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校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时间:2022-08-19 07:53:35

如何与学校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摘要: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新一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当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和依靠教师,认真对待教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家长还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家庭教育 配合 密切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89-01

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新一代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作用除了体现在父母直接教育子女外,还表现在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家长与学校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家长的教育思想应当和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

家长应当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个问题上的一致,是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最大配合,如果在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不一致,就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甚至成为互相排斥的力量。近几年来,由于两者配合不好而出现的学生问题是不少的,这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

2 家长应当经常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首先,家长应当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和依靠教师,认真对待教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比如,教师让孩子把试卷、作业、记事本等交给家长审阅签字,对这种要求,凡是能做到的,就应当积极支持,认真做好。又如,教师要家长到学校去,交流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情况,也应当抓紧时间去学校和教师及时联系,这样,相互通气,可以增加对孩子全面了解,便于家长配合教师开展工作,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其次,家长要熟悉孩子的教师。家长应该经常地主动和他们保持联系,每个学期至少去学校两次,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了解教师对孩子的看法和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和教师联系的各种机会,同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孩子在家庭和教师两种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无所适从;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联系而出现的教育的“真空地带”,避免孩子在这个“地带”中的活动无人督导。另外,家长还应向孩子的教师介绍家长和家庭情况。家长了解教师是必要的,教师了解家长同样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一个教师对孩子的家庭情况不了解,对家长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生活习惯不了解,甚至连家长的教育观都不知道,那么他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因为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状况,对孩子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常和教师沟通,才能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 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座谈会等

在学校的讲座和班级组织召开的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和班级教师都会向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的方法、汇报教育教学情况,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希望等。因此,家长应当积极参加这类活动。另外,在家长会上,家长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育方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家长的的座谈,沟通家长之间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提供一些可靠的一依据。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如果家长对学校或教师有意见,可以在家长会上提出来,或者找学校领导、教师个别交换意见,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否则,就会损害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影响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4 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于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有些家长担心社会活动多会影响孩子的学学习,就阻止孩子参加,这种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实践结果证明,青少年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既可以促进孩子对社会的了解,又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同学之间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因此,家长应主动引导和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

上一篇: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促进知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