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每个孩子都爱学”的秘密

时间:2022-08-20 06:29:39

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的一本书,书的副标题是“两个常春藤名校毕业生 一个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精彩故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是“知识就是力量工程”的简称,这个工程由两位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年轻人创办,至今不过十余年,已扩张为上百所并仍在不断扩张的学校群网,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说,“就国外而言,最让我受启发和激励的是KIPP所取得的成就。”两位年轻人做了什么使得每个孩子都爱学?翻开书,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一、内心的情感是坚持的动力

书中用专门的两节来介绍创办人芬博格和莱文的成长故事,显然颇有深意。芬博格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他在长大后对障碍儿童的同情,正是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了情感的共鸣。莱文的经历更让人揪心,他在四年级时学习上出现了障碍,他被人称作“笨小孩”,在后来他的“为美国而教”申请中,他写到了童年的自卑,写到了母亲和老师的帮助。他说,他们的工作让他知道一个教育者是如何改变人的命运的。

从这里可以感觉得到,童年的遭遇如一颗种子会在某一个时刻得到唤醒,当他面对儿童的时候,一定意义上也是在面对另一个自己,很多老师正是有童年成长中的痛,才会对眼前的孩子多了一份疼惜――因为懂得,所以悲悯。比如,我国著名小学数学老师吴正宪曾在公开的报告中多次提到自己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出来的,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特别同情课堂中的弱势群体,而这也发展成她的独特教学风格。任何一位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的形成,都是可以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找到密码,“一切都有缘由”。顺着这样的脉络,每个教师都可以回归到自己的生命本初,探寻一下:我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是真的热爱吗?哪些成长经历在影响着我的从教心态?只有想清楚了这些问题,问明白了这些问题,一个老师才能坚持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感受自身与学生的成长,体会着教育的美好。

二、广博的学识是教学的有力保证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芬博格的数学课上,他的教学内容从不仅限于数学。他让学生做阅读练习,跟学生讨论科学以及科学与数学的关系。他会对学生们说:“你们刚学过水的循环是吧?好吧,跟我说说,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如果他看到学生一脸茫然,他会告诉教科学的法拉巴夫:“嗨,孩子们不了解水的循环。”

如果一位教师有开阔的知识面、宽广的视野,能够像文中的芬博格在各学科之间自由穿行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惊喜。我们总是教导学生,学习知识要“融会贯通”,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是“各自为政”,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是不是给学生做了“学科闭关自守”的榜样?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数学学科中的思辨能力与语文学科中的思辨质疑能力是相通的;英语学科明晰的指向性和丰富的趣味性可以借鉴到语文基础认知环节或数学的练习环节中。我们通常的教学就像把孩子们的脑袋切割成了若干格子,各学科教师凭实力进行瓜分,把自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填充进去,以便在考试时提取出来换成分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呈“分裂”状态,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就更谈不到“统一调配,灵活运用”了。书呆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三、贵人的帮助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每个教师都是学生成长中的贵人,而教师的成长也同样需要关键人物的引领。两位菜鸟教师虽然毕业名校,但从教之路并不顺利,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两位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的人,一位是同校的鲍尔老师,另一位是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

有意思的是,两位导师相助时的情形很类似:“莱文和芬博格在学校里付出了热情,却依然困难重重……这个时候,莱文注意到了自己学校里的鲍尔老师,……随后的日子他和芬博格成为鲍尔的粉丝、朋友、学生。在鲍尔那里,他们懂得了……;与艾斯奎斯的相遇,也是在一种挫败感和无助感的情况下,两个年轻人通过网络、电话,近乎疯狂地向他请教,最终走出困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是他们自己在挫败中不失望、不放弃,坚持寻找好的解决办法,才会主动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贵人”。在鲍尔所在的巴斯蒂安小学,她的优质教学技艺存在多年,别的青年教师没有发掘借鉴,却在与莱文和芬博格的分享中,最终焕发光彩,这很好地说明了成长的机会靠自己主动创造的。有困惑,才会有发展;安于现状,只能一事无成。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年轻人不仅跃出了自己的泥潭,更是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办了KIPP,成为别人的贵人。

再次回顾这本令人兴奋的书,发现“每个孩子都爱学”真的可以实现!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有广博的知识、开放的心灵、从内心爱惜学生、对学生保持高期待、正视问题、珍视成长中的贵人,那在我们的课堂中也可以实现“每个孩子都爱学”!改革,不仅仅是国家层面那一系列的政策,不仅仅是上级下发的那一本本材料,更需要众多一线教师的责任担当和智慧纷呈,希望我们的老师中涌现更多的“芬博格和莱文”,一起去探寻、实现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上一篇:从上海到湖南 下一篇:关于学生作业批改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