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出版企业盈利模式

时间:2022-08-19 01:09:09

试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出版企业盈利模式

摘要:我国的出版行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出版行业追求的目标是多出书,出好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版企业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同时也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因此,出版企业一方面要优化选题,多出好书。另一方面:要重视出版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经营管理的设计,就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盈利目标,盈利目标是指出版社在当前阶段,通过确立以财务管理在出版企业中的核心地位,运用有效地财务管理手段,来解决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式。那么,作为一个出版社企业该如何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来实现企业盈利目标呢?本文将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现代出版企业;财务管理;盈利目标

一、出版企业价值链上各部门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

传统的出版社产业链包括:选择主题、撰写加工、打印加工、发行出版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基础设施、资金、人力和技术的支持,这些环节之间有效的协同和共享,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出版社的收益也产生于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中,而且这些活动中有着密切和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就形成了出版社的价值链。出版社的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这两类组成,二者中,基本活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创造价值活动。它是由最初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产品形态设计与制作、生产印制和市场销售组成。辅助活动为基础活动服务,使基础活动持续进行下去,联合作战使出版社的利益最大化。

(一)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图书制作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图书的未来走向。只有对现有图书品种做好分析,完善新品种的创新,才能具有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提高出版社占有的市场份额。

(二)组稿编辑加工。读者心目中的好作品,一定是内容丰富,文字质量上乘,如此才能与同行竞争,哪怕同样的图书也要做到比别人更好。这一环节在整个活动中非常重要,要做到长远考虑,留住现有读者,扩大新的读者群。

(三)生产印制。这是主要的生产环节,印刷质量决定图书的生死。有些出版社把这部分给外包出去,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印刷厂,印刷业竞争也很激烈,大打价格战。如何降低纸张和印刷成本,是提高利润的重要环节。

(四)销售阶段。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是与图书销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部门是出版社的核心,需要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组建强悍的销售团队,打造覆盖全面的发行网络,疏通信息反馈渠道等。

二、财务管理如何支持现代出版企业的经营策略

(一)出版社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问题。首先在市场经营方面出版社有很大的困难,市场占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需要赊销,收入资金不能及时的要回,同时还需要为采购的成本支付定金等。这些问题对出版社在财务资金流动上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其次在产品投资风险评估方面,缺少系统的分析和定位,出版社投资的产品如果没有以财务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和规划,就不能为出版社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数据分析,再次,在出版社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在过去对投资的管理不是很重视,常常事先缺乏充分地战略规划与调研,对投资决策方案比较和机会成本的认识还很模糊。

(二)出版社在财务管理上的对应策略。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数据的核算,数据是各大问题强有力的证据,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方式,但现代出版社的工作职能不能只局限在核算方面,还应有其他的责任。首先,要严格控制出版社的资金流动。出版社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就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要注意出版社各大部门和业务活动之间的资金流动现象。需要在注意流动性的同时,还要尽量的控制好对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强收益性,达到出版社在资金流动和收益的平衡。与此同时,出版社要科学的规划、控制资金流动。主要体现在对资金的整体控制、交易控制等。其次,需要有效的利用出版社的投入资金,在开发的财务分析和投资管理工作做到系统和全面。分析出版社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险,处理好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寻集作品信息的工作上需要加强重视,在这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决策,要准确的预测出出版社的盈利,财务管理者要为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分析证据。再次,还需要加强出版社在人才培训和管理方面的力度,强大的人才资源能确保提升出版社的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够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是实现出版社科学有序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最后,财务管理部要加强运营资金的管理,努力控制出版社在经营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强调资金的良性循环与合理配置,必须优化供应链,确保出版社在出版发行产品是道路的畅通,高效的降低出版社在供应链上的投入成本,实现资金增值。

三、建立现代化企业成本管理概念

出版社作为现代化企业,对成本不仅要加强,还要制定出一套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出本社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大概可分为四步: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报告制度、成本分析和考评制度。采用成本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标准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

(一)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是指在对标准成本的相关内容(如计划、技术、作业等指标)进行设计的,将出版社在对产品的投入和产品的收益控制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体系。这种方法主要涉及两方面:标准成本核算和标准成本的调整。标准成本的管理运用了现代化会计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使出版社的各项成本能够达到原先预测的成本的一种措施,通过对实际成本的控制使其达到标注成本,实现出版社降低成本的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使标准成本管理能够得以运用的条件有很多,主要在数据方面,通过对供应数据和标准成本数据的科学分析,与供应成本标准、生产成本标准、销售成本标准、和其他成本标准进行对比,达到对成本校准管理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方便成本的核算。通过一定程序核算出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剩下的成本就是转出的成本,有效的解决了制品剩余不合法的问题。

2.方便成本的管理。在确定成本后,将成本控制标准传发给相应的作业部门及车间,并对各个作业部门和车间进行成本考核,将成本的控制和员工年终奖金相联系。很有效的管理了成本。

3.方便区分各个部门的成本责任。标准成本可对中心成本进行等级划分,对每个部门给与价格和数量的标准,对标准差异较大的部门进行调查和负责。

(二)作业成本的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主要目的是以增大客户的利用价值,增强企业的盈利。在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定、计算,最后计算产品成本,还把成本的计算精确化,深度精细化到作业阶段,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动态追踪和及时反馈,简化和移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出版社通过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满足新型经济的各种客观要求,对成本的控制方面做到了有效的加强,同时提高了出版社商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为出版社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一本书的制作过程为例,假设《唐诗三百首解析》15万字,十个印张,定价20元,其制作成本应在30%左右,其中编选费、设计费、纸张费等为固定成本,印刷费、运输费等则为动态成本,随印数的增减而变化,财务人员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选择运用上述方法,对成本投入进行总量控制,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市场同类书的竞争。

四、出版社的财务风险控制

为了保证出版社能快速稳定发展,需要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建立出符合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要控制财务风险,首先要做到全员重视,出版社需要将财务风险的意识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中去。其次,出版社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做好资金的规划,加强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此外,还需要对本企业资金运用、投资方案的全过程的各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做到事前有效防控、事中可控可行、事后总结成败。目的是保持本企业的稳定、快速、持续发展,为实现其盈利目标作贡献。

五、结语

数字化时代给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样也给出版社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践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对成本的科学管理,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完善出版社内部管理,出版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谭志军.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23.

[2]许永令.营销理念下出版社财务管理方案初探[J].出版广角,2014.06.

[3]所广一.关于出版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思考[J].出版商务周报,2012.22.

(作者单位: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一篇:浅议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核算体系 下一篇:旧上海市图书馆:昔日不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