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度执行力是学习制度落实制度的根本所在

时间:2022-08-19 05:40:19

提升制度执行力是学习制度落实制度的根本所在

【摘要】学习制度落实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明显提升,但制度执行还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制度的钢性约束还不强,本文从培育央行制度文化、巩固制度学习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制度执行的领导带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建议。

【关键词】制度执行力 学习制度 落实制度

学习制度落实制度的根本所在是提升制度执行力、有效防范制度风险。但从对辖区各类检查的结果中不难发现,一些违规操作、有章不循、屡查屡犯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时有发生,制度执行时生人与熟人、内部与外部存在差别;执行初始阶段与常态化以后、忙时闲时、上级检查与未检查时存有差别;制度中的“红线”碰则受罚、触则亮剑的力度尚需加大;执行制度忽冷忽热、时紧时松的深层次矛盾还有待于根除。因此,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实践课题。

一、培育央行制度文化,提高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制度的意识

制度执行必须依赖制度文化的推动力量。我们要大力构建央行制度文化,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制度执行的过程,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减少制度执行的摩擦,树立干部员工对制度执行的统一认同感和目标价值取向,塑造一种制度化人格、精神世界,压缩自由度,营造尊重制度、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氛围。

(一)夯实制度基础,提升制度执行力的科学性

公共选择治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因此,制度的设计与制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贴近群众、业务和管理需求。在体系设计上,坚持既抓单项制度建设,又抓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的配套,并保持关联性的制度在执行标准、主体、程序、责任方面的一致性。在功能设计上,既前瞻捕捉苗头性、风气性问题,跟进提出制度建设预案,早发现、早制止、早规范。又要注重适用原则,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原则性的要求刚性化,模糊性用语明确化,避免制度设计中出现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内容设计上,坚持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拓展制度涵盖的范围和领域,防止大家在干事创业中限于无制度规则的犹豫徘徊,以及无制度规则约束的盲动蛮干。

(二)培养制度观念,导通制度执行上的精神“梗阻”

一是要继续加强职业精神教育。“铁账、铁款、铁算盘”的“三铁”精神是银行业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中央银行更要带头严格自律,规范操作,传承弘扬“三铁”敬业精神,树立业界的权威和良好形象。二要积极发挥经常性警示教育的心理投射作用。发挥制度的惩戒力,就是要把典型案例作为最好的反面教材,利用典型案例、现身说法等形式,加强警示教育,深刻揭示制度观念淡漠、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警示人们绷紧思想弦,防患于未然。三要树立模范执行制度的典范和执行的信誉。广泛开展评选模范执行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的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时,给予先进典型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引导广大员工向他们学习,牢固制度共守、不辱职责的精神支柱,使制度理念渗透到个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及思维和习惯之中。

二、搭建学习平台,实现制度学习的系统化、科学化

大力培育执行文化,提升制度执行力的自觉性,有效防止制度执行出现的“木桶效应”,必须注重提高基层央行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通过学习制度使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了解全行性制度、熟知本部门制度、精通本岗位制度。

(一)运用传统学习载体,增强制度执行的动力

在把学习制度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必学内容的同时,加强作为监督主体的广大群众的学习教育,以党政工青妇各部门组织的宣传、培训、竞赛、演讲、辩论、文体活动为载体,采取经常性教育和特色教育、制度灌输与自我教育、现代技术手段教育与喜闻乐见艺术教育、分类别分层次教育与定期不定期测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全员制度掌握能力。

(二)开发智能学习软件,强化定期考核促学

为提高员工学习制度的便利性和接受度,要组织开发学习软件,软件的内容包括全行性的综合制度,部门专业制度及每个员工必须掌握的制度。同时设置试题库,用于员工的日常练习和职能部门组织考试,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纳入对部门和个人的综合考核。考核成绩网上公布,成绩好的进行通报表扬;成绩差的由部门领导与其谈话,会诊分析学习制度中的问题,研究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措施,促进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完善制度学习提示制度,加大制度执行的压力

将一些重要制度以宣传栏、黑板报及条幅的形式,予以公示或将制度挂在墙上,增强制度的内心感知;对于禁止性的制度规定,制作成精小的警示牌置于办公桌上或制成便携式卡片随身携带,时刻提醒警示;在重要节假日到来时,以温情短信的形式集体发送,提倡廉洁与平安假日,防止节日病。

三、建立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推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制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地贯彻执行,得靠科学的保障机制做后盾。

(一)健全激励机制,引导人们树立遵规守纪的思想观念

要把能否维护、落实制度,作为工作人员评先评优、晋级升职的参考标准。把是否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善制度创新,作为评价干部的标准,并与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通过这种机制让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的人真正得到实惠,得到重用,正确的导向,榜样的带动,长此以往,干部员工的制度观念就能得到加强和巩固。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规范、约束干部员工的工作行为

一是完善上级、同级、下级对制度执行的督查机制,把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巡视检查和效能监察、经常性检查和飞行性检查结合起来。方式上,要畅通党内、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渠道,健全制度执行情况举报和受理、处置机制,积极推广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央行行政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的全程监控。同时,探索实行检查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负责人及检查人员对检查的结果负责,避免系统内检查存在的认习惯不认制度、讲关系不讲纪律的情况发生。二是建立违规违章通报制度。对上级、同级或其他部门在各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制度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凡不涉及机密的事项,一律列入通报范围,由专职部门以正式文件在内部网上,激发员工对制度执行问题的思考和自身操作行为的规范。

(三)落实问责制度,坚守制度执行的最终保障

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处置,就等于纵容这种行为的发生,所以加大问责制度的落实是保障制度贯彻执行和落实的重要,也是最后的保障。当前,要加大问责机制的落实,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分管领导要靠上抓,要认真检查问责的每个环节,打通阻滞,排除障碍,把问责机制真正地顺畅地运作起来,只有这样,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行为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多数人在受到警示的同时,才能在严厉的制度约束和规范下,认真严格地去执行制度落实制度。

(四)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领导干部能否带头执行规章制度,既是检验制度执行力的“试金石”,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点。因此,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切实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自觉做制度的“明白人”。要带头执行制度,按照“先于、高于、严于”的标准履职,牢牢把握制度准绳,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制度贯彻没有变通的思想,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导向性,自觉把法规制度作为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的依据和遵循。在执行制度环节,领导干部要坚持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上做起,不游离于制度之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物,敢于批评,敢于碰硬,做到不以权势大而回避,不以资历深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为制度执行创造公正公平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策略探究 下一篇:审计实验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