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8-19 08:54:44

肿瘤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1-0-01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模式,肿瘤病人心理改变表现方式不同,心理护理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表现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本文就肿瘤科住院癌症患者30例的心理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住院癌症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8~78岁。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20例,初中4例,食管癌3例,肺癌5例,贲门癌9例,肝癌5例,其余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

1.2 方法

采用经典的汉密顿焦虑理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由专人在床边用交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按hama中的14项和hamd中的24项内容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评分。

2.结果

对30例癌症患者hama中的14项和hamd中的24项内容评分,其中有:发生焦虑20例(66.7%),抑郁发生23例(76.7%),体重减轻18例(60%),认识障碍有罪感16例(53.3%),入睡困难19例(63.3%),能力减退28例(93.3%),焦虑、抑郁并存并存19例(63.3%)。

3.论

国内外文献报道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远比非癌性疾病患者的发生率为高[2]。作者认为采用经典的hama和hamd由专人用交谈与观察相结核检查病人后评分的方法较好,比自评量表由病人自己评分的方法阳性率及其精确性要高,不仅可以具体反映出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特点,以便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措施,是针对性治疗和护理的依据和重点[1]。本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大多数患者焦虑和抑郁并存。正如国内肿瘤权威人士指出:大多数患者焦虑从确诊时起都有一个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他们往往怀疑、否认、痛苦、绝望、拒绝治疗、甚至自杀。因此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故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列为癌症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医院精心的医护和亲友的关怀,给予他们更多更加人性化的关爱。我们在对癌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使他们在心理上正确面对疾病和接受挑战,最后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使他们舒适、有尊严的度过人生的困难阶段。总之,做好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前提,医护与家属默契配合是实施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激发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抗病能力是核心。因此在医护人员中树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病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2-3]。

参考文献

[1]刘成梅.肿瘤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j].包头医学,2006, 30(1):47.

[2]林琳.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4):288.

[3]郭亚君.行为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老年医学,2008,17(2):76-97.

上一篇:提高农村小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策略 下一篇:有关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