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施五大工程 率先实现转型发展

时间:2022-08-19 02:04:11

推进实施五大工程 率先实现转型发展

我们通北林业局建于1958年,地跨北安、海伦两市,局址坐落在北安市通北镇,施业区总面积309800公顷,森林蓄积1655万立方米,山上有14个林场(所),山下有18个生产事业性单位,林区居民19025户56850人。近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我局建立省级以农养林改革试验区、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经济转型,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了行路难、通讯难、吃水难、住房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一系列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局容局貌焕然一新。

一、抓森林经营,坚持管培并重,推进林区生态建设工程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和培育力度,在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的同时,加强林区生态建设,通过加大“三个力度”,加快恢复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加大了森林资源管理力度。针对木材产量调减的实际,我们转变生产经营观念,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做到以精补少,按市场需求组织木材生产。从调查设计开始,严格加强对木材生产采伐、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通过采取伐前申请审查、伐中严格监督、伐后检查验收的管理办法,彻底杜绝了超限额采伐和计划外采伐的现象。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我们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关系林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通过采取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火源管理、严格依法治火等措施,12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同时,深入实施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林业局与林场(所)签订了责任状,与管护责任人签订了管护合同,做到了责任、权利和义务明晰,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加大了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我们始终坚持“严格规程、保证质量、落实责任、全面提高”的营林工作原则,做到了“四严”,即苗木严把关、造林严管理、抚育严要求、病防严监控,对营造林实行严格质量检查和奖罚制度,提高了成活率和保存率,使森林资源快速恢复,人工林保存面积由1998年的93.7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106.7万亩,增加了13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由1998年的862.9万立米增加到2011年的1655万立米,增加了792.1万立米,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61.8%提高到2011年的72.6%,提高了10.8%。

二、抓产业发展,坚持突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工程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加快发展经济为基础,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多元产业,实现了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的目标。在发展林区农业上,针对可采资源锐减、富余职工大量增加、无业可就的实际情况,为了尽快实现转型发展,我们坚持以农养林、以地养人的思想,抓住省政府批准我局为省级以农养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把农业作为生存产业、支柱产业、希望产业来抓,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农业产业倾斜,熟化土地65万亩,通过在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下岗、失业及闲散人员向黑土地进军、向黑土地要效益,安置劳力11000人。加大了低产田改造力度。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对低产田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农田质量,逐步实现了耕地小块连大片、弱质变高效,提高了土地效益。加大了农机补贴的争取力度。在省委和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共争取农机补贴资金124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72台套,补贴受益户69户。同时,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森工系统第一个农机合作社。目前我局农机存量总值已达5亿元。加大了良种引进和培育力度。引进了适合我局种植的北疆1号、内豆4、高产抗线新品种001等16个优良品种,建立了四个种子繁育基地,进行了良种试验培育,使早熟、耐寒、高产的优良品种在通北林区得以推广。加大了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力度。举办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了专家教授讲课,免费发放了资料。引进和推广了适于本地的种植技术,主要有大垄密植、生物有机肥、促早熟叶面肥等技术,提高了作物单产。特别是在测土施肥上,与黑龙江省生产资料总公司合作,先后对6000亩的土壤进行采集化验工作,确定了科学的施肥量。加大了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引进了亚麻、水飞蓟、北药等经济作物,与辽宁盘锦市天源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水飞蓟收购合同,推行了订单农业。北方经贸公司在林业局落户,收储林区大豆等粮食作物,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保障了种植户利益。2011年试种玉米3900亩,亩产达到1200斤。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试验种植冬小麦获得成功,2011年亩产达到710斤,2011年秋季扩大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大豆种植结构,促进了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转变。2011年全局农业播种面积65万亩,农作物总产量3.5亿斤,产值5.2亿元。在发展林产工业方面,我们加大了林产工业改革转制力度,实行了以民营为主的运行机制,使林产工业厂由过去的9家发展成64户,安置劳力2700多人,年创产值近2亿元。同时,我们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出台了扶持政策,尽可能免收或减收行政性收费,将闲置的厂房、场地、设备免费提供给投资建厂的创业者经营使用,局内生产木材全部安排给加工企业,派驻干部负责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防火安全、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事宜,使各企业规范运作,合法经营,健康发展。原人造板厂职工刘兆奎下岗后自筹资金建立了三星工艺火柴厂,目前已成为我局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年可生产工艺火柴、火柴梗2000多吨,产量在国内排在前几名,产品远销国外多个国家,有从业人员200多人。全局牙签生产企业42家,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木制白桦单头刻花牙签集散地,占国内产量的70%以上,年产牙签5000吨,棉球棒1万吨,安置劳力2000多人,通过改制盘活了资产,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三、抓棚改工程,坚持规范运作,推进职工安居保障工程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将棚户区改造与解决困难群体保障性住房相结合,努力解决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三年规划新建总面积53.6万m2,户数10720户,现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局址住宅楼房化、山上住宅基本砖瓦化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了“四抓”:即抓宣传。在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还采取直接入户讲政策、算细帐对比、分析利益得失等具体的办法,使职工群众了解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消除了顾虑,达成了共识。抓采购。抽调检察院、纪委监察局、财务科、建设局精干力量成立建筑材料采购组,集中统一采购,通过反复对比,最终确定材料供应商,每年都提前储备钢材、水泥、红砖等大宗材料,保证了工期,节约了资金,2009年采购大宗材料节约资金300万元,2010年节约资金600万元,2011年节约资金1400万元。抓实施。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个统一、三个结合”,即统一组织、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分配,与廉租住房建设相结合、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相结合、与商品房建设相结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把握施工环节,对工程全过程实施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抓回迁。在前期入户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本着先建后拆、有序回迁的原则,对年老体弱行走困难的特殊群体给予安排低层楼、改造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安排门市房、其他动迁户安排三层以上住宅楼抓阄入住的办法,使拆迁实现了“三个一”,即没有一个钉子户,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个先拆迁后入住户,回迁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职工群众高兴满意。

上一篇:反就业性别歧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渴望远眺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