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19 01:29:05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中职学生缺乏就业能力,学生不能很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这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近几年学生安置的实践,谈谈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就业

在顶岗实习及就业安置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学校,其学生缺乏就业能力,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学校的出口不畅,入口就会堵,也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中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从近几年学生安置的实践,谈谈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

一是实习、就业的目的不明确。顶岗实习是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作必要的准备。但据我们观察,多数学生是抱着好玩、到城市逛逛等思想,而真真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的却不多。有些学生一到实习企业,就开始打退堂鼓。离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认为工作太辛苦;有的认为生活不习惯;有的认为企业管理太严格等等。

二是学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定位不准确。许多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总认为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什么工作都能干。因而对工作挑三拣四,苦的累的不愿干、生产第一线的不愿干。另外,对待遇往往期望过高,不是从自己对企业的贡献看回报,而是以自己的消费看薪资。

三是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现在的学生在家大多受宠,日常生活家长全部包办,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中职生很多都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不能吃苦而放弃工作的学生比比皆是。有过学生安置经验的人都知道,入厂第一个月学生波动最大,其中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吃不了苦。

四是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中职学生毕业时年龄偏小,为人处事能力普遍较差,在单位里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有许多同学就是因为与同事处不好关系选择离职。有些学生还缺乏团队精神。在流水线上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一个人的缺席,就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

六是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从重思想严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某一个学生选择离开,尾随其后会有好几个学生跟着他离开。这就反映出一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他自己的去留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而是依据他所处的小团体来判断。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改变学生这一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独立完成的,必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合力,才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使学校教育能够引导家庭教育,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分年级和专业召开家长会,把学校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互动的重要性等问题,给每位家长讲清楚,以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以后每个学期由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家庭教育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以此来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一旦出现问题,便可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

其次,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通用就业能力培养的思想。通用能力是指那些与具体的职业和专业无直接关系,可迁移的,对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现实中,对中职生而言,通用就业能力也许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所以加强学生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

最后,政府作为社会改造的组织主体,对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舆论、社会价值取向、法制建设等有着重要掌控能力。所以每一级政府都应为学生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虽然无力改造社会这一影响因素,但可以做到减少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实现趋利避害的目的。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形成有效互动,发挥教育合力,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可能愈来愈少,学生就业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提高,学校也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静宁县平凉机电工程学校)

上一篇:低年级口语交际例谈 下一篇: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