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仿 第4期

时间:2022-08-19 12:54:03

【摘  要】 戏仿一词是个舶来品,国外很多人谈戏仿;但国内往往在不明确戏仿确切概念的前提下而在论述恶搞是否侵权时使用这一术语。二者实质是不同的概念,文章在分析戏仿概念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国外盛行的戏仿作品及相关的内容以正视听。

【关键词】 戏仿;表达;独创性;戏仿作品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67-02

一、戏仿的概念

由于我国著作权理论与实务的不完善,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论述戏仿的文献都直接援引西方国家的界定来定义戏仿。戏仿(Parody,也有人译为滑稽模仿),最早见于1589年英国文人撒缪尔·约翰逊的《牛津英语字典》。查询Merriam - Websterps 字典,可知该词来自希腊文par: idia (%i%Z%j%r%]%b%Z) ,由“para”和“od辍绷讲糠止钩?其中前者的含义是“接近”、“靠近”,后者指“歌曲”,隐含了戏仿与其所模仿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在艺术术语上滑稽模仿的基本定义是:“一种不协调的模仿。亦即模仿某严肃的文学作品( 或文学体式)的内容或风格, 通过其形式、风格与其荒谬的题材、主题彼此不协调而产生一种喜剧效果。”这可以说这是一种最广义的“戏仿”,在著作权法范围讨论下的合法的戏仿呈缩小之势(基于此,本文也只讨论著作权法上的戏仿作品)。

在美国版权法理论中, parody特指通过模仿原作内容而对原作加以讽刺或批评的创作形式。《布莱克法律辞典》将知识产权法中“parody”的用法定义为:

“对知名作品进行转换性使用,以达到对原作进行讽刺、嘲弄、批判或评论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借用原作引起人们对新作品的注意。”

在迄今为止对parody著作权侵权方面最为权威的判例——1994年判决的Campbell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指出“在版权法意义上, (对parody)各种定义的核心:......是使用原先作者的创作成份创作出新作品,该新作品至少有一部分构成了对原先作者作品的评论”。

在德国作者权理论中,德国最高法庭对戏仿的定义代表了西方法学界的主流意见:客观上,戏仿对原作品的模仿应当保持其风格和态度,不得歪曲;主观上,戏仿对原作品的模仿旨在取笑或者讥讽。

为了阐明戏仿的定义,笔者引进一种赞同的作品表达的理论,下图将展示这个理论:

笔者认为,借鉴成熟立法,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上戏仿应是一种为了表达自己对原作的批判性至少是评论性的目的基于与原作品不同的思想而在表达的实质与原作品不同的对原作品的一种利用方式。

二、戏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基于对戏仿与相关概念有所混淆的现象,笔者就特别重要的几组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戏仿与恶搞

戏仿与恶搞虽兼以原作为基础且有喜剧因素,但是不同的概念。首先,二者词源不同。戏仿(Parody)在前文已有介绍,恶搞源于日语词“くそ”,音译为库索(Kuso),原指教导游戏玩家在购入一个超烂游戏时如何可以玩得开心的意思,后不仅用于游戏领域,其带有“太出乎寻常”或“妈的”之意,正式名词是“恶意搞笑”。其次,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戏仿在中外历史上均有悠久的历史,本是一种写作方法。恶搞是最近几个世纪才出现的新名词,从我国来看,是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地区,成为了台湾地区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然后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戏仿是对原作品的一种讽刺、批评、嘲笑,实质对某种社会现象及人的劣根性的反思。恶搞通常是并不对原作进行批判或评价,仅仅以原作作为模板的娱乐方式来世人发笑而已。

(二)戏仿与引用、复制

引用是指在自己的作品中忠实地采用他人的作品,其目的一般在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不同于戏仿讽刺批判的目的。引用的目的是非营利性的,戏仿并不限与此,从目前实务看来,很多同时具有营利性。此外,戏仿的对象一般是众所周知的经典作品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引用的作品是基于作品的表达需要,还包括众多非重大影响力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引用”具有度的限制,“适当引用”,一般以“非得引用”作为“适当”的评定标准,且不得是作品的核心内容。而戏仿往往以原作的核心、精华部分为基础,在反讽的言语中可能再现唤起读者对原作的整个回忆。

复制即再现原作,是通过一定方式使作品以某种物质形式再现出来。依照《著作权法》第10条第5项规定,复制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三)戏仿与修改、保护作品完整

修改是指作者的作品在出版前或出版后,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内容进行修改或变更的权利。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改造权或修订权。包括作者对其作品的内容、观点、文字进行增删或修饰以及他人对作品的事实、引文、语法的错误进行更正。它既包括由于作品内容的变化而导致的对作品形式的改变, 也包括在作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作品纯形式的改变。但其是对原有作品形式的修改完善而并非产生一部新的作品。保护作品完整禁止作品受歪曲与篡改。

(四)戏仿与汇编

汇编是各国著作权法以及《伯尔尼公约》中使用的一个重要的著作权术语。我国以前称为“编辑”,法条明确规定为把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体现独创性的行为。戏仿作品是引用模仿作品的构成要素或者某部分内容,该部分一般作为原作品的片段、部分,不能认为是又一个小小作品,故不能认为是汇编作品。

(五)戏仿与演绎

演绎是指著作权人以其作品为蓝本进行再创作,又称二次创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演绎包括改编、整理、注释、翻译等形式。如上引进的理论来讲,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但思想在产生之后并不直接借助载体表现出来,它存在实质的表达(思想中的表达)与形式的表达(符号化的表达),举例来讲,建筑作品的作者在经过一番设计构思后,形成了自己所要的表达的设计,比如说建筑物的特殊形状功能等,这是表达的实质,尔后他可以借助建筑图纸、建筑模型、建筑物等表达出来,这些均是建筑作品行使的表达。

上一篇:非法经营罪实务研究 下一篇:浅论协议管辖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