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科研院所如何解决向财政报账的一些会计处理问题

时间:2022-07-27 04:16:51

转制科研院所如何解决向财政报账的一些会计处理问题

【摘要】转制科研院所会计处理既要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又要向财政报账。为此依据财会字[2000]2号谈一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转制院所 如何解决 财政报账 问题

一、分析科研院所与一般企业的不同点及会计制度差异:

(一)科研院所存在原有正常事业经费、财政专项拨付同时延续了部分税收优惠政策。

(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原则,而企业会计制度是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假设。

二、目前还存在一些典型的收入、拨款、成本核算误区

例如:科研收入、支出的确认违背了配比原则等问题;

三、借助“软件”辅助核算功能解决向财政报账的问题

(一)向财政报账往往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因此可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科目核算上增加辅助核算。

(二)财政专项拨款通常对应的是各个科研课题,课题核算可以通过相应科目的辅助功能就能实现财政报账。

国家为推动科研院所的发展,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99年科研院所开始向企业转型,至此单位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转变成企业管理体制。科研院所转制至今已有10余年之久,但是仍然有一些会计处理问题困惑着财务人员,特别是面对既要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又要向财政报账的需求很多财务人员往往显得措手无策。为此依据财会字[2000]2号《转制科研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有关调账问题的处理规定》和自身工作经验谈一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会计处理办法。

(三)科研院所与一般企业的不同点

尽管科研院所实施了企业化管理,也从2000年起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会计核算。但是科研院所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现列举如下:

1.科研院所原有正常事业经费继续拨付,这部分事业经费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2.延续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例如(94)财税字第010号规定:“对科研单位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94)143号文件规定“科研用品的进口是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仍应鼓励,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3.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科研发展。例如成果转化资金、高新技术创新基金及条件平台建立基金等。

四、简述科研院所原执行的会计制度

科研单位在2000年前执行的是1996年由财政部、国家科委颁布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1997年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它们所遵循的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原则,没有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假设。另外它在遵循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以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上与现有企业会计制度都有较大的差别,在核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执行的实际效果看,原有的科学事业单位财会制度规范了科研单位的财务行为,推动了科研院所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满足了向国家财政报账的需求。但是科研院所改制后,它的局限性徒然体现。

五、企业会计制度下的转制科研院所常见的会计处理问题

科研院所位如不改制,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合适的,但从2000年起国家财政部和科技部都要求转制科研院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为此许多转制院所就必须面临新的会计核算问题,但是同时也因为科研院所需向国家财政报账,因此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上,必须差别对待、灵活处理,现列举一些常见的会计处理问题。

(一)科研项目收入、支出的确认存在违背配比原则的问题

科研院所的科研收入采取合同进度法确认“科研收入”在会计期间以合同完成的比例来确定,或者是按照开具发票的原则来确定,然而在当期结转成本费用时是按实际支出原则进行核算。显而易见,收入和支出确认违背了“配比原则”,直接影响了期末利润,为此在会计处理时必须按开票或者合同金额所对应的比例进行结算。

(二)科研收入、技术收入、试制产品收入、学术活动收入和科普活动收入等收入概念不分相互混淆问题

企业制度没有设置科研收入、试制产品收入、学术活动收入和科普活动收入科目,但设置了技术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科目。为此必须区分概念将科研收入、学术活动收入和科普活动收入并入技术收入科目核算,试制产品收入纳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核算。

(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和拨入专款统一作为营业外收入,没有严格区分

企业制度没有设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科目等,其核算均是通过补贴收入科目进行,只有拨入专款必须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但是目前转制院所大都没有对它们进行差别对待而直接在营业外收入中进行核算。

(四)拨出专款和拨出经费直接划转,难以核算其往来情况

企业制度没有设置拨出专款和拨出经费科目。对于内部资金划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增设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对于国家通过母公司向子公司转拨的专项资金,母公司在收到这笔资金时,通过其他应付款――内部往来科目核算,转拨给子公司时,应冲减内部往来。

(五)成本核算五花八门,随心所欲

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成本核算的底子薄,常常是核算五花八门,随心所欲。笔者认为成本核算应当按下述方法进行:

1.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单位的科研课题(产品)成本核

算到制造成本为止。

2.成本核算以每一个科研课题(产品)作为核算对象。

3.制造成本包括科研课题(产品)成本和制造费用。

A科研课题(产品)成本包括科研(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及其他直接支出。

B研制费用(制造费用)。指研究室(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科研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研究室(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和保险费等。

(六)借助“用友”软件辅助核算功能,解决向财政报账的问题

转制科研院所在满足企业内部核算的同时,也需要向财政报账。这往往难到众多财务人员,笔者建议借助“用友”软件的辅助核算功能,就能解决向财政报账的问题。

1.向财政报账往往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因此可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科目核算上增加辅助核算。其具体方法:

(1)在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借方”按收入的基本分类(包括:财政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进行辅助核算。

(2)在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贷方”按支出功能的分类(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进行辅助核算。

2.财政专项拨款通常对应的是各个科研课题,因此在核算时应增加课题核算,该课题核算必须通过各相应科目的辅助功能才能实现。

(1)在收到财政拨款时,贷记:补贴收入(XX课题)

(2)支出时,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材料(XX课题)

或者:制造费用―差旅费(XX课题)

(3)向财政报账时,支出与收入的差额就形成了院所的自筹资金

(4)通过用友的账簿管理,可以查询课题的发生情况,从而满足于向财政报账的需求。

总之,转制科研院所的财务核算既要满足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要求同时又要满足向财政报账的需求是一个较难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财会字[2000]2号转制科研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有关调帐问题的处理规定.

[2]《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新企业会计制度》.

上一篇:财务风险研究 下一篇: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