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余书福

时间:2022-08-20 03:10:05

13年默默帮助非亲非故的独身老人焦士庆的《赣州晚报》记者余书福,再次引起社会关注。2013年,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5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布,余书福顺利入围。

一个人偶尔行善做件好事并不难,但常年持之以恒就非常人所能及。在江西省赣州市就有一位38岁的好人,他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非亲非故的河南籍孤寡老人焦士庆,把老人接到家里,同吃同住,送老人到医院治病,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如果不是焦士庆弟弟的一封感谢信道破“天机”,也许人们至今还不会知道他的感人事迹。他就是《赣州晚报》记者余书福。

焦士庆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沁阳县马谷田镇罗桥村的一个农民,20多年前,他离家外出务工。2000年,48岁的焦士庆漂泊到海南省陵水县,以拾荒为生。一天他意外摔伤,当时在海南当兵的余书福碰见后,将他送到当地一家医院医治。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于同情,余书福开始经常去看望焦士庆,还陪他一起过节。2001年春节前,在一次聊天中,余书福得知焦士庆外出务工后一直未回过老家,很想回家过个年。因为担心焦士庆在路上不安全,余书福特意请假陪同焦士庆一起回家过年。哥哥带回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回家过年,还亲切地称呼他为“娃”,这让焦士庆的弟弟焦士田觉得奇怪。“在我们河南,只有对儿子才叫‘娃’。”焦士田回忆说,“余书福见我家穷,就花2000元为我家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的机头,还给我儿子交了2000元学费。而当时余书福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

2001年春节后,焦士庆随余书福一同返回了海南。2002年11月,余书福转业到海口一家报社工作。其间,仍在海南省陵水县漂泊的焦士庆经常通过电话和余书福联系。想到焦士庆在陵水无依无靠,余书福始终放心不下。2003年2月,余书福又把焦士庆接到海口,以便自己可以照顾他。

谁料才到海口不久,焦士庆身体就出现不适,一到深夜腰部就疼痛难忍。余书福一边工作,一边带着他四处求医。后来焦士庆被确诊患了胆囊结石。从焦士庆发病到实施手术,余书福为其花了两万多元钱,而这些钱都来自余书福的转业费。

2006年,余书福从海口来到江西省赣州市,成为《赣州晚报》的一名记者。出于对焦士庆老人的牵挂,余书福又一次前往海口将焦士庆接到了赣州。2011年冬,余书福介绍焦士庆到赣州一家物业公司当了保安,从此,老人便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世事难料,2012年12月17日上午,焦士庆突发脑溢血被送进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抢救,当天下午急需手术,他的亲人远在河南不能及时赶到。‘受焦士庆弟弟的委托,余书福代表家属签字,焦士庆顺利进行了手术。余书福每天一忙完工作,就赶到医院去照料焦士庆,帮他翻身、喂水、刮胡子、按摩。这次焦士庆住院,余书福花了5000元钱。

2013年1月15日,焦士庆的弟弟焦士田打算在老家帮哥哥申请五保户待遇,并想把哥哥接回老家治疗。出于对余书福的感激之情,焦士田瞒着余书福给赣州晚报社送去了一封感谢信。正是这封感谢信,才使这个隐藏了13年的爱心故事为同事们所知,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对余书福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焦士庆老人住院期间:曾表达过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回到河南老家过年。这段感人故事和老人的这一心愿经《赣州晚报》报道后,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注。为了实现老人的愿望,2013年1月30日,在两地义工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余书福护送焦士庆平安回到了家中。

爱心车辆的到来让罗桥村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沸腾了,村民们纷纷涌入焦士田家中。乡镇干部来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来了,驻马店市天中义工联合会的义工们表示,今后,他们将动员更多的力量来帮助、照顾回到家乡的焦士庆老人。对于焦士庆老人今后的安置问题,沁阳县民政局的同志表示,他们会做好老人的五保户身份核对工作,等老人身体康复后,将把老人安排到当地的敬老院,让老人在家乡安度晚年。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余书福之所以能常年坚持照顾焦士庆老人,这是和妻子刘淑静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尤其是接纳焦士庆这样一个外人与自己同吃同住,开始刘淑静内心也纠结过,但最终这名贤惠的海南媳妇坦然接受了这位特殊的“公公”。

余书福一家收入并不高,他却经常“大手大脚”资助别人,至今一家人还租住在一套简易的楼房中。家里不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洗衣机、冰箱他也舍不得买。余书福平常出行:采访都是骑自行车,甚至到离赣州市100多里远的信丰、上犹等县采访,偶尔也会骑自行车去。对余书福来说,骑自行车不仅仅是为了省钱,重要的是能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采写到更好更鲜活的新闻。

与余书福共事的记者,有的曾多次到过他家,看到余书福无微不至地照顾焦士庆,一直误以为他们是亲父子。至于为什么从不主动说起与焦士庆之间的故事,余书福说:“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过得比较艰苦,如果朋友们知道我还在照顾一名独身老人,不可避免地会为我担心。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将焦士庆当做自己的亲人,这些事情不需要让太多人知道,一切都凭自己的良心做事就足够了。”

其实,焦士庆只是余书福的众多扶助对象之一。作为《赣州晚报》的一名记者,近年来,在余书福的帮助下,崇义县的山村女孩吕兰香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龙南县桃江乡患上怪病的女孩刘润得到专家的帮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颈椎严重脱位、却无钱治疗的瑞金市少年陈寸石得到了免费治疗……这么多年来,余书福已经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更记不清为此花费了多少钱。

当余书福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邻居周先生说:“我们一直以为焦士庆老人是余书福的父亲,直到看了媒体的报道后才恍然大悟。”从余书福的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无私奉献和大爱无疆。

责编/晓辉

上一篇:老年人的温情乐园 下一篇:八一军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