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工程监理意识加强的创新途径研究

时间:2022-08-20 08:34:48

国内建筑工程监理意识加强的创新途径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不少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还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等措施,以加强国内建筑工程的监理意识,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 监理意识 加强 途径 研究

目前虽然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地推广,但是质量监督机构、施工单位、业主对实施工程监理的重要性、意义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监理人员的地位以及与各个方面的关系也不太了解。一些业主甚至认为监理人员乃是自己的一个雇员,必须要为自己的利益所着想,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办事。而质量监督机构则认为监理人员取代了自己的职责,从而忽视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再加上对监理人员的工作存在认识模糊等现象,使建设工程的各方在关系协调上不够顺畅,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理人员的正确决定,监理工作的效果不太理想,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频频出现漏洞。而且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主要是控制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建设工期、投资;进行工程建设的合同管理以及安全的管理;协调相关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即“一协调、两管、三控”。因此,建设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当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提高监理意识。首先,完善监理单位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监理单位的规范化、法制化。目前,由于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不少资质能力不足的监理单位便浑水摸鱼地进入了监理市场,由于能力的不足,无法对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监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资质能力不足的监理单位坚决的予以清除,净化监理市场。其次,有些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也不够重视,存在一些故意抵制、不配合监理工作等行为,相关部门要出台一些规章制度,以及一些实施细则,对这些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要进行一些处罚,提高他们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对监理工作要进行积极地配合。第三,有些监理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着一些不负责任的监理行为,尤其是一些伙同施工单位欺骗建设单位以及向施工单位索取财务等的行为,要根据法律法规予以重罚,坚决杜绝这些不良行为,防止这些不良行为对监理单位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使监理制度得到了保障,提高了工程质量。

二、完善监理单位的建设,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建立意识

首先,提高人员素质。监理工作比较复杂,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高智能人才的要求比较苛刻。监理单位要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下大力气,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才结构,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措施,不断引进急需的人才来实现专业功能的配套以及功能补全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工作,例如对监理人员验收、工程质量、数据分析等培训,培训要有适用性,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能力。通过培训和再教育,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具有开拓型能力的,而且懂设计与管理的高素质监理队伍。其次,监理单位要主动地寻求与设计单位或者其他企业的合作,形成一种合伙制监理单位或者通过合并组成股份制形式的监理企业,具有多方面的监理能力,慢慢开展全过程的综合监理,全面地提高监理水平。同时,在国际的合作项目愈来愈多的情况之下,还要开展与国外监理机构的共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国内监理单位自身的组织协调与施工管理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开发模式,快速提升中国监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为中国工程监理走向世界舞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监理工作奖惩措施

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监理工作奖惩措施并完善实施细则,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通过促后进、树典型、抓关键、抓重点等方式,全面地增强国内建设工程监理的意识。在成绩优异的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队伍之中,设置一些荣誉性奖项,通过定期考核和考察来鼓励优秀的监理,处罚做的不好的监理。同时,相关的舆论媒体也要加大对优秀的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宣传力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监理单位的进取心,也变相地减少了监理单位的广告投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舆论媒体的积极宣传,提高了监理单位的知名度,为监理单位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增加了业务量,提高了监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既提高了监理单位的效益,也提高了工程质量,达到了一个质量与效益双赢的局面。

四、总结

实施建设工程的监理制度乃是我国建设领域一项重大的改革,是我国国际交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积极结果。通过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向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改变。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承包商与项目法人之间引入了监理单位作为第三方责任人,从而在承包商与项目法人、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形成了以合同为桥梁,以提高建设水平及工程质量为目的的互相促进、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一种新型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为缩短工程工期、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质量等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已经逐步地走向了成熟,在国民经济建设当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监理人正在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地开拓国际工程的服务市场,不断加快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事业国际化的进程,为监理事业的美好明天作出了重大的、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培华,李军,李培坤.在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如何科学地处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者的关系[J].吉林交通科技,2007(02)

[2]杜秀娟.浅谈加强国内建筑工程监理意识的创新途径[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3]胡列格,谭立兵.从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探讨监理的定位与发展[J].工程建设, 2006(06)

[4]本刊编辑部,李霞,姜姗,李秀菊,蔡安.创新交通管理科技实现跨越发展[J].道路交通管理,2008(04)

[5]刘松深.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 开创水利发展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纪念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J].水利发展研究,2009(02)

上一篇:浅谈悬挑脚手架及上料平台施工方案的审查 下一篇: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