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软环境与独立学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2-08-19 07:55:43

浅析软环境与独立学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系

摘要软环境的正确积极构建是保证高校人才由知识面向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转变的关键,也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软环境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为社会的发展输出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 Environment and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WANG Ziyi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ent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The correct and active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ensuring college talent transform from knowledge type into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ype,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trengthe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so, analyse the function of soft environ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t to improve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e training target, output talents for the society's development.

Key wordssoft environment;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1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问题的背景

众所周知,学风建设一直以来就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而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型学习”转变为“主动型学习”。尤其对于刚发展不久的独立学院来说,只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建设学风我们一般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讨论问题,而往往我们强调内因的重要性,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外因的作用。毋庸置疑,内因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并将长期具有主导地位。但是外因的作用我们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实际探索外因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发现到软环境是外部环境中的主要部分之一。通过网上的信息检索,结合学风建设的情况。我们可知,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①软环境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2 当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问题

2.1 心境浮躁导致目标迷茫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求知欲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同学。我们对08级、09级、10级的同学共42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学风调查研究,调查的结果显示:38.86 %的同学表示自己依然保持了原来的学习劲头;而57.14 %的同学则表示自己缺乏方向感,对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在这其中竟有34名同学后悔考大学和想放弃继续读书。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这个调查的结果上,可以反映出同学们对学习的消极抵触心态。这是由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的各项事业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如单纯追求的物质利益、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等,而同时客观存在的部分社会分配不公、知识分子待遇较低等现实状况更为大学生所知,从而打击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向往。

2.2 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

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对素质教育的关注不够,逐渐的使得学生产生了轻学术、重实用的思想。通过以往的经验可以得知,大多数新生在入校前对高校及专业的期望值较高,入校后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烦学习、逃避学习,对抗学习的态度甚至产生了可怕的行为。在我们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态度的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58.23 %的同学表示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父母的选择或是被学校调剂的;只有31.77 %的同学表示所学的专业是根据自己个人兴趣爱好所选择的。还有部分同学对学专业持无所谓的态度。探究其原因如首先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不了解,然后是专业设置与自身理想差距过大,其次是因为难就业的的缘故,或是因为本来就对专业不感兴趣,从而产生了抵触的情绪。随着这几年高校的扩招,毕业的学生人数大增,就业岗位的不理想使得人才竞争更加的激烈,使得当前的人才市场频频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又加上部分就业岗位上存在不公平竞争等现象,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途感到迷茫。②

2.3 被动教育致使自适性差

由于多年的被动式的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身适应性变得脆弱,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是按以前的方法过分依赖教师,同时自己学习方法滞后使得学习越来越困难。当前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在社会常常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去适应新环境,去克服新困难的能力。我们在调研结果中得知,在平时学习的环节中,大部分的同学时紧时松,只有在考试周的前一段时间才会集中去学习,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事普遍存在的。考试前围着任课老师要考试重点,上课时笔记不做甚至逃课,“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是他们的口头禅,图书馆资料很少去翻阅。这些是由于在当前情况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的教学方式指引下产生的。

3 利用软环境来提高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措施

3.1 提出和明确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学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合理总结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领头作用,形成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形成具有特色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风建设提供指导、指明方向。

3.2 构建和完善学风建设体系,为学风建设提供发展平台

广泛发动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家长和社会资源共同构建“课堂教育、管理教育、典型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学业中的问题、并帮助和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发挥。在抓“典型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优秀集体的带头和组织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同学树标杆、立典型,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开展感化感恩教育活动,从学生情感深处挖掘学习动力。联系专业实际,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要想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目的,就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符合时展的趋势。

3.3 构建和完善学风建设机制,为学风建设提高制度保障

学风建设机制要包括竞争激励机制、督导约束机制、评估考核机制、警示帮扶机制。③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竞争激励机制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监督约束机制是推动学风建设的有力纪律保障,建立以班级和个人的学风档案,定期进行更新和考察,了解学风及时动态。同时利用学风档案的全局性的一手资料,对班级和个人进行评价和考核。定期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主生活会和主题教育活动。采取一帮一、党员示范、家长配合、辅导员谈话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注释

①李金平.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之研究[A].科教文汇,2010.

②李远贵.论大学生学风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0-72.

③祝国群,赵启泉,陈丁江.从学生思政工作谈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构建[A].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上一篇:情境中习得 生成于互动 下一篇: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