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时间:2022-08-19 11:07:54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路基填筑施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及强度,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首先说明了公路工程路基填筑的施工准备,然后详细阐述了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路基;填筑;压实;原材料;工后沉降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工程路基填筑的施工准备

(一)技术交底

在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对填土控制的压实度、宽度、标高、横坡等各技术指标逐一讲明,对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要让每个施工管理人员掌握。

(二)试验准备

对路基填料使用的取土场进行地质、水文、土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采集土样送试验室,进行以下试验: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标准击实试验均符合规范要求,确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三)施工测量与放样

开工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工程量的复核,对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坡脚、边沟、护坡道、取土坑、弃土场等的具置,标明其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路中线和路边线控制桩采用木桩,直线段 50m 放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 20~30m 放一个断面桩,同时在路边侧每 50m 放一个 15cm×15cm、高 1m 的水泥里程桩,标出桩号,以便施工时检查。

(四)清理现场

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 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1

二、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一)原材料的要求

原材料是形成各种工程实体的基础,只有采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有可能施工出合格的工程,土方路基填筑过程中,对每一取土场做路基填料强度试验,CBR 值大于 8 的一律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土方路基施工中应该选择适宜的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材料,砂土、砂性土等透水性良好、易于压实的土是良好的路基填料。沼泽土、淤泥、泥炭、含有树根和易腐蚀的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属于非适宜的路基填料,一般不宜使用。

(二)填筑施工

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填筑宽度应该每侧超出设计宽度至少50cm,从而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当填料土质不同时,应将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的下层,并做成 4%的双向横坡,不得将透水性差的填料覆盖在透水性好的填料之上,以免在填方区内形成“水囊”。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 500mm。填筑路床上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当原地面的纵坡大于 12%或横坡陡于 1:5 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 4%、宽度大于 2m 的台阶。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如果接头部位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 1:1 坡度分层留台阶。如果能够交替填筑,则应该分层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2m。2

(三)严格控制压实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首先选择适当的场区,配备MC―3深层核子密度仪和“TSC―1控制含水量测定仪”及大吨位、大激振力振动碾压设备,进行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通过试验,达到如下目的:求得各种填料碾压遍数与干密度的关系;求得含水量的变化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求得不同的压实区,不同填料含水量的合理范围;求得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 (包括: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各压实区的松铺系数;各压实区不同填料达到压实度标准的碾压遍数;压实机械的合理走行速率);考核确立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经过分析整理后,提出《路基压实工艺试验报告》,报请监理批准,用以指导压实施工。

2、填土压实应用压路机械,碾压遍数经压实试验确定,要特别注意对路堤边坡的压实,变原平行中线碾压为与线路中线保持45°角斜行碾压。当雨季土壤含水量过大时,应翻出、晾晒,直到含水量适宜时再填筑和碾压。当旱季土壤过于干燥时,应洒水湿润后再填筑和碾压。填石路基采用振动碾压方法。碾压时先压两侧靠边坡部分,后压中央,平行操作,行与行之间重叠0.4~0.5m,前后相邻地段也重叠 1~1.5m,以保证全区段碾压密实。

3、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地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清除表层植被覆盖层后平整、开挖台阶。

(四)质量评定

土方路基铺筑完一层,进行下步施工前或者填至路基顶面后,施工单位自检人员应该按照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的要求进行质量评定,施工单位自检评定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评定表中的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土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及边坡 8 项,压实度和弯沉属于关键项目,必须 100%合格,经过质量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五)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

为确保路基工后沉降不超标,就要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地质情况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根据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当在地表以下2.5m范围之内无 Ps

(六)填筑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施工过程中,当遇到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大于 1:5 时,应在满足摊铺和压实机械的操作需要的前提下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同时,确保台阶宽度大于 1 米,台阶顶作成 2%~4%的内倾斜坡。对于砂类土应将原地面以下 20~30 厘米的表土翻松,但不要不挖台阶。当在路堤范围内修筑引道时,该引道不得作为路基填筑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设计标志性的新路堤。对于那些无法用现有压实设备压碎的大块硬材料,应安排施工人员予以清除或破碎,但是还要确保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 2/3,并且使其分布均匀,满足路基压实的要求。

2、结构物处缺口回填前,先清理干净原地面,对已经填筑路基的未压实部分进行挖除并按规范要求挖出台阶;只有在待桥涵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够进行缺口回填,并且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择碎石土填料,并按要求分层夯实,加强检测,以确保碾压密实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涵侧填筑采取两侧分层对称填筑, 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 15 厘米,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处,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3、路基整修工作,在路基的填筑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路基整修工作,要确保整修后的路基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应该严格按照以下的工作程序进行:

恢复各项标桩检查编制整修计划工程师核查计划实施。

在我国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路基的整修工作主要是人工配合机械劳作的方法。使得超宽的切除废弃料能够及时清理干净,多余的材料运出施工现场,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整修后的高速公路路基必须是稳定、美观的,并且保证其间不受雨水等破坏与影响。

参考文献

[1]侯立斌.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1)

[2]张海斌.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3]齐宁.公路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技术[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2)

上一篇:浅谈门诊麻醉的安全与管理 下一篇:美团猫眼电影:票房黑马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