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德育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8-20 11:30:29

当前我国德育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当前德育评价的地位与作用凸显,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评价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境,亟须厘清品德本身的结构,拓宽德育工作的内涵,充分学习与吸收国际经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多维度、多主体、多情境的新型德育评估体系。

关 键 词德育评价;品德教育;品德发展

作者简介王烨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讲师;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必定是德育与智育并重、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虽然当前社会已经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评价的地位与作用凸显,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德育评价的取向

对现有的德育评价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德育评价主要分为课程、心理、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等四种不同取向。

(一)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品德教育的内化而形成,学校德育的目标与内容是学生品德结构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德育评价中,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成了编制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课程取向的德育评价是我们传统教育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手段,多停留于知识层面的测查,但静态的品德知识不一定能转化为学生的“行”,或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意志。因此,仅停留于知识层面的课程取向的德育评价无法对学生品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二)心理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的道德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品德发展。Barnes(1894)和Schallenberger(1894)分别采用问卷法和间接故事法对儿童惩罚观念进行研究,开启了心理学领域品德研究的先河。随后,皮亚杰、柯尔伯格分别发展出对偶故事法、道德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莱斯特和吉布斯则在柯尔伯格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发展出了客观化的道德认知测验――限定问题测验和社会道德反映测验。两者均为纸笔测验,具有客观的计分规则,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团体测试。[1]林德基于其所提出的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编制了同时可以测查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测验,并开展了大量有关道德测量方法方面的研究。[2]心理学取向的道德评价研究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关注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测评方法,很少涉及学生道德知识与行为的培养。

(三)行为规范取向

依据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开展德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通常,由教师基于其本人的经验,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相应的评语或等级,例如最常见的操行评价,是一种行为取向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来进行。[3]“行”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显体现,仅从“行”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问题,甚至产生误导作用。

(四)综合素质取向

综合素质取向的评价认为德育评价应当立足于更高的视野,除了思想品质外,同时还应包括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该取向的评价,立足于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更为综合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评估。但是反观综合素质取向的评价,其评价方法仍局限在传统的方法之中,例如问卷调查、档案袋、教师评价等,没能突破方法上的局限,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有效评价。

二、德育评价的现状与困境

(一)德育评价是学生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升品德的质量,引起学生、家长对品德培养的重视,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德育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各类考评之中,成为学生评优、毕业和升学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各地在中高考中,均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达标作为其能否毕业的重要前提。对全国中考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学生的升学成绩中,思想品德所占的平均权重为0.1左右,最大达到0.22。[4]而有的地区将德育评价结果纳入到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体系之中,并且作为学生高考升学投档的重要依据。[5]将思想品德纳入到毕业与升学考试中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停留于智育的阶段,同时也开始关注其德育的发展,学生的品德发展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二)德育评价侧重知识与行为的测查,具有明显的学科化倾向

虽然德育工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在开展学生德育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困境。例如,有的学校对学生品德的评价采用积分制,罗列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学生出现了相应的行为或达到要求,就能予以加分,并且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学生为了获得品德评价的高分,出现“人为”拾金不昧等行为。有的地方采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思想品德相关的课程知识进行测查,并将测查结果纳入到中考成绩中,作为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考察。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努力识记相关知识、行为标准与规范,但并未将这些识记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出现了明显的知行分离。有的学校采用档案袋的方式,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由于关乎学生的毕业与升学,教师给予“良”的评价也会引发学生与家长的不满,家长甚至为此找老师要求更改评语等级。可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德育评价的学科化导向严重,而德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并不适应于这些评价形式,反而为评价工作乃至学生的品德培养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使德育工作陷入两难的困境之中。

从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涉及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各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学生品德知识的增长并不一定会引起行为的改变,其行为的改变并不一定是其道德认知发展引起的结果。又例如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引起其道德认知与情感的改变。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与智育存巨大的差异。与相对客观的智育评价比较,德育评价无法像智育评价那样简单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品德各方面的客观测评。而且,将德育评价完全按照智育评价的方式进行,不仅无法发挥了解学生品德水平,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反而可能会让学生误解道德的本质,阻碍其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甚至产生伪善行为,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三)德育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情境固定,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客观和准确

学生的德育评价主要由教师在学校情境中完成,即便考虑了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仍然是学生德育的主要评价者。但学生的品德意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当前的德育评价主要集中在学期的几个特定时间点,对学生的相关品德知识与行为进行评估,对其品德发展进行总结性评价。这种单一化的评价主体,固定的评价情境和特定时间点的评价结果显然无法实现对学生品德水平和状况的全面测查。学生为了在品德评价中获得较高水平的评价,可能会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中表现出特定的行为。而这违背了德育工作的目标,违背了品德教育的初衷。

三、德育评价的新思路

(一)厘清品德内部结构,扩展德育培养的内涵,将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德育评价既涉及外显的行为,也涉及内隐的认知、情感,还涉及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所获得的知识。传统的品德评价,主要采用课业评价和操行评价两种方式,实现的是对学生品德知识的测查和对学生日常外显行为的考评。虽然当前采取了多种品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但主要停留在知识与行为层面,测查的都是外显的或者知识性的内容,未必是学生品德特质的真实反应。特别是在当前仍然存在较大升学压力的前提下,把以对知识与行为为主的品德评价与毕业升学相关联,不仅无法实现提升品德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目标,还有可能会产生大量不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德育评价工作中,要首先厘清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各方面的特征设计相应的评价,才能实现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全面客观评价。

同时,德育评价工作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将学生的品德培养与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当前,世界各国为了不断提升本国实力,获得持续的发展,强调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个人道德品质已成为综合性人才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公民素养、人际交流、合作意识乃至心理健康都应当纳入到德育培养的范畴之中。

在国际层面,不仅有包括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在内的国际组织在国际层面开展相应的公民素养测评项目,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也在国家层面开展了公民素养的测评工作,虽然公民素养与我国的德育关注的重心有所不同,但可以从中借鉴与学习相关的测评理念、成熟的经验与做法,以促进我国德育评价工作的进步与完善。

(二)融合实践与研究的多种取向,实现评估的多维度、多情境、多元化

不同取向的德育评价,基本都在各自的框架下发展与推进。在学校德育评价中,主要使用了课程取向与行为规范取向的德育评价,而在心理学研究中,更多地采用心理学取向的德育评价。综合素质取向的评价则主要在当前全面发展的教育总体目标下进行。事实上,各种不同取向的德育评价实现了对学生品德意志不同方面的测评,每一个方面都是品德意志的重要体现。德育评价应当充分融合多种不同取向的评价理念,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多维度全方位的测评。

无论何种取向的德育评价,都主要在学校环境中开展,采用教师和同学他评及学生自评的方式,在较为固定的时间点开展评价。通过有限时间点样本、有限测试情境和有限评价主体所获得的评价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和推广性,无法实现对学生品德的全面客观评估。因此,德育评价应当拓展其评价情境,邀请了解学生品德表现的多主体参与评价工作,重视平时品德评估数据的积累。这样,不仅能够追踪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可能的问题,把握学生意志品德发展的规律,同时还能更加准确的实现对学生品德的评估,从而促进学生稳定的品德意识的形成与相应行为的养成。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品德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丰富化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与便利性,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与挑战。一方面,通过网络,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了解社会,更快捷地更新知识体系,能够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德育工作。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辨识与判断能力,面对各类信息做出正确选择,防止学生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成了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挑战。

从德育评价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技术所能带来的利远远大于弊。借助互联网等数字化信息手段,实现了个体化、非线性和超媒体化的呈现方式,改变了传统信息的获取途径与方式,为德育评价的多样化与丰富化带来了可能。例如,通过切实增强家校联系,使得多主体化的德育评价成为现实。又例如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构造出各种虚拟情境,突破学校德育评价情境狭窄化的问题,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全方位测评。而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储存与分析,为大量日常品德评价数据的积累提供可能,为后续大数据的挖掘,进一步深入解读相关的评价信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朝兵,张大均.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08(3):40-44.

[2]吴慧红.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檀传宝.品德评价的否定之否定[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2):1.

[4]王烨晖,韦小满.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现状调查[J].中国考试,2014(2):43-47.

[5]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基于统计学发展趋势的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手浇桃李千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