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2-08-20 04:09:14

浅析数字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摘 要】数字阅读自诞生之日起,以其便捷性、内容多样性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用户。但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特殊的法律环境、出版行情和文化习惯等,使其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本文就此进行些许分析,力求提出促进数字阅读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阅读 电子书 出版发行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MP5、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2013年初组织实施了第十次全民阅读调查项目,主要调查18~70周岁的国民在2012年的阅读情况,并与2011年进行了对比[1]。主要内容如表1:

由此看出,数字阅读发展迅速。较于纸质图书,人均阅读电子书数增长很快。数字阅读正逐步深入人心,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业内人士称,“在线读者”已过时,更切合实际的是“数字读者”。本文将对数字阅读的现象、模式等进行分析,力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终端设备

数字阅读须依托数字设备来实现,目前此类设备基本为:(见表2)

综合分析,MPEG设备、手持游戏机、传统设备的读物都只是该平台为吸纳用户而引入的辅助内容。因此,本文仅对专业的数字阅读终端进行分析。

电脑、PAD连接了网络平台,聚合了广大数字阅读的门户网站,更是开展数字阅读的主阵地。

阅读器是数字阅读的定制设备,主要有ONYX BOOK、Bambook、OPPO Enjoy、小欧电子书、翰林电子书、Wefound、福昕电子书、Readius、Astak Mentor、BeBook Reader、汉王、易博士书、Kindle、FLEPia、Sony Reader等。前三位是Kindle、汉王和Bambook系列阅读器。据NextGen最新报告,从2008年到2013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将保持124%的年复合增长率,2013年市场规模可达到25亿美元[2]。

智能手机发展势头最强劲,成为移动阅读领域的主要载体。他们通过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英语Application的简称)进入阅读界面,进行在线浏览或下载阅读。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度,阅读类APP占安卓应用下载的5.6%,成为紧追游戏类APP的第二大主流应用[3]。主要有:云中书城、熊猫阅读、口袋阅读、红袖添香手机站、天翼阅读、联通沃阅读、中国移动阅读、当当阅读、淘宝阅读、京东LeBook、苏宁阅读、豆瓣读书、百度文库、超星阅读、凤凰开卷、网易云阅读、安卓书城等。

二、内容与功能

数字阅读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图书、报刊、漫画、论文、音视频等。

目前数字阅读网站上篇幅最大的是原创的和已出版的网络小说;阅读量最大的也是此类,多为内容浅显的奇幻、武侠、穿越、言情类。据某项调查,88.8%的用户读过网络小说,仅20%的人觉得其整体质量好,30.7%直言整体质量差。阅读原因有“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56.7%),“作者想象力丰富”(53.3%)和“可以随时随地阅读”(52.9%)[4]。

其次是数字报刊,多为新闻、时尚、娱乐、数码、养生类等。

专业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著作主要分布于各学术网站,被高校、科研、部分行政机构的用户支持。

较之文字类电子书,音视频类缓慢增长,如时下流行的“幕课”,听书节目等,教材出版商也积极制作相关音视频读物。

读者通过各种终端,在飞机、火车、午餐、睡前等零碎时间里享受数字阅读,所读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浅显,故被称为“浅阅读”。

现在,很多阅读器和App软件都有批注功能,字体、颜色都可选,利于读者标注。网络评论功便于读者发表意见,是读者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也利于者根据读者意向,提供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读物。

三、技术与系统

目前,数字阅读方面的技术有:内容制作、整合和标引技术,包括数据加工与存储、信息标引、语义分析、多媒体制作及内容资源嵌入式聚合等技术;数字内容的多渠道技术,包括多终端呈现、多屏无缝连接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合成技术;营销与用户服务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

具体讲,电子墨水技术使数字阅读画面更逼真,更适于户外阅读和文本渲染。部分设备内置阅读灯,晚上不开灯也能看书,屏幕上方均匀分布光线,避免光线直射眼睛。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虽可保护内容,但大都很快被破解。

目前的操作平台主要有:Windows、Linux、iOS、Windows Phone、BlackBerry、Symbian和Android等。前两个用于电脑,后四个分别是苹果、微软、黑莓、诺基亚设备的操作系统,Symbian已停产。Android目前用户群最大,被三星平板和小米、索尼手机等多数智能手机使用。据统计,目前活跃的5亿部智能机中,Android占75.3%,iOS占16.9%,微软WP占3.9%[5]。

目前,很多网站的软硬件平台之间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链接,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更是提出了“三屏双媒”的无缝阅读技术,即在手机、电视、电脑等屏幕之间,畅读图书和有声内容。

四、用户体验

电子书的兴起,对众多宅男宅女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可足不出户地享受多样化阅读。但其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用户反映,电子书的质量不高,相似度高,界面不够精简,分类不清晰;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价位标准不统一,广告插件多,翻页速度慢,字体选择少,耗电量大,出版数据不规范、完整,如出版日期缺失、关键词模糊,不利于读者准确筛选等。

面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应该紧紧抓住组织教学和预习两个方面,使二者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方式:组织教学下的课堂预习。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真正加深学生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并且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高效课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课堂教学首先要备课,学生上课学习也要有预习。各行各业如此,学生亦如此。预习在整个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温习和巩固相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知识和新内容。首先,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要让他们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通过预习行为,把课堂学习勾联和融汇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仅仅是我们在理想状态下的设想。

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情不一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出现常常不知道方向,甚至有学生不自觉预习的情况。也就是说,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回家后额外的负担,一方面老师课堂检查等于是重复性工作。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既要听课有要记笔记,这样对老师所讲内容没有提前熟悉,达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有时候会顾此失彼。把课堂预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保持智力的恒常性活动,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情况之下,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我们虽然经常提到组织教学,但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一堂组织严密的教学还是达不到追求的教学效果,因为一堂课仅仅45分钟,每一道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思考是层次比较高的一个阶段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习惯和积累的多寡了。思考要求对段落的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提示以及练习题来进行思考。对文章进行概括,段落的划分等等。

如何把预习和组织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和预习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尤其是怎样利用课堂这一环节,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又能够进行预习,并且是有效的预习。

既然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可以进行建构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预习,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预习。通常我们所要求的预习无非以下几种:阅读法、联想法、设问法。以要求学生做到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这些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一节课需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的,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一般给学生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老师需要对每一个单元进行归纳总结,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点设置每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预习。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需要让学生多长时间获得

从某种角度讲,对某物的理解是需要一个深入的过程,根据本堂课需要学生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分配每一个问题预习所需要的时间。

三、需要学生怎样获得

在当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有一些可以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如:熟悉作者,了解背景;有些内容却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如:研读课文。那么就可以以组的形式在课堂预习过程中让学生讨论。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来相互帮助来加深读文本的理解,巩固知识。

通过以上三个点,在课堂预习中,学生已经对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如果再加上后边各组学生的讲解和补充,以及最后老师的归纳总结,就能够实现在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保证每一位学生对于文章的掌握。

上一篇:论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 下一篇: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