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19 07:16:34

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介绍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

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一:

关于龙陵县民族村扶贫攻坚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着力反映民族村扶贫攻坚情况。经政协六届十三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政协民族、宗教、华侨联络委近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对全县七个民族村(乌木寨、花椒、木城、大寨、安乐、黄连河、蛮麦)十五以来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我县民族村也和全县人民一道,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县委、政府通过《云南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贯彻落实和边境民族村综合扶贫开发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及小额信贷、安居温饱工程、易地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科技扶贫等一系列措施的有力推进,加大了民族村扶贫攻坚工作的力度,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二是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七个民族村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七个民族村总收入2267.46万元,比2000年的1057.06万元增114%,粮食总产量达704.06万公斤,比2000年的691.7万公斤,增0.98%。2005年七个民族村人均收入1160元,比2000年的978元,增182元。2005年粮食人均417kg,比2000年的402kg,增15公斤。2005年七个民族村总人口为14476人,比2000年的14347人增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政府不断地逐年加大投入,七个民族村2000年带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9.43万元,十五末达285.44万元。除此以外,岔河水库、小河水库、木城大沟、勐糯倒虹系、河头公路、边境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族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社会进步明显。2000年,我县实施三免费教育以来,七个民族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明显上升,实现了普九和两基目标。县、乡、村的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已基本建立。村民治病难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基本实现了乡镇中心医院为枢纽,村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七个民族村的村庄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讯设施日臻完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节日活动、文明向上的民族艺演受到了中央、省、市的好评,具有民族特色的《欻豆》、《阿昌汉子》荣获省级金奖,反映彝族人民生活的牛头琴、酒醉筒乐器,荣获国家专利。

四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法律的宣传教育,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实施民族团结目标责任制,加大了缉枪缉毒和反的工作力度,阻止了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妥善处理了各种复杂矛盾,维护了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

二、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县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相邻的乡(镇)村相比,无论在生产、生活方面,还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除勐糯镇大寨村人均收入2024元,其余六个民族村,人均收入参差不齐,有的户人均不足300元,高一点的户,人均也达不到全县的平均水平。贫困面都还很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数民族仍处于劣势的弱势群体。

二是地处边远,交通、通讯不便,与外界经济、社会交流联系少。我县的七个民族村都分布在边远、高寒、贫瘠地方,山高坡陡、峪深无平地,可耕地面积少、土壤贫瘠,地质灾害频繁,有的地方已被人们界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2005年末7个民族村105个村民小组,有33个不通自来水(其中黄连河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有10个不通自来水),29个不通生产用电,42个不通程控电话,仍然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死角。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给民族村的扶贫攻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因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削弱了民族村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是民族村社会发育程度低。在民族村中,不同民族之间和同一民族之间发展差异大,多数群众仍然住房简陋、人畜混居、人畜饮水困难、缺衣少被、生活艰苦,信息闭塞。在有的村寨仍然还停留在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酒的落后状况中,社会发育程度相当低。

四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缺乏经济支撑。2005年,七个民族村人均收入仅为1160元,相当于全县的67%,黄连河村仅为613元,是全县人均收入的40.4%,在七个民族村中,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20%,600元以上的占60%,500元以下占20%。除勐糯的大寨外,其余六个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处于全县的低水平,多数村地处深山区、石山区和冷凉高寒山区,是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方。多数地方仍然是小农经济,停留在低投入、低产出、粗放式生产方式,没有形成区位的特优产业,也没有商品交换、信息交流的手段。现代商品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金融机构(信用社)、供销社也因为经济总量低、业务少而撤并。造成了当地村民依靠金融机构融资和就近采购农资难。虽然民族地方资源富集,但因没有企业的拉动、财力的支撑和政策的支持,无力开发利用。

五是教育、卫生、科技落后,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差。2005年末,民族村人均受教育仅为3.03年,比全县低3.97年,由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就业十分困难。在校点建设上,十五期间虽然作了一些收缩,但教学设备简陋,师资水平低,不少地方普九举债较多,职业技术教育、科普知识培训难于伸向民族村。

六是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普遍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商品经济意识淡薄;民宅卫生条件差,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现象交织发生。

七是民族村反渗透任务重、情况复杂。民族地方的群众,由于素质、思想意识偏低,一些敌对势力和组织往往从中入手,所以,民族地方就形成了、反渗透反的前沿。民族地方的党委、政府和村级两委班子既要考虑经济的发展、群众的脱贫,又要考虑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经济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需比其它地方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三、建议

(一)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县的稳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事业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提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认识。

(二)要按照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生产、生活问题,克服重稳定,轻发展的思想,把省、市安排到我县的扶贫重点村的整村推进计划,有重点地覆盖到民族村和散杂居聚集村。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整村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为载体,将农水扶贫、交通扶贫、林业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科技、畜牧养殖、沼气能源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做到扶一项,见效一项,扶一村,见效一村,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各级政府对民族村扶贫工作要建立领导机制,层层抓落实,帮助民族村分析、研究可行的发展思路。各挂钩单位要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沉到村寨,与村、社干部一起研究、论证产业带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资金筹措等问题。政府应建立相关的考评管理机制。变过去的输血式扶贫为提高民族地区造血功能的扶贫机制。

(五)用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要把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解决民族村教育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集中用在解决民族村交通不畅、饮水困难上,切勿撒糊樵面或挪作它用。

(六)提高民族村土地产出率。各涉农部门对民族村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要把适应民族地区土壤、气候、环境的抗旱抗涝品种和生产技术介绍和传授给他们。要强化一个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努力提高涉农部门自身的指导水平,使民族村在土地产出率上有一个大的飞跃。

(七)教育、卫生等部门,应对民族村上学难、治病难问题给予关注,切莫让民族村新文盲、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八)建议对民族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补贴提高20%。

二Oxx年x月x日

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四纵三横水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一项超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是跨流域的宏伟工程,该工程将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意义重大深远。但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以及汉江中下游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在相关政策措施上统筹考虑。通过深入库区实地考察和对大量文献数据资料的科学分析,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本文提出关于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扶贫攻坚政策的建议。

一、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的概况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以下简称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具有典型老、少、边、穷特点。一方面,库区大部地处秦巴山区,产业结构不均衡,财政十分困难,人口密度151.8 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 33000多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多元,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另一方面,库区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底蕴深厚,拥有武当山等一批世界级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拥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工业基础较好,旅游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淹没损失巨大。库区淹没造成房屋损失面积619万平方米,近6亿元以上的公共基础设施没入水底;淹没工业企业200多个,厂区面积50万平方米,涉及职工5万人,年产值损失40亿元,年利润减少4亿元;受淹没影响城镇13个、县级城市2个,建制集镇11个,建成区影响面积386.7亩。淹没地区做出了巨大牺牲,遭受了重大财产损失,减缓了当地城镇化进程。

(二)生态影响较重。库区国土淹没总面积638平方公里,淹没37片乡镇林地、森林,共淹没林业用地13万亩、耕地22.3万亩,占库区国土淹没面积的48.4%,淹没林木蓄积量6万立方米。库区大片国土被淹没,耕地和森林面积减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变,生态平衡状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加重了库区财政的负担,减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迁移人口众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水库移民大迁徙。库区共迁移人口80.58万人,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区建设期间)迁移人口48.9万人,二期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建设期间)迁移人口31.68万人。内安移民采用就地后靠安置的方式,这加剧了库区人地矛盾,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急剧下降;外迁移民采用省内分散安置的方式,多有返乡、流散等遗留问题。

(四)财政收入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造成库区财政收入巨大损失,关停近200家排放不达标企业,年减少税收3亿元。增加企业年用电成本3亿元,年减少税收1.26亿元。淹没迁建企业200家,保守测算20102014年迁建期内损失税收80亿元。外迁人口减少消费4亿元以上,按商场超市平均税负年损失税收1000万元以上。此外,工程建设期间对淹没区耕地占用税进行划拨,财政收入的虚增,风险加大。

三、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扶贫攻坚的必要性

(一)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需要。要达到一江清水永续京津,唯一的途径便是修复库区生态和保护库区环境。当前,库区实施了森林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丹江口库区生物隔离带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65.41亿元,还有10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地方自筹解决。按相关规划,库区生态环境治理近期投入110.48亿元。完善库区扶贫攻坚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需要。

(二)落实秦巴山区扶贫规划的需要。库区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按国务院《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共有6个方面31处涉及库区。库区地方财政收入少,增长不稳定,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全国的一半,这严重制约了财政资金的投放规模,迟滞了扶贫攻坚的步伐。完善库区扶贫攻坚政策,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是落实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规划的需要。

(三)助力中部崛起建成支点的需要。库区90%位于湖北省境内,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湖北省要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库区就必须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然而,库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总量偏低,省级财政投入有限。湖北省完善库区扶贫攻坚政策,提高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助力中部崛起建成支点的需要。

(四)实现国土主体功能区划的需要。在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库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库区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较缺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50%,生态重要性较高,生态脆弱性为中度,人口聚集度较低,交通优势度较低,地均地区人均生产总值0250万元每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强度为15%。库区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完善对库区扶贫攻坚政策,特别是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是实现库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的重要前提。

四、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扶贫攻坚政策的建议

(一)合理确定调水水价。水价是调节供水区与受水区利益的重要因素。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中,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元,考虑南水北调工程的公益性特点,配套工程成本计入水价,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分摊费用,按两步制计算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测算的中线工程水价为0.194元/立方米(不含税0.16元/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所调之水包含了生态修复、污水防治、水质监管等巨大的成本费用,水资源的贱卖是对市场经济价值的背离,与水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以价格杠杆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严重不符。目前,受水区沿线认为水价过高,国务院没有确定调水价格,但各地水价联动机制已纷纷建立,涨声一片。因此,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价最低定为0.194元每立方米,同时研究建立调水水价联动机制。

(二)合情设立调水法人。调水运营法人的确定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水运营的先决条件,是解决调水税费分配的基本前提。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都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下属单位,都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设立,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中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都有着较为完善的企业法人组织机构和管理人才队伍。汉江集团和水源公司都在湖北省十堰市注册,调水法人注册在湖北省十堰市有利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因此,建议整合汉江集团和水源公司的机构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注册调水法人。

(三)合法分配调水税费。据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调水运营后,年可征税约7000万元、水资源费19亿元,二期年可征税约1亿元、水资源费26亿元。

调水税收分配。按国家分税制对税收种类的划分,调水所产生的税收属于地方税种。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调水运营后所产生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由调水法人注册地湖北省十堰市征收。调水税收由湖北省独享,本不存在法定的分配事由,但淹没区内湖北、河南两地都有税收收入的损失,从平衡两地利益的角度,调水税收分配实有必要。从税收受益者与税收来源地相一致的税收原则和税收收入损失为基点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建议按湖北省十堰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占淹没面积的比例(湖北省56.3%,河南省43.7%)来分配。

调水水资源费分配。三峡电站的水资源费征收主体是由财政部驻湖北省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按月征收,水资源费摊入电费中,由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按月缴入湖北专员办的中央财政汇缴款专户。三峡电站的水资源费分配标准规定10%上缴中央国库,其余90%按比例在湖北省和重庆市之间进行分配,并分别上交两省市国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同三峡工程都是水源区跨越几个省市,因此,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资源费征收参照三峡电站水资源费征收主体设置,由财政部驻湖北省专员办事处负责按月征收,水资源费摊入水费,由调水法人按月缴入湖北专员办指定的国库汇缴款专户。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库区、核心水源区,且地处秦巴山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鉴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三峡工程的水资源来源区跨越两个省份的相似性,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资源费的分配参照中央四部门《通知》另行规定,水资源费由中央财政分成的10%部分全额返还地方,地方财政分成的90%部分按(湖北省90%、河南省10%)比例分配(以水源区面积、迁移人口、库岸线、库容、汇入水量等比例加权确定)。

(四)合理设立专项基金。设立丹江口库区生态恢复保护基金。生态补偿是对生态系统本身恢复、保护及破坏成本的补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在生态恢复、保护上需要巨大投入。我国在排污权、林权、水权等方面已经探索建立了市场生态补偿机制,三峡电站从20032012年连续10年从发电中按0.0045元/度的标准,建立三峡库区后期发展扶持基金,专项用于三峡库区及移民地区。因此,建议参照三峡电站的做法,建立丹江口库区生态恢复保护基金,自2014年起每年从调出的每吨水中按0.1元/吨的标准提取,专项用于丹江口库区生态恢复、保护及破坏成本的补偿。

设立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基金。生态补偿是对保护生态系统和维持国家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社会发展机会所受损失的经济补偿。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库区是水源涵养重要区、秦巴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和秦岭落叶阔叶、针阔混交林水源涵养三级功能区。为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库区牺牲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机会。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生态补偿的国家机制,三峡电站自20042009年连续7年从中央财政中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建议参照三峡电站的做法,设立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基金,自2014-2023年连续10年由中央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专项用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扶持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五)合力整合扶持政策。现行的体制下,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分别出台关于库区和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各类扶持政策。这两大类扶持政策存在重复和冲突的现象,使得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无所适从,还会造成地方政府多头申报,造成有限行政资源的浪费。建议在制定关于库区扶贫政策时,着眼于南水北调和秦巴山片区扶贫两大视角,统筹两个方面来制定针对库区的扶持政策,捆绑使用扶持政策相关的资金,实现扶持政策的综合效益。

上一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标语 下一篇:餐饮项目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