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呢”的表意作用

时间:2022-08-20 12:29:34

摘要:在以往对语气词“呢”的分析中,一般认为“呢”有表疑问、表时态、表停顿等作用,但经过分析发现,这些作用都是由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来表示的,去掉“呢”也不会影响整体句意。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呢”是话语中表达说话者主观情感时必不可少的成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在汉语里的使用会那么频繁。

关键词:“呢”;再分析;语用学;主观情感

提到语气词“呢”,我们通常最先想到的是其表疑问的作用,例如在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中,就把“吗(么)”、“呢”、“吧”、“啊”四个语气词划为最典型的表疑问的语气词。[1]45此外,经过学者们的研究,我们一般还公认“呢”可以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如“外面正下雨呢”;另外,“呢”用在句中,还可以表示强调和停顿,如“明天呢,我又要出门”等。

一、语气词“呢”的用法再分析

下面以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呢”的解释为例,来分析“呢”的用法。吕叔湘先生将“呢”的用法分为四种,我们逐一来列举并分析:

1、“呢”表示疑问

“呢”“表示疑问,用于是非问句以外的问句”。[2]412这下边又具体分为三类:一是用于特指问句,如“你问谁呢?”“你到哪去了呢?”等,句中也可以不出现疑问代词,如“我的帽子呢?”“后来呢?”等;二是用在选择疑问句中,如“明天是你去呢,还是我去呢?”“这样说对不对呢?”等;三是用在反问句中,如“你们何必大惊小怪呢?”“我怎么不记得呢?”等。

对于“呢”到底能不能表示疑问,学术界也有过争论,呈现一种对立的态势。邵敬敏提到“‘呢’在任何疑问格式中都不负载疑问信息”。[3]108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例句:

首先,在特指问句“你问谁呢?”和“你到哪去了呢?”中,疑问代词分别为“谁”和“哪”,如果去掉“呢”,句子依然成立,句意不变。而在不出现疑问代词的句子“我的帽子呢?”和“后来呢?”中,去掉“呢”后句子不能成立,这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疑问代词,若有疑问代词“我的帽子在哪?”和“后来怎么样了?”,“呢”的存在与否也是不影响句意的。然而在省略疑问代词的情况下,“呢”似乎能起到代替疑问代词帮助疑问句成句的作用。总的来说,我们基本上认为“呢”本身是不表示疑问的,只能说“呢”可以帮助或代替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其次,在选择疑问句和反问句中也是如此,去掉“呢”并不影响整个句意的表达。

2、“呢”用于指明事实

“呢”用于“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2]413也存在三种形式:一是“可+形+呢”,如“今天可冷呢”、“王府井可热闹呢”;二是“才+动+呢”,如“晚场电影八点才开始呢”、“我倒没什么,你们才辛苦呢”;三是“还+动+呢”,如“他还会做诗呢”、“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呢”等。

这一类的“呢”要跟前面出现的副词“可”、“才”、“还”等配合成句,但是句子中真正用来指明和强调事实的词却是“可”、“才”、“还”等副词,若去掉“呢”,句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如“今天可冷了”、“晚场电影八点钟才开始”、“他还会做诗”等。其中使用“可”这个副词的句子比较特殊,后面必须有“了”或者“呢”才能成句,这属于“可”字的用法,这里不再赘述。

还有一类句子是不需要加副词而用“呢”来指明事实的,我们也把它算进这一类中,如:

甲:“他每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学习成绩一定不好吧!”

乙:“他连着拿了三年的奖学金呢!”

乙的回答有“他学习成绩很好”的言外之义,然而这样的言外之义也不是由“呢”带来的,去掉“呢”后这句话所表示的言外之义依然成立。

另外,我们对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指明事实”表示赞同,而对“略带夸张”持保留态度。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指明事实”,并没有夸张,吕叔湘先生并没有清楚地指明“略带夸张”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语义上夸张、还是说话人情感的夸张?“略带夸张”又“略带”到何种程度?所以“略带夸张”一说太笼统而又不够贴切。

3、“呢”字作为时态标志

“呢”字“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示持续的状态”。[2]413可以看作一个正在进行的时态标志。如“他睡觉呢”等。

通常情况下,句子的正在进行义是由副词“正、正在、在”或动态助词“着”来表示的,当这些词存在于句子中时,去掉“呢”字也不影响句子的整体意义;而在没有这些词的句子中,如“他睡觉呢”中的“呢”则确实有强调状态持续的意味,就相当于前面提到的省略了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但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呢”在这样的句子中更多地是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语气和言外之义,同时还有帮助成句的作用。

4、“呢”用于句中停顿

“呢”字“用在句中停顿处”,[2]413可以有三种情况:一是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列举或对举,如“老马呢,喜欢篮球,小张呢,喜欢足球”;二是用在假设小句的末尾,如“你要是饿了呢,就自己做点吃”;三是用在其他成分之后,如“其实呢,他不来也好”等。

“呢”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用于口语中,一般伴随有说话者的思考过程或者突出说话者想要强调的部分。去掉“呢”之后句子的语义不会发生改变。

二、从语用学角度看语气词“呢”的意义

学者们一直以来都对语气词“呢”的用法采取不同的分别方式。如丁声树先生将“呢”分为表疑问、表陈述和表停顿三种, [4]209;熙先生也将“呢”的用法分为三种,但是又与丁先生有所不同:表示持续时态的“呢1”,表示疑问语气的“呢2”和表示说话人情感和态度的“呢3”;[5]207-214赵元任先生将“呢”概括为“有上下文的问话”、“有特指点的问话”、“有意停顿”和“温和的警告”四种.[6]358-359

很多学者不同意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呢”字,如齐沪扬先生认为上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说不是对‘呢’的意义的分析,而是对‘呢’用法的分析”。 [7]而如曹逢甫等学者认为“‘呢’作为一个虚词,和其他虚词一样,只有一个恒常的语义,当这个语义和语境产生互动后,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意义产生。” [7]

通过以上对《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呢”字用法的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呢”字所表示的意义按“表疑问”、“表肯定”、“表停顿”等分别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意义通常是由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来表示的。但是,如果说“呢”字只有一个恒常的语义,那么这个语义究竟是什么似乎又很难确定。另外,如果在大部分句子中去掉“呢”后语义不变,按照语言的经济原则,“呢”似乎成了一个不必要存在的语气词,但是,汉语中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句子要使用“呢”呢?我们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有些带有“呢”的句子可以加强句子所要表达的言外之义,凸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试比较下面的例句:

甲:老郭怎么每天都这么辛苦?

乙:老郭家有三个孩子。/ 老郭家有三个孩子呢!

乙的两种回答都是想表示“老郭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的言外之义,但有“呢”的句子显然比没有“呢”的句子更能表达说话人的感彩。所以“呢”字本身并不表示言外之义,话语的言外之义是由语境表现出来的,而“呢”则增强了这种言外之义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呢”字可以将说话人那种急于与对方交流的主观情感恰当地表现出来。再比如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晚场电影八点才开始呢”,言外之义是“你不用那么着急”;“他正睡觉呢”的言外之义是“我们不要吵醒他”等。

其次,在凸显说话人主观情感的基础上,使用“呢”的句子有时还是为“关系准则”而服务的,我们先看下面两组例子:

(1)甲:工作了,赚钱了,准备用工资干什么呀?

乙:我准备贷款买房。

(2)甲:终于自己挣钱了,感觉幸福吧?

乙:我还要贷款买房呢!

“关系准则”是Grice的“合作原则”中的一条,是指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要关联或相关” [8]68在上面的例句中,第一组中的“乙”正面回答了“甲”关于“干什么”的问题,遵守了“关系准则”;而第二组中的“乙”并没有从正面回答“甲”的问题,而是使用了一个答非所问的回答,言外之义是“自己挣钱了也并不幸福”,并加上了一个“呢”字。这个“呢”字可以理解为说话者为了表示自己没有违反“关系准则”而加上的语气词。第一组中“乙”说的话也可以加上“呢”,但放在这样的语境下会显得给出的信息量过大,并给人以一种“言未尽”的感觉。

再次,“呢”用在句中时,也是语用的需要。说话人在边表述边思考时,经常在话语中插入“呢”,以延长思考的时间,如“老李呢,他好像是前年入党的”;或者表示迟疑,如“我呢,其实不是很想去”;或者是提醒听话人注意后面的信息,如“这个地方呢,我们要重读”等。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对“呢”字所有的分析来总结一下“呢”字在汉语语用中的不可或缺性。“呢”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语气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所以我们可以避开谈“呢”字的意义,而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呢”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呢”在语用上主要是用来凸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的,是使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重要工具。至于具体表达说话人什么样的主观情感,要根据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在描写语言时,可以将“呢”字在不同语境和话语中所凸显的主观情感一一描述出来,但没有必要一定要为“呢”的用法进行分类和制定规则。“呢”的使用非常灵活,能表达各种各样不同的主观情感,若要进行分类势必会分出很多种不同的类来,分类越多,就意味着分类标准越不明确,则更容易出现交叉和混乱。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齐沪扬.“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8]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丹青(1986年10月——),女,内蒙古人,汉族,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上一篇: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的阅读习惯研究 下一篇:HSKK(高级)应试技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