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勇“学院派”的超越

时间:2022-08-19 07:25:26

俞建勇“学院派”的超越

他是高校教师中科技创新的典范。他倾心力于多学科合作和科研产业化;使教师反哺产业的成效不断显现;他始终不渝着眼于产业升级进行科学研,整合并完善了大豆蛋白和黄麻这两种新型纤维的产业链,为突破纺织行业原料瓶颈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业绩

作为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俞建勇充分发挥了这一多学科合作平台的优势,极大地推进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合、学科与企业间的联合,为纺织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开辟了新模式。2005年起至今,研究院完成了100吨/年芳纶1414聚合与纺丝中试研究,开展了“1313芳纶纸制备关键技术”、“新型非棉纤维素纤维加工关键技术”、“新型共聚酯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共混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液过滤器产业化”等重点项目研究,并与国内纺织企业如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紫荆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作为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责任人,近三年内,他在纺织材料、纺织加工技术、纺织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8项,授权8项。

2007年2月,他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他主持的“新型远程战略武器用充气排水漂浮气囊研制(003S―04、003F―04)”项目,首次采用三维结构轮廓设计、强力梯度设计、爆轰气流缓释结构设计等技术,实现了新型远程战略武器的关键状态模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研项目“精细黄麻纤维面料纺织印染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年产30KT高性能精细黄麻纤维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分别为国家发改委纺织专项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他了解产业,有清晰的创新思路,他认真勤奋,是精通多门学科的通才,他的团队和学生热爱他,将他的累累业绩整理成册,替他报名参加年度创新人物的评选,这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了一个自信、务实,快乐、谦和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教授俞建勇。

创新从产业需要出发

“单就技术创新而言,如何找到需求导向是最困难的。创新需要围绕整个国家和行业的战略展开,而不是单纯从我们的研究兴趣出发,一方面要结合国家最主要的需求,如现在的节能减排、可再生资源利用等,一方面还要围绕整个行业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创新最最重要的是抓住原始点,跟踪需求,抓住原创,如果这一点没有抓住,很多研究工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俞建勇

除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现代纺织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头衔以及众多的科研成果、著作论文外,俞建勇教授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是一个深刻了解产业需求的教授。

长期以来,他对行业发展投入了巨大关注。“十一五”期间纺织规划重点项目中的绿色环境友好、非棉纤维两大课题及其下十余个子课题,就源于他的合作团队,源于他自己的辛勤劳动。纺织行业里需要不断创新的技术很多,提炼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那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必需的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尽管这是一项“义务劳动”,俞教授仍然组织自己的团队进行调查研究、查阅大量国外最新资料,孜孜以求。因为他明了高校科研如何才能为相关产业真正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一一他教育青年教师常常思考“我的课题是不是行业急需的”,他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深入了解这个行业。

正是基于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难题这一原则,俞教授从不避讳“老生常谈”的课题,哪怕这个课题是行业反反复复提出来多年、多次的。他在思考,为什么这个课题被反复提出,说明我们在这点上很长时间里没有获得重大突破,所以更需要带领智力资源团队来攻克这一个个反反复复出现的堡垒。俞教授跟学生笑谈,“不过这样的论文就不太容易评得优秀论文了,那要新奇特一点才行。”

创新从联合社会资源深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新的内涵也不同,现在的创新是系统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学校应该是创新的支撑体系.而不仅是供给体系,因此校企联合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俞建勇

对于科技创新,俞建勇教授选择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协作。正如他所说的,为解决问题,他会调动不同学科的智力资源、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资源。

俞教授自2005年起开始担任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这学院是整合东华大学与纺织相关学科力量的纺织研究平台,目的是推动纺织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纺织领域的科研项目多学科攻关在他这里已不是新鲜事,他的创新团队中往往集聚了多学科的优秀人才。让人叹服的是,在学科自由主义盛行的高校,俞教授完全是靠个人魅力说服各学科的教授精英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的。他曾说,“我这个小小的‘蚂蚁’可以给产业的车轮推上几毫克的力,但如果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话,这个车轮就能够向前面滚动了”,能把像“教师应当反哺产业”这样的大概念如此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也让人有点明白为什么他能够说服其他专业的教授参与现代纺织研究院的项目,而他的纺织材料课在东华大学又总是最热门的了。

除了多学科联合攻关,俞教授同时还要开始运作与企业的联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俞教授发现,很多企业对学校的要求是“拿来即用”,这种理想主义往往导致企业乘兴而来,失望而去。于是俞教授开始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告诉企业,“大学是创新的支撑体系,而不是供给体系”;一方面,正视科研成果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深入企业帮助解决产业化问题。而正是对于产业化的努力使他深刻意识到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他发现,当一个企业试图改变自己产品面貌的时候,也需要开展系统的创新工作,企业要有规划,有措施,开始各个环节如关键装备、零部件、环境特性、需求市场的改造和创新,最终实现可控的生产工艺技术。产品的转型如此,企业的转型亦如此。“技术创新要与经营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创新效益”,俞教授如是劝告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有所提升的企业,他的认真和高效使他成为众多企业的朋友。

困境是常态,平静以对之

他的合作方说:“跟俞老师合作的项目让人放心。”

他的同事说:“俞教授大气,对利益、对人、对事都是如此,他自筹经费开展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对一些科研热点他也愿意用自己的经

费投入先期研究,哪怕那不是项目。”

生活中的俞教授是个和蔼的人,没有人见他发过脾气,跟学生交待任务都是商量的口气,然而他的团队成员都有点害怕他,因为他总能“温柔”地问到工作的“软肋”上,这份认真让人心虚不已,也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他们私下里称俞老师“无为而治”。

俞教授的生活也很简单,只要不下企业、不参加会议,他永远会在早晨七点之前到研究院开始一天的工作,常常用三个馒头解决一日三餐,晚上七点之后开始看书,到11点,起身回家。

对于一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责任人来说,他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不是一知半解。同他一起参加我国纺织工业“十五”支撑计划答辩的程隆棣教授回忆说,俞教授提交的项目中财务报表思路非常清晰,令负责审核的财务专家印象深刻,在答辩过程中这位财政部专家在忙与其他要事不能出席的情况下,居然说,“我走开没关系,俞老师在就行,所有的财务审核他都搞得清楚,他可以代表我,有什么东西俞老师问清楚就可以了。”对于财务和审计的知识,俞教授学习的初衷源于一个强烈的意识――纺织的每一个技术进步都应该和将来的经济效益挂钩,否则就会产生不可计数的浪费。同样的,让许多纺织学科的教师怵头的化学合成领域,俞教授也有意识的进行了深入地拓展。同他一起出差的老师会发现,俞教授大大的包里除了一本薄薄的笔记本电脑,总是有三四本很厚很厚的书,有管理专业的,纺织专业的,甚或纺织本科生读的最基础的专业书,甚至,哲学书。

这就是俞建勇,一个衷心希望一天有26个小时的年轻的教授。

记者手记

作为教师,在高校里面进行科研开发有优势也有短处。优势是基础的东西、理论的东西非常多,短处是容易与市场和实践脱钩,但是俞建勇教授克服了短处,发扬了优势。他的创新有几个特点:一是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合作平台的作用;二是站在产业的高度进行科研活动。这些特殊之处使得俞建勇教授成为2007年度创新人物中为数不多的“学院代表”之一。不过,在记者看来,“年度创新人物”这一殊荣仅仅是表彰了他所成就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他对青年教师的指引不单是在科研工作和教学方面,还深入到思想领域――他教他们正确地看待产业,教优秀的青年教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科研,教他们远离学术投机,提醒他们“惰性”的陷阱;作为纺织材料课教师,他的讲课以“精确”著称,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用最新的信息来补充,还没开始放寒假,网上就又有学生开始“呼号”;“下学期我们开纺材课,谁有俞建勇的我跟他换”!――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就是记者从俞教授身上看到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周少雄少壮雄姿 品牌提升 下一篇:胡福生执行力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