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

时间:2022-08-20 04:08:21

构建生活化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

[摘要] 和谐的课堂是以能促进人的共同进步为任务,以实现课堂整体实效性为价值目标的,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和目标,就必须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和谐课堂。文章从教材的挖掘、日常生活、探究性学习三方面入手,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体验、探究生活中的地理,构建生活化的和谐课堂。

[关键词] 生活化 和谐课堂 学生 交流

我曾经对初一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喜欢地理的人数有40%,认为学习地理重要的人数只有20%,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考不要地理,所以不关注;认为地理太难了,听不懂或是学了没用等等想法。在许多学生心中,地理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也逐渐淡漠,更有的把地理课堂当成了放松的场所。反思这一现象的成因,地理教学与生活脱节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想地理教学的改革关键就在于让“生活”这一主题走进地理课堂,将地理课堂引向生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构建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将如何将生活中的新鲜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从而来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呢?

一、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

教材是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准确理解和利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教版的地理教材从内容来看,新增了许多接近生活,接近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材料,这些材料对学生思想、行为、兴趣、爱好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也满足了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如教材涉及到的实际问题有:(1)解释生活现象(生活中的时差、四季的变化等问题);(2)关注环保问题(极地的保护、垃圾的分类回收、热带雨林的危机等);(3)了解经济动态(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4)点击社会热点(人口问题、汶川地震等)。这些生活中的知识或实际问题就要求教师借助于地理教材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引导学生去品味地理与生活的联系,用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地理,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二、关注日常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可以说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类活动发生作用,而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典型事例,这些事例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地理的关系,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使学生能阐述其中所蕴含的原理,把地理知识有机地移植到生活中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也就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

1.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与学习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实际问题或事实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原型作为教学情境出现,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就被激发了,同时也让他们享受了学以致用的。

如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时,我利用了一张学校平面图作为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1)我班教室到宿舍楼在多少距离?(2)我班教室在宿舍楼的什么方位?(3)你是怎样知道那是我班教室的?学校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马上动手就想寻找答案。再如2007年9月19日2时30分,第13号台风韦帕(WIPHA)在浙江苍南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4级,台风以20Km/h向西北方向行进,因受“韦帕”台风影响,常州市政府决定全市中小学在2007年9月19日停课一天,那常州离浙江苍南相距多远,多久才会到常州呢?教师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地理化,地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有意义地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也很好地优化了课堂教学。

2.生活经验阐述地理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学生无法亲自感知这些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只靠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达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因为生活经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是学生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从而化解难点、解除疑惑,使教学内容变得亲切可感,使难点易化,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顺畅有效。

如“地球的运动”一节的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运动产生的现象更是感到困扰,这时我们在教学借助学生的经验设计系列问题:我校的一位英语老师到加拿大学习,为了与家人联系,他总是选择在深夜12点打电话回来,你知道为什么吗?一天当中你能归纳自己影子长短的规律吗?太阳的高低与场面的冷热有什么关系?你注意观察你家的房子夏季和冬季的影子一样长吗?你注意观察一年中早晨日出和傍晚日落的时间一样吗?这些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很好地解释了时差和季节变化,

又如,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可学生对季风的定义、成因以及影响等知识却不怎么理解,因此我先让学生说说冬季和夏季自己的感受,学生能归纳出冬季经常吹北风,比较寒冷,皮肤比较干燥、要擦护肤品,而夏季偏南风,炎热,经常出汗,这在基础上讲授季风的定义和特点,学生就通俗易懂了,再进一步通过沙土和水的实验(让学生回忆夏天脚踩在沙滩上和海水中的冷热感觉)得出海陆间存在热力差异,帮助学生理解了季风的成因。

3.用生活经验反思社会现实,培养创新思维

在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既定的生活情境的牵引下,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因果关系,在自主探究生活知识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因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而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

如“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中谈到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而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常州的经济发展迅速,学生在享受良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严重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如据2000年统计,常州市区酸雨频率为43.2%,常州机动车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当看到这样的数据时,学生很震惊,也引发了学生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降低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新的想法,这些问题也许在课堂上不能真正解决,但学生通过到社会中去调查思考,拓展了思维,甚至我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学生不仅会体验到知识的力量,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智能等创新素质,以达到授人以“渔”,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

我校的一份政治考卷中有一材料分析题,题中问到我国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新增了哪三个假日,结果40%的学生竟然答不全,说明现在两耳不闻“社会”事,一心只读“课本”书的学生所占比例还是挺大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应该设法将社会知识引进课堂,让课堂内容面向社会,从正在发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使学生从小课堂跨出来,引导学生将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通过各种实验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2006年9月,我们地理组的老师在抓好本学科的教育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针对校园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乱丢垃圾等现象较普遍,于是就在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中宣传、动员,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先举办关于环境保护系列的讲座,10月份倡议全校师生开展“爱护校园,禁止乱丢垃圾”活动,并拟定了环保倡议书,通过兴趣小组成员的以身作则及大力宣传,学校领导的支持,校园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美化、绿化和净化。

再如,学生在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后,确定了“节约用水”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主要分确定研究方案――展开生活调查――整理反馈信息――制定整改措施四个环节,二周后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呈交。在我布置作业后,学生就自建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可谓“课终而思不尽”。从学生交上来的成果看,学生不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体验着“学有所用”的快乐,还在“做中学”,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了与人交往和合作,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地理课的德育功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把丰富的生活纳入课堂中,将问题引伸到课外,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才能让学生掌握对其生活和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地理常识,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刚,蔡守龙.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例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