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银行发展方式三要素

时间:2022-08-20 09:50:22

试论电子银行发展方式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处理模式正发生巨大变革: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转变、服务模式由银行柜台“人人”对话向电子渠道“人机”对话演进、资金流动从实体凭证向电子凭证过渡。这些都标志着银行业开始突破传统的“水泥加板凳”式服务渠道,开始发展电子渠道服务、流通和支付,逐步从简单的银行电子化向电子银行化发展。

根据对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调研分析,提出电子银行发展方式三要素如下:

一、客户规模是根

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关于规模效应的研究课题,也称规模经济,即因规模的持续增大而带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例如,在任何生产中都将产生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要达到盈利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虽然可变成本同比例增加,但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长而摊薄,所以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利润率就会上升、效益就会增加。电子银行作为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的结合体,其成本投入是既定的,并不随着业务的发展而相应增加,而收益则会随着客户数增加、交易量上升以及业务的不断发展而增加的,因此电子银行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的特征。

(一)客户规模增加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电子银行将金融服务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银行电子化,所有交易过程通过网络及电子终端完成,交易渠道主要是互联网、手机网、固定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等虚拟渠道,客户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话等电子终端享受金融服务。因此,电子银行的创建费用相对于开办传统银行网点不仅大幅度降低,同时更加清晰明了、支出可控;并且,电子银行的组建成本投入是既定的,当交易平台、网站和网络渠道建设完成后,并不随着客户和业务的发展而增加。所以,可以说电子银行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当客户规模不断增长量、交易量持续增加,电子银行的收入如服务费、结算费等势必跟随上升,而电子渠道的虚拟特性及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却使可变成本不会随着客户量、交易量的增加而上升。

(二)客户规模增加有助于提高业务收入

在规模效应理论中,规模增长促使收入增加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电子银行也是亦然。理论上分析,电子银行的收入主要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是办理电子银行业务获得的直接收入,在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中普遍收取的有业务服务费、结算手续费、机具初装费和其他中间业务费,客户规模的增加,可以直接增加相应的费用收入,提高直接收入。间接收入是银行通过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可以获得但无法直接通过账面反映的收入,如节约经营成本、增加业务量所带来的收益等。

(三)客户规模增加有助于赢得市场竞争

我国是全球第一的手机大国、电话大国、互联网大国,手机用户超过7.5亿、固定电话用户3.2亿、互联网用户3.8亿。有这么庞大的群体中,电子银行的发展空间之巨大、蕴藏价值之丰富可想而知。因此,在电子银行发展初期,快速扩张客户规模,将对未来赢得市场竞争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电子银行客户忠诚度高,根据美国银行的调研报告,对于商业银行,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客户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二是各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使用规则、操作方法迥异,登陆方式和界面也相差很远,因此具有很强的排斥性和依赖性,客户使用某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形成习惯后,很难改换门庭再去适应或使用其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二、发展质量是本

规模和质量,是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客户规模快速增长将使发展获得较快提升;另一方面,发展提升必须具备相当的质量,必须做到健康、协调、可持续。当今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业务竞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到电子银行的空间,各家银行都将争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和客户规模提升到战略性发展高度,竞争的白热化必将催化电子银行这一崭新发展空间不再是发展规模的竞争,更主要是发展质量的较量。

(一)发展质量是电子银行持续发展的核心

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仅能提高商业银行形象、树立银行品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现代金融创新往往与电子银行结合在一起,满足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从而持续稳定存量客户、争取目标客户、扩大潜在客户。因此,电子银行首先强调是规模,若没有一定的客户规模作保证就难以做强、做大。但在保持必要规模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结构优化、品质优良的发展质量是规模持续扩大、扩张的根本。粗放的规模扩张并不等同于发展,重点是不仅要看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可持续性地发展;不能只注重于眼前的规模快速扩展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将电子银行发展之路做成“短头路”,要看规模,更要讲求和注重质量。

(二)发展质量是电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

衡量电子银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光在于规模大小,还在于发展中的质量水平。因此,在电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速度、扩总量、上规模,又要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努力实现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发展质量为基础的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以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统筹效益、质量、规模、速度的关系。电子银行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有质量的、持续的规模增长,价值创造是电子银行发展的根本目标。规模管理是价值创造的基础,有效的客户规模和有效的市场份额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而质量管理则是关键,是电子银行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发展,不仅不会带来效益,而且还会损毁价值;因此,电子银行在发展思想上,必须客观端正,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摒弃短期化行为,着眼于长远发展;在发展手段和路径上,摒弃突击式的行为,实现基于良好服务基础、管理基础和客户基础之上的健康发展;在发展质量和内涵上,摒弃粗放化的行为,把业务发展建立在风险可控、合规经营和成本领先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集约化、内涵式发展。

三、创造效益是真

对于效益的理解最直观的就是效果和利益,电子银行的发展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毋容置疑就是创造效益。作为全新的经营模式,电子银行不仅可为商业银行节约机构设立、运营维护和管理经营等成本,而且可以增加服务费、手续费、机具费等收入,从而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创造者和价值增长点。例如某银行网上银行迄今投入了l亿元,实现的业务量相当于替代了约4000个营业网点;按照每个网点100万元建设费用来算,仅这一项就节省了40亿元。而根据银监会的统计,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电子银行交易金额达到122万亿元;其中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95万亿元,网上银行交易笔数11.5亿元,网上银行客户数量达到7495万,5年以来网上银行的年均增速都在100%以上。各家商业银行在大力开展自身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无形中也做大了整个市场盘子,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使电子银行迅速成长为现代商业银行客户交易、业务发展、营销服务的主渠道,其产生的效益也日趋显著:

(一)电子银行创造直接效益提升价值贡献

依据市场竞争的效益规则,只有当某项服务对公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客户群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使经营者通过服务获取较好的直接效益。电子银行业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度身订造的价值、易于取得的信息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符合客户需求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让客户的金融生活更加一体化和个性化,最大程度地吸引、发展和巩固客户群体,使通过电子银行服务渠道直接获取的收入大幅增加。随着客户的增长,相应地机具、手续费、服务费等收入也水涨船高,体现出电子银行对现代商业银行的价值贡献度不断提升。

(二)电子银行创造间接效益提速利润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飞速发展,客户规模总量跨越增长,其效益也日趋显现,尤其是间接效益尤为突出,不仅能够获得客户资金沉淀、增加客户结算量,更能够减轻柜台压力、降低业务成本,还能够解放网点人员,为高中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理财业务,从而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业务利润。特别是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方面,首先,电子银行只需要使用少量的业务人员,可以节约大量的工资支出;其次电子银行可以节约场地租金、室内装修、照明及水电费用,而且降低商业银行管理所需的各种纸张费用和办公设备维修等大量杂费。同时,对银行的印钞、押运、保存、点钞、找零、防盗和防假等业务和管理环节中出现的成本形成替代效应,真正推进银行电子化进程,向成本要利润,以节支创增效。

以上就是对电子银行发展方式三要素的认识和理解,而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则是链式发展模式:环环相接,各有侧重,快速上升。其实也就是电子银行的客户规模、发展质量和创造效益相统一,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与其他事物一样,电子银行也是量与质的统一体,更是现代商业银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没有数量自然无所谓质量,发展电子银行必须追求一定的客户规模,然而没有发展质量,客户规模也就失去意义,当实现规模、质量双增长后,效益也相应增加;而效益增加直接造就电子银行发展的重要地位及战略高度,从而获得发展动力,驱动客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再次创造更大效益。最终形成客户规模、发展质量和创造效益三者相统一,全面快速提升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浅析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下一篇:酒店室内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