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56例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19 09:30:26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56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心源性休克的应急处理分析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应及早诊断,及早处理,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87-01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其病因以急性心肌梗死最多见,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或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等均可导致本症。本病死亡率极高,国内报道为70%-100%,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望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1,2]。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现将其临床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49~75岁,平均(64.5±3.5)岁。心源性休克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 h者34例,2~24 h者14例,AMI发病后3~7 d出现心源性休克者8例。

1.2 心源性休克诊断

①收缩压

1.3 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一旦确立,其治疗原则如下:(1)绝对卧床休息:立即吸氧,有效止痛,尽快建立静脉给药通道,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监护和建立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留置尿管以观察尿量,积极对症治疗和加强支持疗法。(2)如有低血容量状态:先扩充血容量;若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给予5%碳酸氢钠150~300ml,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心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资料,估计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一般情况下,每天补液总量宜控制在1500~2000ml。(3)补足血容量后:若休克仍未解除,应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等。(4)尽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挽救濒死和严重缺血的心肌,这些措施包括静脉和(或)冠脉内溶血栓治疗,施行紧急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搭桥术。(5)积极治疗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和防治脑、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防治继发感染。(6)药物治疗同时或治疗无效情况下:有条件单位可采用机械性辅助循环,如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左室辅助泵或双室辅助泵,甚至施行全人工心脏及心脏移植手术等[3]。

血管活性药物只有在补充有效血容量基础上,血压仍不能提升或休克症状未见缓解时使用。对于血压急剧下降或极度降低的严重休克,一时又难以马上补充足够血容量,可先应用收缩血管药物暂时提升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一旦症状改善迅速减量至停用[4]。

2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卧床休息、吸氧、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4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氧供求失衡乃是病理变化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一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梗死范围就会不断扩大,泵血能力愈来愈差,最终导致不可逆性休克。心肌梗死 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降低。众所周知,有效血循环的维持主要依靠心脏排血功能、血容量和血管床容积三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障碍都可导致有效血循环量不足,从而导致休克的发生和发展,而心脏泵血功能衰竭是产生心源性休克的主导原因和关键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一般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采用休克卧位,镇静,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止痛,供氧,扩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立即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5]。

尽快诊断可引起休克的疾病并及时予以治疗,是防止发生休克的最有效措施。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的病因,故及早防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对于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

[2] 刘大为.危重病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2.

[3] 曾显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J].中原医刊,2007,34(2):67.

[4] 赵兰巧;田文友;田青;;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10,28:36.

[5] 玉素甫江・牙库甫;吾尔古丽・买买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急救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7:29.

上一篇:周围性面瘫综合治疗体会 下一篇:手术切口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