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世界紧握手心

时间:2022-08-20 11:27:10

将世界紧握手心

不得不承认,虽然超大变焦DC已经不再是市场上的热点,但消费者对于便携、实用的需求却并没有改变。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将眼光从看似永无止境的变焦倍数上转移开,更加注重机身的小巧设计、人性化操作、高清视频拍摄功能的加入也为这类机器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大与小的博弈

提起三星的大变焦相机就不得不提多年以前的――Pro 815。在那个大变焦相机称霸的时代,Pro815的强悍配置即使是放在今天也足以让不少机型高山仰止。不过,随着低端数码单反的崛起,这类机器也逐渐成为明日黄花。如今的大变焦相机已经不仅仅是以高像素、大变焦、专业操控等传统单一的要素在市场上的竞争,而更多的是在进行一场大与小的博弈。

顾名思义“大”――必然是大变焦、“小”――则是小巧机身。卡片长焦之所以比超大变焦倍数相机更加深入人心,并在今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取得了大与小的完美平衡,实用性大大加强,把WB5000拿在手中,第一感觉便是小巧、轻便,如果不去看镜头配置,很难相信它是一款24倍光学变焦的相机,轻薄的机身和专业的转盘甚至让人想起了三星即将的NX系列。

虽然个头小,但是这并不影响WB5000的持握感,手柄部分的蒙皮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而在突出的镜头组件部分,WB5000也用防滑橡胶进行了包裹,使双手持握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作为定位专业的WB系列,WB5000在操控上可谓集众家之长,它采用了常见的单拨轮设计,在背面则利用了按键加功能转盘的配置,在不少相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人性化的设计,事实上这类设计操作起来也是非常迅速和方便的,我们一直提到,超大变焦相机由于体积的关系,它的持握感更加接近DV,因此高清视频的加入无疑又为它增加了一大特色。作为高清概念的引领者,三星也为WB5000设置了专门的视频摄录按键。不管用户处于何种拍摄模式下,只要按下红色的视频按键便能够直接转换到视频模式进行拍摄。

专业转身

WB系列的全称是Wanna Be,代表它能够为摄影师带来无限的创作可能。在WB5000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专业”相机的配置与操控方式。衡量

款产品专业与否,第一个标准便是光圈、快门优先、手动功能,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式的加入。WB5000的光圈、快门模式有点特殊,它并没有像其它品牌相机一样将这两个模式分开设置,而是集成在同一个模式选项之下。这样做的优点便是能够更快速地在光圈与快门之间转换,但缺点便是用户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它调整参数的方式。此外,WB5000还一改之前三星相机只能在最大、最小两个光圈选项中调节的诟病,每一档光圈都可以自由调整让拍摄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摄影爱好者们对专业相机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便是是否拥有RAW格式。众所周知,RAW格式是一种无损格式,它不仅能够满足摄影师们苛刻的画质要求,还方便了摄影师对照片的白平衡、色阶等参数进行精准的修改。WB5000提供了多种JPE6+RAW的混合储存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双格式照片的储存速度较令人满意。RAW格式也比JPEG直出照片在锐度和宽容度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除了以上两个条件之外,衡量相机专用与否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最终的画质。WB5000拥有1/2.33英寸CCD,有效像素达到了1247万没有盲目升级像素虽然值得肯定,但对其高感光度的表现我们并不能报太大的希望。以ISO800为分界线,在ISO800以下WB5000的表现尚可,而从ISO800开始,画面便开始被噪点和絮化现象占据,因此我们将其界定为不可用。低感光度下WB5000的画质虽然有不少改善,高像素带来的细节刻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与“高画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配置上WB5000最大的卖点自然是24倍超大变焦镜头。在26mm广角端,虽然有一定的广角桶形畸变,但整体锐度还算不,错而在624mm长焦端,WB5000也避免不了这类大变焦相机的通病――锐度下降、对焦速度减慢。

总体上来说,WB5000在配置方面的确达到了专业的需求,但是在画质方面依然是三星的短处,和不少专业相机还有不少差距。

上一篇:时尚商务中的浪漫气息 下一篇:将时尚隐藏在体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