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动化生产线

时间:2022-08-20 03:55:16

论自动化生产线

摘要:本文介绍了自动生成线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详细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并对其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 ;机械主体; 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1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自动化的设备及生产线是一项以机械、电子、仪表、电气、信息处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众多技术的符合运用。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 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特定的作业。

2 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及其组成部分:

2.1 特点: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综合性主要涉及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系统完成一个工件的拆卸、分拣工作,模拟一个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

2.2 组成部分:

1) 机械本体部分。

2) 检测机传感器部分。

3) 控制部分。

4) 执行机构部分。

5) 动力源部分。

3 各部分的作用:

3.1 机械本体: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机械本体是被自动化的对象,也是完成给定工作的主体,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载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壳、机架、机械传动部件以及各种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联轴器、离合器等。其功能包括:

(1)连接固定的功能。如数控机床的床身和壳体。

(2)实现特定的功能。如数控机床可加工机械零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自动化的设备及生产线的性能。

3.2 检测及传感器部分:检测及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获取信息。各种检测元件及传感器,就是用来检测各种信号,把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变换,然后传送到控制部分,进行分析和处理。

3.3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的作用是处理各种信息并作出相应的的判断、决策和指令。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系统的指挥中心,它将这些信号与要求的值进行比较,经过分析、判断之后,发出执行命令,驱使执行机构动作。

3.4 执行机构部分:执行机构部分的作用是执行各种指令、完成预期的动作。它由传动机构和执行元件组成,能实现给定的运动,能传递足够的动力,并具有良好的传动性能,可完成上料、下料、定量和传送等功能。

3.5 动力源部分:动力源部分的作用是向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供应能量,以驱动他们进行各种运动和操作。动力源的发展由过去以人力为动力进步为现在的各种动力源,如电力源、液压源、气压源、超声波、激光等动力源,其中电力源的运用是最广泛的。

4 个人对自动化生产线在未来发展中的认识

4.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本体这一块发展应具备以下几点:

(1)首先体积应缩小 因为这样更加的节约资源。

(2)综合性更强一台机械本体应有多种作用,比如钻床和铣床在一起或者更多的组合,一个元件通过一台机器就可以出来成品。3.灵活性、 稳定、精密、可靠、轻巧有一个更好的提高,其中灵活性更强就不只是加工一些简单的元件了,能加工一些复杂的产品。

4.2 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求

(1) 精度的提高,由原来的传统式不精确发展到精确如电容式传感器的发展它能在比较高温、低温和强辐射等环境中工作,其原因是因为这种传感器通常不一定需要使用有机材料或磁性材料,那些材料是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

(2)测量的范围逐渐的扩大,如电涡流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地下很深的金属。

(3)测量元件的体积能耗减小,由于世界的能源危机各国都在想节约能源,所以以前的大体积大功率将逐渐的淘汰,做的更加的集成化多源化从而缩小成本。测量及传感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运用及其广泛,例如,自来水产通过传感器测量水的流量和压力来控制水量,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5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生活中自动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如家用的洗衣机、空调、电梯、自动清洁机、洗碗机等,工业上的机械手、各种自动化的机床等,军事上的无人机等,智能楼宇、智能手机、智能相机等,这些东西中都是各种自动化的综合体,所以我认为在以后可能发展成智能化生产线,综合性更加的强几乎不需要人来管理,机器就可以自行处理从原料加工成产品,从而降低了成本。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不缺劳动力的国家,对于一些小的企业大多都是靠人力,要想过渡到全是自动生产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我相信逐步的发展下去智能化将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达到全民普及自动化生产,科幻电影里有的东西将不再是梦想。

自动化,一个新兴的学科,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学科,一个前沿学科,对我们每一个学自动化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应以一个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未来,以无限的激情来学习自动化专业。

参考文献:

[1] 冈本裕生 继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徐科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上一篇:联合站标准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下一篇:基于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