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益――未来收益模式的最佳抉择

时间:2022-08-19 09:56:53

经济收益――未来收益模式的最佳抉择

摘要:收益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心。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会计学家,收益都是其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采用历史成本、收入实现一配比和稳健原则来反映企业经营绩效。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目标的改变使传统会计收益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传统会计收益再也不能反映出企业全部的损益,不能揭示企业所承担的全部风险,因此收益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早期经济收益;传统会计收益;新经济收益;可行性分析

一、早期经济收益

学术界普遍认为,收益概念起源于经济学。由于最先对收益进行研究的大多是经济学家而非会计学家,因而一般把早期经济学家对企业收益所持的观点统称为经济收益。最早出现收益概念一词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名著《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视为财富的增加。而后,一些古典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以艾•马歇尔为代表,于1890年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将收益概念首次引入企业。并提出应把 “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 区分开来。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进一步发展了收益理论。在其《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精神收益―指人的心精神上获得的满足;货币收益―增加资产的货币价值;实际收益―物质财富的增加。以上三种形态的收益中,包含了可计量的和不可计量的。其中:由于人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包含有很大程度的主观和精神因素,因而精神收益是无法计量的;而货币收益在不考虑货币价值变化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计量的。所以,经济学家仅侧重于研究实际收益或真实收益。经济学家林德赫尔将收益解释为资本在不同时期的增值,视收益为利息。按照林德赫尔的说法,在特定时期的利息和预期消费之间的差额就是储蓄 (该期间内的资本增长额),而收益则是既定时期内消费与储蓄之和。

早期的收益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是指“资产净值增加”。其重点在于: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

二、传统会计收益

1.传统会计收益及其特点

早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人们只关注对企业财产的反映,并不十分重视企业的收益,认为只要某一期末的财产数额超过了该期期初的财产数额,就说明企业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直至19世纪30年代,会计理论界研究者才逐渐增多,收益确认与计量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此时绝大多数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收益是指企业在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一概念后来被人们称为“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

传统的会计收益观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假定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外部经济(没有物价变动,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和交易之外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报酬)之中,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建立在四大假设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运用会计专业方法,确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经济交易的结果。所以这样确定的会计收益主要是来自企业期间交易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传统会计收益的确定以企业发生的实际交易为基础。即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在实际发生交易时才能予以确认。

(2)传统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是企业某一既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成果,按照权责发生制来划分是否归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传统会计收益确定主要遵循三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①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②实现原则是指企业的收入必须是已经实现的收入。资产只有在销售之后取得现金或收取现金的权利时才被确认收入。③配比原则以当期实现的收入和相关的费用配比,与当期收入不相关的成本则作为资产结转为以后会计期间的费用。配比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与权责发生制共同作用来确定本期损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会带来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有所得必有所费,所费是为了所得,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利润是所得比较所费的结果。

2.传统会计收益的弊端

随着会计目标从经管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演变,使得传统会计收益提供的信息只局限于经营目的和作为纳税之用,由于它既不能反映所有累积至今的收益,也不报告资源的价格变化,所以在经济决策如预测股利分配,预测还贷能力,预测股票价格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弱。朱开悉在《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中发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强度远低于企业核心能力信息、企业价值信息、企业财富变动信息和未来成长信息,投资者并未依据现行历史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采用传统会计收益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告存在很多弊端。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会计收益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经营成果观,只注重当期的经营成果,反映已经实现的收益,而排斥或忽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得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导致报表使用者无法对企业收益信息作出总体评价。其实未实现收益是有信息含量的。如夏普和沃尔克在1975年研究了资产重估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后,认为资产重估信息后,股票投资报酬要比一般情况下预期的市场报酬高出18%一19%左右,累计平均超额报酬明显跳高,并在公布日后的一段时间基本保持这种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证明,资产重估增值信息的会伴随公司股票价格的明显上涨。即:投资者认为公司资产重估增值的公布是一种如实反映企业价值的有用信息。

(2)传统会计收益注重实现原则,价值增值在产生之时不报告,而是推迟到实现之时再报告,这会导致收益确定存在潜在的时间误差,即价值增值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而收益陈报却在另一个会计期间。对于已经发生的价值增值不予报告,使得未实现收益成为管理当局操纵收益的工具。根据委托一理论,管理当局受自身利益驱动,有时会通过“利得交易”对利益进行操纵,即对于已经出现的利得和损失,管理当局通过选择其实现的时间和金额来控制报告期间的净收益,以达到其目的,从而严重损害收益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传统会计收益面临的挑战

(1)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的价值在于客户的信赖程度、与商业伙伴合作的能力、知识产权、信息基础结构、员工的创造能力和技能、以及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公司中最大的资产,就是继有形资产之后的“第三资源”―能力资产。但是在传统会计收益模式下能力资产的很多要素无法单独确认,势必导致能力资产被严重低估或不能入账,其后的价值变动不能予以确认,使得价值变动期间与收益报告期间完全分离,大大损害了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

(2)金融工具的创新使传统收益模式的确定受到挑战。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发展极为迅速,种类越来越多,其形式也日趋复杂,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在获得时不会发生现金支出或者只有很少的现金支出,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它们都无法在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真实的价值或可能产生的利润或损失。不能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价值的财务报表对使用者决策是毫无用处,甚至危害极大。

(3)物价变动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挑战。长期以来,企业采用的是配比原则来确定收益,即将营业收入与为取得该项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相比较,确认收益。但是历史成本模式下,与收入配比的是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历史成本。在物价变动很大的情况下,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之间相差就会很大,产生的利润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经营成果。在物价变动期间,就会导致收益表将管理当局主观努力的结果(经营收益)与一部分物价变动的结果(己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合二为一,不加区别地予以确认和报告。因此物价的变动影响到了财务报告中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提供的财务报表越来越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也妨碍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4)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提出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的重心己由受托责任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转移,由于信息对决策日显重要,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吁充分披露对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信息。FASB指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两个最主要的质量标准,在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决策有用观要求以提高信差总体有用性作为取舍的标准,在满足基本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信息的相关性。FASB认为,“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

三、新经济收益模式探讨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正在寻求建立一种与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相联系的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观。如:坎宁、吉尔曼以及爱德华兹和贝尔等,在吸收经济收益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介于经济收益和传统会计收益之间的“扩展会计收益概念”。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等都致力于采用全面收益的概念和要素,揭示收益与资产价值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修正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允许对有明显的为实现利得的资产进行重估,确认未实现利得;通过表外尽可能补充披露,或对现有损益表进行扩展,或建立“第四报表”列示其它全面收益。但是所提出的这些全面收益概念都接近于经济收益。这表明传统的会计学的立场正逐渐转向经济学的收益观,而全面收益只是传统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的一个过渡,这也是会计收益概念发展的大势所趋。

朱开悉教授通过新的会计基本方程式对企业的经济收益做出来全新的解释,即:企业经济收益=股东财富变动=期末股东价值―期初股东价值,为今后经济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经济收益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新经济收益采用“资产―负债观”确定企业的收益;(2)打破单一的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是采用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现值和可变现净值等多种计量属性相结合;(3)打破币值稳定假设,通过货币价值调整反映企业真实收益和资产现时价值;(4)新经济收益既包括营业所得,也包括意外收获或次要活动所得;还包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5)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整合这些资产的能力。

四、改革收益模式的可行性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一个国家的财政对维护企业利益的会计方法的承受能力,也影响一个国家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而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具备了改革的必要条件。

(2)改革顺应了国际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业绩报告已不能披露充分有用的会计信息,要求改革财务业绩报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要求采取行动改进甚至彻底改革以传统会计收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财务报表体系。我国应该积极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过程,立足本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进收益报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3)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的重心已由报告受托责任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转移。由于信息对决策日显重要,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吁充分披露对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我国证券市场属弱势有效市场,管理当局对收益操纵问题具有较大的隐瞒性和欺骗性。因此改进收益信息,改革企业业绩报告模式是必要的。

(4)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在已经出现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广泛运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FASB认为,就披露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报酬而言,公允价值是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那么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的确认和报告问题。而在以传统的会计收益下,公允价值是不能进行可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FAS130: “Reporting Comprehensive Income” .Norwalk, CT: FASB, 1997

[2]FAS133:“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Instruments and Hedging Activities”.Norwalk, CT: FASB, 1998

[3]唐口松,亚当.斯密.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北京,2005

[4]朱开悉,王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5]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一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

[7]朱开悉.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基本方向[J].财会学习,2006(8)

[8]葛家澍.损益表的扩展――关于第四财务报表[J].上海会计,1999(1): 3-10

[9]朱开悉.会计报告、会计方程与会计误差[J].会计研究,2007 (9)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2108)资助。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南商学院科研处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分析 下一篇:加强我国操作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