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脐以下手术应用球后针行腰麻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0 02:16:29

小儿脐以下手术应用球后针行腰麻的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讨球后针应用于小儿单次腰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脐以下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1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以氯胺酮行全凭静脉麻醉;B组用球后针行腰麻,术中均辅以咪达唑仑镇静。记录患儿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氯胺酮总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儿血压、心率术中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球后针 小儿 单次 麻醉

随着麻醉学科的迅速发展,品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麻醉器械和监测仪器不断更新,麻醉的危险性和意外事故已大大减少,从治疗需要的角度来看,不必对之多虑。至于麻醉会不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成功的麻醉不会对儿童智力和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医生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病情及身体状况而制订详细的麻醉方案,像您孩子这种手术,医院一般采用基础麻醉加神经阻滞(硬膜外或骶管)麻醉的方法,也就是使用镇静药物使患儿充分镇静尽快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实施局麻。如果物选用不当或超剂量使用,则会引发意外事故发生,并对儿童肌体造

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个别肝、肾功能不良或特异性体质的儿童对不能耐受,也可出现麻醉意外。因此,手术麻醉前,医生会详细地向家长交代有关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取得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以便手术顺利成功。

腰麻是小儿手术的常见麻醉方法之一,传统的方法是采用20~22G穿刺针穿刺,麻醉后头痛发生率高。我们采用球后针进行腰麻,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择期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10岁,ASAⅠ~Ⅱ。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为全凭静脉麻组,B组为腰麻组。

麻醉方法:患儿术前禁食6小时,入室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1mg/kg。入室时予肌注氯胺酮5~7mg/kg,入睡后面罩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静滴5%葡萄糖盐水4~10ml/(kg•小时)。A组以2mg/(kg•小时)持续输注氯胺酮,行全凭静脉麻醉,亦辅以咪达唑仑005mg/kg镇静,必要时予氯胺酮每次1mg/kg。B组行腰麻,一人固定小儿,取右侧卧位予屈髋屈膝不屈颈,确定L3~4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随后将吸有局麻药的注射器接上球后针(BD公司产25G1/2#)从穿刺点垂直进针,穿刺针突破黄韧带后感阻力消失,徐缓进针并回抽,突破硬脊膜后回抽可见脑脊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即可将药物以1ml/5秒的速度注入05%布比卡因015mg/cm(按患儿脊柱长度),随即平卧,5~10分钟后平面固定,阻滞平面不宜过高,本组患者麻醉平面均在T8以下。术中辅以咪达唑仑005mg/kg镇静。

监测与记录指标:采用迈瑞3000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入手术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以及手术结束时(T2)患儿HR、MBP、SpO2变化及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唤之能应、睁眼或哭闹)、氯胺酮总用量,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

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hi-Square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P

结 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MBP、HR及SpO2变化:A组MAP、HR在T1、T2 时点与T0 相比,均显著升高(P

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分别为1586±342mg和1084±275mg;苏醒时间分别为369±94分钟和157±51分钟。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苏醒时间均较A组减少(P

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B组为67%;B组肢动挣扎发生率为67%,显著少于A组(60%)(P

讨 论

氯胺酮由于其有快速、止痛、效果确切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小儿手术,但是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其用量较大,需频繁加药而增加工作量,肌松不完善,可致牵拉反射,对内脏镇痛差,且有迟醒、兴奋、分泌物增加、喉反射异常等并发症。脐以下手术施行腰麻,能获得完善的镇痛、良好的肌松、减少

内脏牵拉反射,且局麻药用量是硬膜外用量的1/5~1/10。小儿的体表解剖标志清晰,背部脂肪少,腰椎间隙明显,棘上棘间韧带富于弹性,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时各层次感觉明显,穿刺并无困难;另外,由于小儿循环系统代偿能力较大,行腰麻较易维持循环稳定,且术后较少出现尿潴留,因此腰麻应用于小儿手术有一定的优势,亦有不少研究报道其可行性和安全性。但是目前尚无专门应用于小儿腰麻的穿刺针,常用成人腰穿针为20~22G,相对于小儿直径过粗,采用其进行腰麻可因脑脊液过多外流而致头痛等并发症;腰麻后头痛是腰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用22G穿刺针的头痛发生率为9%。球后针为25G,小于常用腰麻针直径,质地较硬,这使得使用眼科球后针行小儿腰麻有其安全性和适用性。有统计表明小儿皮肤至蛛网膜下隙的距离,婴儿为10~15cm,5~8岁为35±05cm,9~12岁为42±05cm,25G球后针的长度为375cm,一般能达到蛛网膜下腔,故采用球后针行小儿腰麻有其可行性。采用球后针行穿刺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生理干扰小,阻滞效果满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中,用球后针行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术后头痛,阻滞效果满意;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可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对循环系统干扰小,使用静脉剂量少,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79-480.

2 江学成,文晓兵,张育才.连续腰麻用于心血管系统异常的高龄病人.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6):181-182.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28.

4 Williams RK,McBride WJ,Abajian JC,et 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aesthesia fo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in infants.Can Anaesth,1997,44(5):511.

5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46.

6 孙大金,杭燕南,主编.实用临床麻醉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871.

上一篇:西咪替丁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 下一篇: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气管炎60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