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变产树芽矿质营养变化规律研究

时间:2022-08-19 11:31:36

苹果变产树芽矿质营养变化规律研究

摘 要:以23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变产结果树(以稳产树为对照)生长季短枝顶芽以及休眠期花芽和叶芽矿质营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休眠期和生长季,顶芽、花芽和叶芽中N、P和K的含量均为大年树>稳产树>小年树。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N、P、K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均降低,且不同类型结果树相同元素含量的降幅基本一致,其中,叶芽中的N、花芽中的P和K下降较明显,降幅分别为39.1%~40.4%、34.6%~36.4%和26.2%~28.2%。

关键词:苹果;变产结果;芽;矿质营养

中图分类号:S661.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0-0066-04

变产结果是盛果期苹果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山东苹果产区50%~60%的盛果期果园不同程度地存在变产结果现象。年际间产量的大幅波动,容易使树势衰弱,从而加重病虫害发生,降低果实品质,缩短丰产年限。多年来,国内在克服苹果树变产结果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2],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克服变产结果的技术措施,但生产中变产结果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年树和小年树花芽分化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果树变产结果现象的产生。研究表明,同其它生理过程一样,果树的花芽分化过程受营养供应水平的影响[3~5]。因此,研究植物营养与花芽分化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果树变产结果研究中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本试验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变产结果树休眠期和生长季芽中矿质营养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苹果变产结果形成机理,以期为克服变产结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土门村苹果园进行。该园主栽品种为长富2(1988年栽植),砧木为平邑甜茶,授粉品种为红星,树形为小冠疏层形,株行距3 m×4 m,山地果园,变产结果,变产幅度为62.8%。树体基本情况见表1。选择长势和变产幅度基本一致的大、小年结果树以及稳产树(对照)各5株作为样本树,单株小区,重复5次。每小区在树冠的不同方位和层次随机采集生长季短枝顶芽60个(剥去鳞片,混合后作为一个样,下同)、休眠期花芽和叶芽各60个。采样时间为2011年8月25日(秋梢生长末期)、9月5日、9月15日、9月25日(秋梢停长期)、10月5日、10月15日(果实成熟期)、10月25日(果实采收后10 d),2012年1月17日(休眠期)、2月17日、3月17日(萌芽期)、6月17日(春梢停长期)、7月17日(秋梢生长初期)。

1.2 样品的采后处理

样品采集后,先用去离子水洗净,置烘箱中于105℃杀青30 min,再于70℃下烘至恒重,磨细过筛,置玻璃瓶中保存待测。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样品消煮采用浓H2SO4-H2O2联合消煮法,氮素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磷素测定采用钒钼黄比色法,钾素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类结果树不同芽类N含量状况

休眠期,大年树花芽中N含量为15.89 g/kg,为小年树的1.31倍,稳产树的1.02倍。萌芽期,大年树花芽中N含量为12.06 g/kg,为小年树的1.29倍,稳产树的1.08倍(图1a)。

休眠期,大年树叶芽中N含量为25.23 g/kg,为小年树的1.36倍,稳产树的1.24倍。萌芽期,大年树叶芽中N含量为15.35 g/kg,为小年树的1.37倍,稳产树的1.23倍(图1b)。

春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N含量为16.92 g/kg,为小年树的1.15倍,稳产树的1.04倍(图1c)。秋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N含量为21.53 g/kg,为小年树的1.28倍,稳产树的1.12倍。果实成熟期,大年树顶芽中N含量为18.73 g/kg,为小年树的1.16倍,稳产树的1.09倍。果实采收后10 d,大年树顶芽中N含量为18.29 g/kg,为小年树的1.13倍,稳产树的1.07倍。

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N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均降低,且不同类型结果树的降幅基本一致。其中,叶芽中的N下降较明显,降幅为39.1%~40.4%。生长季顶芽中N含量先迅速升高,至秋梢生长初期(7月17日)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

2.2 三类结果树不同芽类P含量状况

休眠期,大年树花芽中P含量为4.60 g/kg,为小年树的1.52倍,稳产树的1.22倍。萌芽期,大年树花芽中P含量为2.95 g/kg,为小年树的1.45倍,稳产树的1.21倍(图2a)。

休眠期,大年树叶芽中P含量为3.15 g/kg,为小年树的1.49倍,稳产树的1.41倍。萌芽期,大年树叶芽中P含量为2.31 g/kg,为小年树的1.67倍,稳产树的1.51倍(图2b)。

春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P含量为1.76 g/kg,为小年树的1.28倍,稳产树的1.14倍(图2c)。秋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P含量为2.29 g/kg,为小年树的1.51倍,稳产树的1.19倍。果实成熟期,大年树顶芽中P含量为1.90 g/kg,为小年树的1.53倍,稳产树的1.19倍。果实采收后10 d,大年树顶芽中P含量为1.84 g/kg,为小年树的1.53倍,稳产树的1.21倍。

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P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均降低,且不同类型结果树的降幅基本一致。其中,花芽中的P下降较明显,降幅为34.6%~36.4%。生长季顶芽中P含量先降低,至秋梢生长初期达到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至秋梢生长末期(8月25日)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

2.3 三类结果树不同芽类K含量状况

休眠期,大年树花芽中K含量为12.59 g/kg,为小年树的1.35倍,稳产树的1.24倍。萌芽期,大年树花芽中K含量为9.14 g/kg,为小年树的1.30倍,稳产树的1.22倍(图3a)。

休眠期,大年树叶芽中K含量为7.84 g/kg,为小年树的1.20倍,稳产树的1.07倍。萌芽期,大年树叶芽中K含量为7.10 g/kg,为小年树的1.25倍,稳产树的1.04倍(图3b)。

春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K含量为10.23 g/kg,为小年树的1.23倍,稳产树的1.12倍(图3c)。秋梢停长期,大年树顶芽中K含量为5.45 g/kg,为小年树的1.29倍,稳产树的1.11倍。果实成熟期,大年树顶芽中K含量为4.98 g/kg,为小年树的1.21倍,稳产树的1.07倍。果实采收后10 d,大年树顶芽中K含量为4.87 g/kg,为小年树的1.21倍,稳产树的1.07倍。

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K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均降低,且不同类型结果树的降幅基本一致。其中,花芽中的K下降较明显,降幅为26.2%~28.2%。生长季顶芽中K含量先迅速降低,至秋梢生长末期开始缓慢升高,至秋梢停长后(9月25日)开始缓慢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一般认为,苹果树结果过多,消耗掉大量养分,导致树体营养失调,抑制了花芽分化是造成变产结果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龄果树产量较低也出现了变产结果现象,而有些相同树龄的果树却能连续多年维持较高产量水平。这说明,在分析确定造成苹果树变产结果的产量阈值时,必须充分考虑果园的综合管理水平,特别是肥水管理水平,将产量控制在果树可承受范围内,既不过量负载,造成变产结果,也不使产量过低,使果树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树体N、P、K的营养状况对果树的生理活动、器官建造、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休眠期和生长季,大年树芽中的N、P、K含量明显高于小年树,说明大年树营养水平较高,但在养分分配上却较少用于花芽分化。

参 考 文 献:

[1] 程家胜. 果树花芽分化机理研究概述[J]. 中国果树,1980,增刊:34-41.

[2] 李天红. 红富士苹果花芽形成及其调控机理研究[D].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93.

[3] 冉辛拓.内源激素对苹果树大小年影响[J]. 北方园艺,1991,1:21-24.

[4] 聂佩显,路 超,薛晓敏,等. 成龄果园秋剪对提高果实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34-36.

[5] 杨 乐,彭福田,史祥宾,等. 袋控缓释条件下硝态氮、铵态氮对桃尿素吸收、分配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68-71.

上一篇: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 下一篇:药价虚高、药品回扣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