密不可分的。“生命语文”是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教师而言,是从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来说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甚至不能仅仅用自己的爱心与奉献教育学生,而必须用整个生命教育与影响学生。老师与学生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方位地学习语文,又从语文中得到丰富的生命。在语文学习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这样的教学,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充满新的可能,这种过程本身就散发着生命的热力。在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师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创造行为的展现都成为可能。“生命语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感悟语文和自身的生命;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体现生命的意义;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出生命灵动的课堂。

(二)文道合一

语文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的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就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生命的辉煌。文采是语文的生命之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必定是极具感染力的,语文的感染力离不开美的语言。另外,“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从教育的目标和职能来说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仅仅指向字词句的获得、对语法的操练,不再是对课文的肢解与分析,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语文教育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成为个性张扬的天空。因此,生命语文既体现着语文的诗意美,又体现生命包含的规律。

四、“生命语文”的实施策略

生命语文实施的策略在于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

(一)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

1.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明海认为,“生命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汲取文化营养,获得人生经验,充实生命内容,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唤醒”。关注人的生命,关键要让学生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生命是可贵可爱的,需要珍视、爱惜;生命是脆弱的,需要用心呵护;生命并非一路坦途,其中一定存在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需要深刻领悟其艰辛;生命是有个性差异的,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权利;生命有着丰富的内涵、更高的价值和更深蕴的意义,需要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在与命运抗争中自我体认、不断探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语文教学需要紧扣文本材料,深挖文本的生命意识,将“生命”视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再塑生命》中的海伦・凯勒,一位因病导致又聋又瞎又哑的小女孩,厄运几乎毁了她。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别人证明,在困境面前她依然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人。她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生命的感悟,写下了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万籁寂静中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她在作品中对生命强烈的呐喊,这种对生命的渴望足以引发中学生思考:面对任何挫折,我们是否都能勇往直前,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2.用语文树立生命本位。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命只有一次,正是因为生命的唯一和神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待生命。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把生命的手段当做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如以往,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生命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语文教学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要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存在是第一位的,是人的生命创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语文就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从而渗透到学生的知、情、意、行中,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

3.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刘再复教授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指出,21世纪应踏入教育学的世纪,重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的第一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新课标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3]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本身的职能,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职责,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如何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可从三个方面实现:首先,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力求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事实上,在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作家在作品中也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这一生命宣言,如果我们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那些宣言就能够扎根。其次,锻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分量,也才能经得起敲打。用心锻造生命的厚度,才算是不辜负语文,也不辜负生命。最后,发掘生命的深度。凿井非到一定的深度是不能有水流汩汩而出的,一口没有深度的井,不仅不能滋润百物,反而自身也难以保全,随时都会干涸。任何一种生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才能长存,若是没有深度,则很难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

1.倾听文本,激活生命。生命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富有创造性的把握。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如果教师缺乏对文本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从生命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文本是有生命气息的,是有情感注入的,是有精神灵魂的。如莫怀戚的《散步》,从亲情上升到生命的感悟,让人从生命的自然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百味:欢乐与痛苦,希望和失落。作者笔下的生命是什么?世间无论哪条生命都不可再活一次,哪个人生阶段都不可以重来一遍。因此,生命就是不可重复、不可选择、不可替代的,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每条生命都是神圣而独特的。这样的解读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人更要关爱生命。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心怀人的生命,深挖文本的生命资源,“披文入情”,“为情造文”。张志公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熊芳芳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

2.开发课堂,领悟生命。生命语文从构建生命课堂开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为的,更应是为人的。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就是说,知识的意义在于内化为情感、价值、智慧和观念。通过实践,教师应当构建生命语文“人”的课堂教学,其蕴含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人”是整个课堂的中心,也是起点。这提醒师生,学习过程应当以人为原点,尽力拉伸半径,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生命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出发,乘着动力攀登,载着快乐投入,更加充满激情地进入课堂,走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轨道。这样的课堂以人为本,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强调“师”的引导与鼓励,引领“生”的嘴更“巧”,耳更“聪”,目更“明”,脑更“智”,在假设、讨论、体验、合作、感悟、总结、拓展中多向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实现课堂的“天时地利人和”。“‘人’的课堂”教学,从人本主义伦理哲学的高度把课堂还给学生,将缺乏生机的课堂还原为“人”的课堂,这是学生的课堂,也是教师的课堂、第一人称的课堂,是最具生命活力的课堂。

3.享受过程,润泽生命。生命语文,一方面倡导用阅读滋养生命、铺陈生命、积淀生命、丰盈生命;倡导在阅读中体验他人,在阅读中感受幸福,在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倡导阅读的自由灵动,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润泽生命,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提倡用写作记载生命,熊芳芳认为,写作是人“诗性智慧”的一种呈现方式,并且这种呈现是一种生命的需要。萨特说:“对我来说,写作的真理是:‘我拿起笔,我的名字叫萨特,这就是我所想的。……我的作品使我永恒,因为,它就是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归到现在的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是潜藏危险,就是以为只要有本真的感知和体验就值得写。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熊芳芳指出,“生命语文”的写作教学,应当致力于形成高尚纯正的趣味,这种趣味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品质。语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这两者都应以读为本。“劳于读书,逸于写作”,看似清闲懈怠,实为“积小流”以“成江海”。以读为本,大读书,读大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生成对话,积淀语感,感悟情思,掌握方法。语文的学习是有季节性的,生命语文强调根据学生生命的成长节律适时阅读。生命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充满魅力的灵魂探险和精神漫游,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律动,收获审美的愉悦快乐。

参考文献:

[1]熊芳芳.生命语文[M].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2.

[2]转引自潘涌.语文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3).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基于初中阶段“多元的创意色彩”教学创新的研... 下一篇:德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