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时间:2022-08-19 10:17:19

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蕴含着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思想,这一系列重要的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字】支架式教学 高中政治 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随着建构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活力,这也顺应了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形成支架式教学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外界环境的剌激下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注重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者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转变,学生也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变,进而形成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地树立起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以促进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二、注重提高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教师

1计算机水平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指:“据目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的信息的传递方法和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的利用现代各类信息技术的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构建一个新型的、良好的展示平台,尽可能多的调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网上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始课堂教学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成为所学知识和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进而达到优越的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当今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非常大的优越性,具体上讲,可以从以下几各方面进行阐述: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搜集非常丰富网络上的资源,这样可以增加政治课堂上的政治信息量,使学生可以接受到比较多的、与所学课本知识息息相关的信息;将政治学科比较抽象的、难懂的、苦涩的政治知识点利用彩色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就比较的生动和形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化难为易;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兴趣,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身边的现象,然后运用政治课本上的相关的政治观点来理解、分析和解释学生身边的现象,这就可以增强政治课所学知识的说服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观点的可信度。

同时,支架式教学强调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以来就对老师的

计算机和多媒体水平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应该马上树立

起计算机多美技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的观念,主动的加强并逐步提高自身的多媒体和计算机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期组织针对老师进行完善的、定期的计算机培训,使老师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常用的教学软件,从而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老师的计算机水平,达到以比较好的、顺利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奠定坚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这也导致学生出现了比较严重

的厌学情绪,教学的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目标直至考试目标,这也致使学生向单一的方向发展,不少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学生应付各类考试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这些都.

与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老师应该切实改变传统

意义上的教学方法,调整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充分的应用以建构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比较成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逐渐形成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支架式教师,以实现更好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而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创新和顺利实施。

三、合理的借鉴支架式教学模式,因课制宜

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应该根据所学知识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这些要和教学内容比较适应,应该合理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不是所

有的课本理论知识都是适合用支架式教学的,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课制宜,这也就要求:老师应该从课本和教材开始,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课本教材,并且老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课本教材进行知识点的细化和分解,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材内容都适合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因此,这也就对高中政治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根据课程的内容,合理的、科学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老师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很好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顺利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各类考试的成绩,即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明确的要求要全面关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支架式教学的评价应当注重全面性,也就是说评价课堂的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涉及课本知识、自身觉悟、实践能力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的从课本知识目标出发,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应该作出比较适当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考试评价、道德评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春.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课程教研.2010. 09. 46.

[2]刘海山.高中政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宄.2012. 03.下旬刊.128.

[3]舒锐.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学研宄.2012.12.下旬报.73.

上一篇:ARCS动机设计模式中注意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下一篇:从促进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角度来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