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时间:2022-08-19 01:45:43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摘 要]独立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由于受办学体制、学校定位、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独立学院;测量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69-02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的支持,分享了母体高校的良好师资声誉和其他办学资源。大多数独立学院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因此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较高,但由于依托母体的教学资源,而母体学校的定位往往又与之不相匹配,因此,导致实验实习环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创新精神形成等方面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本文拟以测量学实践教学为例,说明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思路,探讨如何推进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

1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实践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一些高职、技专院校的学生,从而被残酷的就业市场所排斥。下面就以测量学实践教学为例探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师资受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于母体院校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师资力量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母体学校的资源,其所安排的实践教学不管是从时间还是实验仪器都难以满足真正的需求。测量学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课间实习和集中教学实习三个基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包括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高程、角度、距离测量)及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测设、数字测量等基本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课程包括测量学在内的非主流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被压缩,实践学时数也相应地减少,使得实践性很强的测量学课程减少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水平的高低,不能代替实践能力的强弱。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侧重的影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只注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比例一般在3∶1~4∶1,形成理论和实验比例倒置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独立学院没有专门的测量实验室,器数量所限,只能教师给学生做演示用,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较少。这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培养学校教学质量的质疑。

(2)实践环节仿真性不够,与生产实际脱节。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测量学教学实验和实习都是在校内进行,没有固定的实验场地,都是临时指定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没有已知控制点,没有必要的检核条件,学生实验的正确与否无法检核;由于受教材内容和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仍以光学仪器为主,内容陈旧、方法简单,而且各种仪器的实验都是随机的,实验结果不能共用,不能体现各种仪器之间的联系,同时浪费了实验时间。使实验不能与理论有机的联系起来,不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实际意义,从而失去实验兴趣。没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学生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过于形式化,在实习过程中无法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也不能发现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测量学实践教学不外乎几个内容:角度、高差、距离测量以及综合实习,都基本上以模拟为主,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2 改进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思考

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雨露滋润。如何让实践教学的培养功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如何在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升华并形成能力,是当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环节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1)改革培养计划,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从测量学来看,实践教学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教学实验,二是综合实习。教学实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仪器的功能、使用和测量方法进行的独立实验,主要是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和观测方法。综合实习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集中实习,主要是掌握各种仪器联合测图的方法,运用测量基本知识综合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适当提高实践教学时间,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仪器内容集中讲深、讲透;增加实验时间,制订实验目标,优化实验内容,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比例达到或接近1∶1,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般来讲,非测绘专业要安排5次左右的实验教学内容,2周左右的实习内容;测绘专业要安排5~8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并且最好与生产实践结合来实现训练效果。

(2)走出校门,参与生产实际,把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教学实习内容也应与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可利用一些机会,带学生去野外完成科研任务。如暑假期间,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数字化测图的科研项目,一方面,通过这样的科研项目学生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其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教学增加丰富的经验。教师还可根据生产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新技术、新仪器在教学中的比重。

目前测量学科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实践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内容的基础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中应加强测绘新技术、新成果在学科中的应用,取消或者弱化某些传统而又逐渐被淘汰的实验项目,如小平板仪测图、钢尺量距、求积仪测面积等,增加电子经纬仪测角、GPS控制测量、光电测距、全站仪数字测图等实验实习项目,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马上适应。

(3)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可通过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的课程后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独立完成实践,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

进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使实验仪器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本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给学生主动获取实践知识与发挥潜在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思维空间和不断摸索创新的条件。考虑到课时的限制,讲解和示范操作之后,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实验室应该在时间、场地、设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做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参阅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对精密设备的管理可采取向学生开放,教师监管的方法,以利于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4)改革考核模式,加大实验操作考核力度。测量学在考核时往往只重视理论部分的考核,而实践教学部分不单独进行考核,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考核,这样学生重视不够,也起不到检验的目的。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测量课程,应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单列分开,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特点。实践技能考核以平时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制定规范的技能考核项目、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采用单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根据完成的时间、准确性给出成绩,对考核不合格的应限期加强训练并给予补考机会。将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制度上加大实践技能培养的力度,保证测量学的教学质量。

3 结 论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的特色教学,更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和前提。因此,独立学院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应成为目前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学院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雁鸣.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

[2]伍一.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6(1) .

[3]曹军,张拥华,刘绍勤.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5) .

[4]李明武. 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9) .

[作者简介]方武生,男,硕士,讲师,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管理系,研究方向:土地管理,房产,测绘等。

上一篇: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 下一篇:学校体育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