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时间:2022-08-19 08:05:18

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数学 课堂 教学 评价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1、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闹思考,动流等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每当小学生做完一道题、回答出一个问题,最希望是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对其肯定的赞赏,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来保护童心、呵护童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课堂评价改革目的明确定为:评价不在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其还对教师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着重探讨应该用什么样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问题,如何引导与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可见,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以往被评价的主要对象,更应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对小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那么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创设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灵魂所在。

二、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策略

1、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新世纪需要的是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必须改变单一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现状,努力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

1)、评价学生能力发展情况。

能力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评价。我们应该明白,对学生能力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而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通过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能力评价,使学生的能力或多或少得到提高。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及时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时地对其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

2)、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情况。

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等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交往、生生交流中,学生对现有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过程等都会有一个真实的自然流露,这是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好机会,这时的评价真实有效。教师可对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作出适合每个人的评价。该表扬的就及时给予表扬,该奖励的就应该给予奖励,同时注意对后30%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重在鼓励。

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主体从单一拓展为多元,即评价的主体为自己、伙伴、家长和老师,评价主体之间和谐互动,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反思式的学生自评

反思式的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它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的深化,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功能的完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成长能力的活动。为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表现活动等方面加以自评。例如一堂课结束时,他们对自己能否积极、认真地听课、是否积极乐于参与活动、能否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

2)、交流式的学生互评

交流式的学生互评是指每次活动或教学结束时对学习态度、表现活动等进行互评的活动。它可以表现为:(1)个体之间的相互评价,对同伴的学习态度、活动表现等进行评价。(2)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它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状况作出的评价。每个小组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

交流式的学生互评,避免了个别学生学习的失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杨振宁博士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小组评价法倡导的合作精神是与学生的未来生活相适应的。

3)、反馈式的家长评价

反馈式的家长评价是指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它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的活动。在反馈中,家长介入评价,反馈评价时间一般有一天(低年级居多)或一段时间后,途径有“家校联系本”或“学生成长记录册”等,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对孩子寄予极大的希望。让家长参与评价做孩子的热心观众,为孩子写评语,也进一步促进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沟通,同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有力的督促自己的孩子。

4)、综合式的老师评价

综合式的老师评价是对前面评价的总结和扩展,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的基础上,老师运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评价,以达到引导与激励的效果的活动。可以把它分为:

(1)行为评价。它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情感、和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

(2)成绩评价。它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在综合记载表上写上激励的话语。如:“很棒、好、不错、加油”等人文的字眼和关爱的口吻,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勉励。当学生看到“很棒”等评语时肯定会很兴奋,也更能树立起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的反馈评价和教师的导评,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