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研究

时间:2022-08-19 07:15:06

高技术企业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研究

[摘要]根据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分类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创新的特点,在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两类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知识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技术企业应当在三个方面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知识库的不断完善,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 突破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 SECI模型 知识转化

[分类号]F270

1 引言

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5%―10%的企业称为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研究发展资金密集等特点,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阵地,目前成为各国政府着力扶持发展的重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作为创新成果产生的最基础性资源,知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是一种战略性资产,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从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角度看,高技术企业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实现知识(技术)的静态积累(知识储备和维持)和动态积累(知识创新),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企业所面临的创新类型不同时,作为创新活动基础资源的知识,其转化机理必然有差异,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本文根据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分类方法,结合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创造与转化机理,并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2 理论基础

2.1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特点比较

自熊彼德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关于创新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创新强度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建立在企业原有基础之上,对现有产品的改变较小,能充分发挥已有的技术潜能,并经常能强化现有的成熟型公司的优势,特别是强化已有企业的组织能力,对公司的技术能力、规模等要求较低。而突破性创新是一种建立在新的工程和科学原理之上的,具有一系列全新的性能特征的,能够开启新市场和潜在应用的一类创新。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创新目标、技术、技术轨道、不确定性、市场、创新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表1所示:

渐进性创新强调现有资源的持续利用,主流用户需求的充分满足,现有市场的深度开发,以维持或者加强市场中的已有地位。尽管有时技术上有较大改进,只要仍然属于同一技术轨道,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就依然属于渐进性创新。由于核心竞争力来自前一代成功技术的长期积累,市场占主导地位企业大多应用渐进性创新,用以保持及优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低。

突破性创新应用突破性技术,完全偏离上一代的技术轨道,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高,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的卓越性能,短期内只有少数激进用户能够接受,从长期来看,能够打破原有市场版图或是重新开辟新的市场。突破性创新通常发生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但是突破性创新的后期影响是巨大的,成熟的大企业往往会因为市场上出现的突破性创新被市场淘汰,如历史上晶体管的出现几乎击溃了所有电子管的生产企业。Jill Keyes认为,渐进性创新可以保持优势,但是很快会被突破性创新的漩涡所吞噬。

由于存在这些差异,使得不同的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创新类型,或是有不同的创新战略时,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知识获取、积累及转化的机理存在着差异,相应的组织知识管理措施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2.2 SECI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极力倡导“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价值逐渐凸现,也使得知识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其中对知识创新过程研究最为透彻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是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广隆(1995年)在《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文中提出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

野中和竹内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造与共享传播,我们称为知识转化,又被称为“知识的螺旋”。组织中的知识通过4种形式的不断转化,最终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嵌于组织的知识结构之中,成为组织进行创新的动力。如图1所示:

在SECI模型中,第一阶段是“潜移默化”,又被称为群化、社会化,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主要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的自我完善,在默会的状态下达到知识共享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外部明示”,也被称为外化或外部化,通过一些显性化的沟通路径,如语言完成个体的隐性知识向个体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这一模式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第三阶段是“汇总组合”,也被称为融合或组合化,这一阶段要将外部明示的各种显性概念分类、重组并重新提炼成新的知识,与既存知识及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转换为集体“外显知识”。这一阶段完成从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初步转化,从个体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显性知识,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重要作用。第四阶段是“内部升华”,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对组织显性知识的吸收、消化,而后创新、积淀,完成组织显性知识向组织隐性知识的转化,使组织的知识系统得到更新,为组织的技术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的持续保持提供动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个人及组织两个层面之间交叉转化,通过隐性知识的流动创造新的知识,最终以组织显性知识的形态积累下来,组织的知识创新完成,积累到一定程度,组织的技术创新产生。

SECI模型很好地描述了组织中的知识由个人知识最终积淀为组织知识的转化过程,界定了知识产生的起点及终点,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它没有考虑到不同创新类型对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循环的影响,如突破性创新会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会彻底改变企业原有知识结构,使知识转化显示出断裂状态,而这些在SECI模型中并没有反映出来。

组织要想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很好地构建自身的持续竞争力,必须将知识的转化嵌入到组织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中去,将知识最终转化为可应用的创新技术。由于知识的转化是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状态之间的互相转化完成的,那么组织中知识管理所做的努力就在于:①努力改善业务流程,加速两种知识形态间的转化;②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提高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可以从相应的三个方面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知识库的不断完善以及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

3 不同创新类型下的企业知识转化与管理

3.1 渐进性创新中的知识转化与管理

前已述及,渐进性创新的目标在于维持与加强企业当前的市场地位,讲求持续性的产品与技术的改进,

不确定性低,因此组织中知识的流动与转化体系如图2所示:

企业由外界获取产品或技术创新的社会知识,如用户的新需求。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时机不同,社会知识以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的形态进入企业的知识转化过程中。例如,当知识是由组织中的个体从外界观察、模仿等无意识行为进入知识转化过程时,知识以隐性形态流入;当知识是以购买专利等编码化的知识进入知识转化过程时,知识以显性状态流入。进入组织的知识循环流程后,知识经过个人与组织之间、两种状态之间的互相转化,与知识库不断交换后,经过知识的不断积淀、酝酿与创新,知识创新最终以技术创新表现出来,以编码化知识进入组织知识库并嵌入运作流程中。技术创新产生的应用知识以显性状态在知识库中积淀,与个人的隐性知识进一步融合,进入下一轮的知识循环。

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企业中知识流动及转化效率的提高。如强大的搜索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网络或其他信息资源上及时找到所需相关信息,组织内部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文件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管理者对所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收集及处理。知识库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库不一定是一个技术上实际存在的场所,也可以是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组织中的知识载体,既可以是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是存在于组织的经验、数据库、操作规程甚至是组织文化中的知识。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不断以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形态与组织中的知识库进行知识交换。组织中的文化及创新激励为组织新知识的创造与转化提供环境,是组织中知识创新的基石。

组织中的知识在一系列转化过程中,需要创新激励为组织创新知识提供好的氛围,组织业务行为的配合,才能使组织中的知识转化顺畅有效地进行。一个组织的创新氛围能够将创新理念渗透给每个组织成员,保持一种不竭的创新动力,组织应当着意培养组织成员的创新积极性,不断从精神、物质等方面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对于组织来说,只有将组织中存在的隐性知识编码化后转化为显性知识,知识才真正嵌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持。因此,知识库可以使组织知识有效集中之后共享,为研究和开发人员提供了灵感来源。

以渐进性创新的特点来看,知识转化体系的重点在于知识的不断积累及更新,从而企业应当在知识积累的机制及知识更新的途径两方面做出努力。如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对组织中的知识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组织知识存储及使用相应制度等;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数据库,使知识的存储、应用、共享更加规范化,时效性也更强。最后,关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更迭,及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无论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个人与组织之间,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地克服沟通中存在的障碍。除了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建设,组织还应注重非正式沟通工具及场所的提供,员工间的非正式联系及群体沟通常常是创新灵感的重要来源。

3.2 突破性创新中的知识转化及管理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由于在创新目标、创新流程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发生知识转化的特征存在差异,从而企业在面对不同类型创新时应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

如前所述,不同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最大特点在于其不连续性、在技术上运用新的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市场上,常能开启全新的市场;用户为少数激进用户;组织结构向柔性化过渡。例如,当石英钟技术出现后,日本准确地抓住这一突破性创新技术,实现产业跨越,而瑞士的传统机械表业逐渐没落。这些不连续的巨大变化使组织必须及时更新原有知识结构,否则很容易被市场抛弃。因此,在突破性创新的产生过程中,知识的转化最显著特点为不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创新知识的来源、知识库的更新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和激励的更新等方面。

当市场上出现突破性创新技术时,创新知识的来源有两种途径:①对于突破性技术的引领企业来说,创新知识来自于组织内部的开发成果,即在组织内部的知识循环中产生,但是偏离原有知识循环,以隐性知识形态进入新一层次的知识转化循环;②而对于市场上的技术追赶企业来说,创新知识来源于组织外部,以显性编码化知识形态进入组织知识转化系统,如购买专利等。而无论是引领企业还是追赶企业,当创新知识以及其后来外化表现为技术创新后,组织内原有的知识转化循环被抛弃,围绕着创新知识进入新一层次的转化循环。如图3所示:

此时技术基础、技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织在新的技术轨道上重新开始类似渐进性创新的知识转化循环,在逐渐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一轮的渐进性创新。由于创新知识的引入,原有知识转化循环与知识库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新一层次知识转化与知识库之间的联系被重新构建。

组织采用突破性创新技术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组织内知识转化体系的重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创新知识的发现、获取到应用,再到新的知识转化体系中的知识的顺畅流动、合理存储及充分分享,信息技术提供了方法、途径,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应用转化。如:有效的沟通方法(远程视频会议),海量存储器的提供,即时消息的传递,等等。由于突破性创新技术的不连续性,使得组织内原有的知识库中绝大多数内容被淘汰,代之以新知识的相关内容,组织内新的知识转化循环构建在新的知识库基础之上。随着知识及其结构的变化,引发组织业务行为相应发生变化,则组织内的文化及创新激励也必然发生变化,由先前旧的知识转化体系下的文化及激励,转变为新体系中促进变革后组织创新的新的文化及激励氛围,并且将新的组织文化及创新氛围及时嵌入到组织业务行为中发挥作用。

正如美国计算机行业的几大巨头在其各自主导领域地位的巩固,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擅长在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中取得突破性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转化为突破性的产品。突破性创新技术产生于不同的技术轨道,要求企业顺应市场及技术的发展,及时构建新的知识转化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例如,为应对突破性创新的产生,在组织内部设立专门的职位或部门密切关注行业内相关技术知识的更新,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组织知识库的调整及更新制度化;当突破性创新产生时,灵活调整组织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及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组织沟通提供更好的平台及媒介;调整组织文化及激励措施,促进创新知识的转化。

4 结论

对于知识转化及其管理的研究非常广泛,但是大多文献的关注点在于寻找知识转化的普遍规律或是模式,以寻求创新产生的机理,而没有考虑到不同的创新类型中知识转化的差异性。本文通过辨析渐进性及突破性创新两类创新的不同特点,探讨了两种类型创新下知识转化机理,认为高技术企业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组织内的知识转化效率:①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②知识库的不断完善;③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此外,由于人是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在知识转化的任一环节中起到核心作用,那么对人的创新能力的激发也是提高企业内知识转化效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上一篇:以来本体映射系统模型研究综述 下一篇:对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