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时间:2022-08-20 02:29:35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摘 要】 城市要想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增长模式,制定可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观的提出,在空间上和内容上拓展了资源的范围,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 新资源 城市规划 空间 经济循环

城市要在经济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必须从更高的视点和更宏观的战略入手,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增强城市在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从而成为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下建设城市新貌,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转型,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再认识、再评估,要树立新的资源观。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凡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树立新资源观要求高度重视软科学建设,大力提升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任何一个城市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一、城市规划需要树立新资源观

随着人类对传统要素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利用,新要素资源将成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导资源,未来经济社会的竞争是观念、制度、经济结构的比较决定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新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新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突破资源瓶颈和增长极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新资源观可以开创城市的新境界。新资源观的提出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来看,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从国内来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拓展,城市资源供给越来越紧张。在这种背景之下,城市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增长模式,坚持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一方面丰富了经济特区窗口的功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发挥窗口作用的两个扇面,为特区的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把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确定为资源利用的重点,为特区发展指引了方向。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二)新资源观带动城市加入国际经济循环

我国很多城市虽然规模很大,但国际影响力有限,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被动介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没有完全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新时期下的新城市要想加入国际化的经济循环中,就必须利用城市品牌的复合资源价值,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网络,内外辐射,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转变对资源的认识,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新时期下城市规划策略

新资源观是城市规划的思维战略,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在高速成长期,开始城市发展模式的渐进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在高效成熟期,实现城市适度密集发展、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质量的提升,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方位转型;在精明增长期,通过资源的高效与综合利用,基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城市规划以新资源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为主线,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稳合。

(一)用新资源观促进和谐规划。新资源观拓展了规划领域,丰富了规划内容,催生了复合规划和和谐规划。复合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主要载体,综合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信息的一种规划模式,实现了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统一,是各部门、各专业行政意图的统筹和行政的依据,目的是实现城市发展一张图和城市管理一张图,做到各部门、各专业的相互配合和行动统一。通过复合规划,可以有效明确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向,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规划。要求规划发挥平衡利益、调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加强规划之间的综合和协调。通过和谐规划来提高城市福利水平,促进规划之间的协调和有机结合,实现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和谐、城市规划对各类专向规划的统筹与协调。

(二)城市规划要发挥公共政策的作用。城市规划划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引导者,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协调功能越来越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资源调控综合性强,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规划应该成为所有资源调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发挥规划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调控管理平台,切实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强规划的综合统筹功能,促进资源调控的有序性和统一性。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要注重刚柔相济。控制性规划政策和调节性规划政策要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为了促进和检验规划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必要建立“规划实施监控系统”,通过建立城市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规划效能监察,对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三)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系。在面临民生大计的齐纳前提下,要抓住空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完善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规划调控体系。城市规划是空间调控的主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规划已经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近期的规划体系,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因此,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努力建立“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的城市发展综合调控体系,把空间、项目和财政资金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应积极建立以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调控体制,把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当作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使其成为统筹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杨宜勇.失业冲击渡.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3] 陈光庭.世界大城市发展与管理的新探索.北京社会科学院,1995年

[4] 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年

[5] 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中国城市出版社, 99S年

上一篇:浅谈水泥搅拌桩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 下一篇:离散时间疏散模型在建筑出口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