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与管理

时间:2022-08-19 02:36:27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与管理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及管理中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项目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the elevat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8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的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电梯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电梯设备厂商同时也是安装工程的施工承包商,设备制造利润以及工程利润将进一步降低,电梯企业已步进一个微利时代,这将要求电梯工程管理人员在电梯安装工程中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因此在微利时代,工程项目如何管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电梯工程管理人员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

1.1.1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并且应加上面刨光、平直。

1.1.2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表1.1.2中所列数值。

1.1.3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100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 U形卡,钉子,琴钢丝,8#铅丝等。

1.2 施工机具、设备、施工现场要求

1.2.1主机机具:电锤、铁锤、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盒尺、线坠、墨斗。

1.3作业条件:

1.3.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图纸要求。

1.3.2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下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

1.3.3脚手架排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层门牛腿下面200~400mm处设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步最少辅2/3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板,以减小坠落危险。脚手架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

1.3.4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1.3.5各层层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门;并且各层层门口及每步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

1.3.6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

2 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搭设样板架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2.1.1搭设样板架:

①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

②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3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000.

2.1.2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

①预放两根层门口线测量井道。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

②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30mm.

(2)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

(3)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隙。

(4)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井道深度≥层门地坎宽度×2+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5)对于层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层门基准线时,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

(6)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发电机、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2.1.3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①样板加工制造。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

为了简化施工,挂基准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在木方上直接钉木条法。但是采用材料必须符合本章第一节要求。

②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钉条法,首先应按照第2.1.2条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再复核各对角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0.3mm.样板或木方上木条的水平度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3mm.

③在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物体,顺序缓缓放下至底坑。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 架或其它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

④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垂直锯或划一V形小槽,使V形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在固定铁钉上绑牢。

⑤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如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

⑥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U形卡钉将线固定于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待尺寸有无差别,确定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3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1确定轿厢导轨基准线时,应先复核图纸尺寸两者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以实物尺寸为依据。并通过有关部门核验。

3.2每次作业前,均应复查一次基准线,确认无位移,与其它物体不接触后,方可作业。

3.3在剔凿井道内壁及层门处楼层显示盒、呼梯盒孔洞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清扫脚手板,防止砸坏样板。

4电梯安装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控制的重点

4.1质量控制

首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质量保证体系在电梯项目管理中的执行,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电梯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电梯安装质量的控制关键在工序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4.2成本控制

加强电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电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电梯安装项目经理应当具有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围绕项目成本展开工作,通过预算资料和管理运作中所反馈的各项成本信息有效地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另外,应当教育每一个员工,使其树立成本效益的观念。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消耗与职工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3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即事故的4M要素)。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实行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应由承包人全面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制订各项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重点。

5结语

电梯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电梯项目管理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相信通过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电梯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电梯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4.

[3]王组和,杨毅。施工项目成本动态测算系统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12.

上一篇:关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浅析园林工程资料在工程管理中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