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8-19 06:05:08

人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

如今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相比以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阔应用和开发,在人事管理中应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如今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详细阐述计算机技术在人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述在人事管理中应用好计算机技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人事管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一、人事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繁杂的人事管理模式

如今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发展,传统收集和整理人事信息的模式不再适用,因为这种模式经常会因为工作的分散性和不断更新而出现重复无效劳动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人事工作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与此相反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提高效率,因为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将纸质文件通过电子格式来展现,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查找迅速。

(二)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单位人事管理上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这种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淘汰某些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差的人员,造成工作人员一朝进入公司便终身受用的现象。而且人员的晋升也没有真正地和业绩、能力这两项联系起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并不突显,更有甚者起到相反的效果,大部分企业单位的工资发放主要还是论资排辈,与业绩、级别毫无瓜葛。根本不可能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效果。

(三)人事管理工作观念转换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中,人事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倍受各级领导的重视,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不断地出台很多的文件对企业进行引导和规范,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人事管理单位的观念并不到位。这些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缺失服务观念,很多企业单位在对人事的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严重缺乏服务思想,盲目地用管理来代替服务,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然后深入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这种呆板僵化、没有很多温情的人事工作管理模式大大降低工作质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缺失改革创新的思想,如今新时代下的工作具有新局面,新特点,新气象,然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工作管理过程中创新的思想方法并不多,造就了和时代特点吻合度不够的局势,这一方面也大大降低工作质量。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师资管理中的应用

在这个把教育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新时代,各个教育阶段的办学层次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师资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为师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包括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和使用以及师资的流动,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学校领导安排教育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就是师资管理,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队伍的结构情况是在培训和使用教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作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进行统计工作时,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但是在管理工作中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之后就会大不一样,因为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套专门管理师资的资料库,在对教师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称,培训情况,授课班级,教授课程等情况分析和统计之后录入资料库中保存起来,这样学校领导无论何时何地要提出决策的时候,都可以非常自由地利用电脑把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和培训情况整理出来,然后加以分析最终提出正确的策略。此外,在这个教师资料库中可以快去查找学校专业和专业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学校引进人才提供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在学校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定的时候,资料库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非常准确地展现教师的职称情况,这对学校合理安排师资结构是非常方便的。并且能够让学校领导及时掌握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情况,为教师素质的培训提供可靠保证。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劳资管理中的应用

劳资管理在人事管理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劳资管理工作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对于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最为值得重视的是劳资管理和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如果仅仅靠手工管理,不仅消耗时间长,而且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差错,但是如果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对所有员工的工资结构进行分析统计之后,再全部录入电脑统一管理,既降低了工作量,减少了时间的耗费,又为信息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在每年年终奖发放,年终统计年报,工资调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劳资管理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数据录入的重复性,而且可以使有效信息得到很好的利用,建立劳资库,可以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做到随调随用自由运用的目的,只有在更深层次上加强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从而很好地为人事管理服务。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新时代化。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干部档案人事管理工作在平时会积累非常多的信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同样毋庸置疑地,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重复多次劳动,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对日后的查询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顺应时展的趋势,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干部管理资料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在对干部档案管理时将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存入到电脑中,

三、人事管理中用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措施

(一)建立工资管理系统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既能提高工资管理水平,又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对人事数据有一个清晰的分析统计,可以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而且在建立这样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还可以建立很多的子应用系统,方便对大量复合文档数据的统计。由于它的方便快速,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都会采用这样的技术来进行工资管理。截止到目前,各种关于工资管理的系统软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成效初现,但是由于各种单位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致使总体上来看这方面呈现出一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各个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需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带着一定目的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工资管理软件,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将工资管理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联系起来,相互结合使用,实现信息共享,对于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标准调整,正常工资升档,职务变动等情况进行信息录入,保存,修改,等统计工作以方便日后查询。工资管理系统软件也应该进行科学处理,使得操作既简单又方便。

(二)加强工资数据的分析

一直以来,很多企业单位都仅仅止步于完成国家规定调资工作,而对工资的数据报表分析不够重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软件都应用到了人事管理工作中,并且成效很好。这些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大量工资资料工作和分析工资数据工作变得简单。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能够减少劳动力方面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使得把资金合理地分配到该拥有的职员身上,这一点关乎到激励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关乎到企业单位的发展。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单位想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就应该对工资数据报表分析工作重视起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其成长和进步。

(三)增强对人事劳资干部和职员计算机技能的培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都力求创新,所以改革浪潮不断地翻滚着。对于人事管理工作也毫不例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这之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和素质的职员是首要前提。在培训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专门的企业培训以及高校教育这些条件,加强计算机技能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学会用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信息,把提高工资管理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作为学习目标,把提高自身素质,结合科学管理需求作为必备的素质。

四、结束语

一旦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应用,那么必将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必将大幅度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人事工作规范化,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丽珍.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包钢科技,2005,(04).

[2]刘皎.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药内科杂志,2003,(05).

作者:王增奎 单位:大庆油田创业集团

上一篇:5G移动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