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20 07:01:37

简析初中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要】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都是比较烦恼的科目。但是与此同时,数学又是学生提高总成绩最重要的科目,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大限度上影响着自身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学考试的成绩也是学生平时拉开成绩差距的重要部分,一个大题就会有十分左右的差距,所以提高数学成绩是每个学生都迫切希望的,对于教师来说,更应该在数学教学方法上多加钻研,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时期是学生奠定数学解题基础的重要时期,如果说小学时期是基本认知时期,高中时期是最终冲刺阶段,那么初中时期就该是这两个阶段最好的过渡时期,要保证学生高质量通过这个时期,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突破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去学习数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真进行数学课的备课工作,不断完善课堂的整体性

对于教师来说,最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备课工作,良好的备课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课堂流程、课堂模式、所讲内容等等。这些内容授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堂课的实际教学水平。所以,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数学课堂的备课工作,以保证真正授课时的课堂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益。对于备课来说,教师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每个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所以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应该相应不同。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适当摒弃一些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适当对备课的内容进行创新和突破,以求在数学课堂上创造出新鲜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要想学好一个科目,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细心去钻研发现。例如:创造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时刻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和青春期情绪上的变化,很多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不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是十分不错误的想法。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保证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友好,只有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能够真正热爱这门课程。否则,学生会对教师和相应的课程有一定的厌烦心理,这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不利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尽量采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和模式进行教学,如: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求和公式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数学家高丝的故事:10岁时,老师让学生计算从1到100求和,全班只有小高丝巧妙的运用数学求和公式又快又准确的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高丝在数学方面的天分。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很好的提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科目并非枯燥无趣的,而是充满着乐趣与灵活性,从而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的提高。

三、在数学课堂上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基本只采用讲授的基本模式,其实这种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当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我个人认为,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授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讨论型教学、比赛型教学等等。初中学生的心态仍然没有安全成熟,他们仍然玩心较重。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更应该构建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数学课堂。讨论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方式的课堂之中,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对问题的理解,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迸发出思想差异的火花,学生的能力也能够由此得到提升,对于所讨论的内容和教师授课的模式来说,也能有更深的印象。如果说学生讨论学习的模式是共同进步,那么比赛学习的模式就是竞争进步,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个人的求胜心理的促使下,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数学内容,以求取得胜利,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所以说,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多模式教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四、采用巩固理论知识和典型例题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只凭借记忆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最主要的提高方法就是熟练掌握数学的科学解题方法。而解题方法的增加就需要学生将方法融入到例题中去理解、领会。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巩固理论知识和典型例题讲解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督促学生记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结合相应的例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在理论知识讲解完后,随即利用典型例题对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解题,促使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解题思路,真正理解解题方法是如何运用到例题中去的,如何在例题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以确定具体运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解题更为简便等等。这些对于数学的理解都只能在理论和例题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只有运用这种模式,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合理的解题思路,得到解题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布置方面要做到精简

许多学生认为,对于数学来说,“题海战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不然,我认为,数学题目的练习不在多,而在精。教师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中要时刻贯彻这一思想。过多的数学作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烦躁心理,从而出现对于数学学科的厌倦心理,而过少的作业则会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得不到充分的巩固。所以,教师对于作业部分要慎重,尽量选用一些精简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讲求数量。所谓精简的题目,就是较为典型的题目,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尽量选取可以运用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例题,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每种解题方法,以便在实际考试中能够更加灵活的选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解题。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选取典型的例题,最好是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易错的要点进行巩固和警醒,以保证学生在实际考试中不出现此类的错误,从而通过作业,达到更好的巩固目的。

上一篇:多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下一篇:论如何学习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