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8-19 11:28:53

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总结了双语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最终改革目标。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4-0077-03

1引言

为了能紧密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迅速推动双语教学的文件(2001年4号文件)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p生物技术p新材料技术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国家重点建设学校要力争在3年内开发5%~10%的双语课程。计算机课程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自然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为了逐步实现教育部推行双语教学的要求,目前各重点大学已纷纷出台了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政策。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已于2001年10月开始对其高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专业开展英语授课教学试点;大连理工大学也已开始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到目前为止,该校已有47门课程采用了外语或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地方差异较大。有的高校双语教学已步入正轨且硕果累累,而有的高校由于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障碍重重,现在仍原地踏步,值得堪忧。

2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双语教学具有的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推动力p深化教育改革的拓展力和优化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力,并在高等教育中展现特殊优势,但是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现状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1) 认识错位

总的看来,各高校对双语教学认识有别、动作不一,有的差距甚大,使得整个形势不容乐观。有的认为双语教学是“新花样”,误时、误人、误学生,费力不讨好。因此,在排课时“无意疏忽”,遗忘了双语教学的档期;或在执教中“委实太忙”,怠慢了双语教学的质量;有的认为双语教学是“表面功夫”,应付了事,不必认真;有的对双语教学目的不明确。或本末倒置,乃至捡了外语,丢了专业;或中心模糊,外语、专业平分秋色,多中心导致无中心,乃至“扁担没扎,两头失塌”。

(2) 方法生硬

一些学校无视学生外语基础薄弱、外语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加选择和调整地统一开设双语课,以致普遍出现“消化不良”。各班级课堂上用汉语讲授的比例和教学的实际效果也甚为悬殊。

(3) 时间制约

双语教学既用双语,势必占用一定的时间份额,而又不能不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时间的制约仍使得某些双语教学的过程流于形式。为追赶教学进度而降低双语教学的质量标准;为确保应试成绩而挂双语教学之牌而行汉语教学之实等等。

(4) 教材问题

现有教材技术更新慢、原创精品少、守旧惯性大、针对性不强。学校开设计算机双语教学课时往往只得“临时抱佛脚”,“拉夫凑数”。教育部推荐的原版教材非常优秀,内容浅显易懂,但原版教材中陈述知识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中文教材存在差异,且个别知识点与国内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还有待探讨。

(5) 师资瓶颈

师资的匮乏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各大高校英语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经过高校扩招后人才的引进,已趋饱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过硬且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就相对欠缺。不少院校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讲义,教师最多就是念一下英语关键词。当务之急,派遣教师到海外做访问学者、出资教师到国外进一步深造、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到外语学校培训等等,虽然都能解决双语教学燃眉之急。但双语教学队伍的壮大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大高校应梳理人才引进或人才培养的流程,让双语教师队伍稳中求壮大。

3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内容

认真领会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迅速推动双语教学的文件(2001年4号文)精神,调研国际上著名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情况,以及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进行比较研究,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3.1教学模式

采用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双语的教学模式不能统一,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具体的办学条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制定比较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刚开始授课时,可采用英文教材。专业术语和内容浅显的地方用英文介绍,而重点和难点则用中文讲解的方式。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可渐渐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以英文教学为主甚至是全英文教学。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不完全拘泥于汉语、英语各自所占的比重。上课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以及课堂讨论,教师可尽量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实在无法表达时,才用中文讲解[2]。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双语教学。为了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营造有利英语教学的良好氛围,增加直观、可视的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程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双语教学。比如播放教师用英文制作的课件,或原版多媒体教学光盘,使学生直接置身于用英文授课的情景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信息,对专业术语和关键问题教师可及时地用英语或中文作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3]。

3.2教学大纲的调整和教材的选用

以广泛的调研为基础,对现已开设的或准备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已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难易程度和任课教师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教学大纲中相关内容。

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桥梁,这有助于掌握最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原版教材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要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结合我国该学科的具体情况,丰富充实教材内容。并且教师在课前最好向学生分发专业词汇手册,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降低专业难度[4]。

3.3教学资源

针对双语教学的特殊性,需要研制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网络课件和电子教案。在网络课程中强调整体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专业词汇集、实验案例、测试等多种教学资源。

3.4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教师的选派、培训和聘任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业务精、外语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因此对双语教师的选派、培养和聘任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当前如何充分调度现有的师资力量把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双语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教出成效、上出特色,是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4双语教学改革目标及措施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改革目标是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学外语p用外语的良好氛围。同时使双语教学相关课程的设置更合理化,相关的规定更系统化p条理化。使双语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到,学生能够最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计算机专业核心与前沿信息,从而达到即培养学生们的外语能力,同时还使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学科能力,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高校在双语教学课程中,课题组应能采取集体备课,实施资源共享,共同探讨双语教学艺术,共同讨论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可大大全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外教p留学归国人员p访问学者等联合讲学。

4.1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教学主要包括教材、讲义和讲授等三个重要环节。将英语、汉语和教材、讲义、讲授进行组合,按照其实施的难易程度,划分出了双语教学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为“英语教材―汉语讲义―汉语讲授”,中级阶段为“英语教材―英语讲义―汉语讲授”,高级阶段为“英语教材―英语讲义―英语讲授”。当然,双语教学并非都需要逐步经历这三个阶段,如果条件具备,可以直接进入最高阶段。教学环节安排上,按照上节课内容回顾(中文p英文)本节内容概述(中文)关键专业词汇介绍(英文p中文)正文(英文p中文)课堂总结(英文p中文)下节内容提示(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组织和运用教学语言,使其简单p准确又通俗易懂,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5]。

4.2精选教材,泛读文献

选用的英语教材必须语言浅显易读,在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性,且更新速度快。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能只局限于一本教材,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相关材料和文献,吸取众家之长,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学习要基于教材,突破教材,并有所创新。

4.3精心备课,科学讲解

教师必须提前仔细阅读教材,按照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和调整,规划重点、难点,设置合适的练习题,制作电子讲义,上传到Web站点供学生下载。

4.4勤于交互,注重练习,合理考试

督促学生阅读理解教学材料。作业题目以英文形式出现,解答尽量用英文。考试题目全英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水平采用中文或英文回答。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教师都应该注意多与学生交流。课堂上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提供教师和学生自由交流,课件和下载的平台。

5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能力、素质”,注重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双语教学更能充分体现与国际接轨,开阔学生的眼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了专业发展的前瞻性、渐进性和稳定性要求。双语教学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直观教学,扩展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自主开发基于网络的辅助互动学习平台,通过学生课堂、教师上课空间、讨论组、在线答疑、个人信息、网上文件柜、课件点播系统等,实现了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双向交流。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in computer science major

Lian Wang,Zhong Qu,Kefei Che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 & Tech., Chongqing Univ. of Posts and Telecom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Many problems left are still worthy of much more attentions and discussions while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ation carries on till today.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ummaries the major problems faced,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ation methods and the final goals.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Higher education;Teaching mode;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参考文献

[1] 李萍. 计算机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 盐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77.

[2] 王建芳. 计算机双语教学初探[J]. 教书育人,2005,(1):104-105.

[3] 陈红蕾. 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高教探索,2003,(3).

[4] 杨峥. 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1):25-26.

[5] 浦晓蓉,陆庆,耿技. 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课程探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联系方式

王练,女,贵州人,英国南岸大学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

瞿中,男,重庆人,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研究。

程克非,男,重庆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副教授。

通信地址:重庆 南岸区 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练

邮政编码:400065

联系电话:13883657690

E-mail:

本研究由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项目资助

上一篇:在计算机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下一篇:数据结构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