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19 05:15:47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通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随机抽取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塞通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不会显著提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关键词:心肌梗塞;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心肌梗塞主要是患者冠状动脉阻塞与狭窄所引发的血流速减缓或者阻断,进而导致心肌持续性缺氧缺血引发的局部组织坏死。患者会表现出持续性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感,同时合并有发热与白细胞提升等情况,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衰与休克,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在治疗上主要以抗血小板为主,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常见药物,但是其效果仍旧有待提升,因此临床用药还在不断的研究推进中[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随机抽取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35~73岁,平均年龄为(56.2±4.1)岁;病灶位置上,前壁为24例,后壁为9例,左前壁为7例;合并疾病中,高血压为6例,冠心病为9例,糖尿病为7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51.7±5.2)岁;病灶位置上,前壁为22例,后壁为10例,左前壁为8例;合并疾病中,高血压为7例,冠心病为6例,糖尿病为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同意相关治疗与研究M行,配合医疗工作开展,签署相关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保证吸氧、镇静与充分休息,保证心肌供血与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照组运用阿司匹林治疗,初始剂量为300 mg/d,而后保持100 mg/d,连续4 w持续用药;观察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中氯吡格雷初始剂量为300 mg/d,而后减少为75 mg/d,阿司匹林为100 mg/d,连续4 w持续用药治疗。

1.3评估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长与发作频次缩减幅度超过80%,甚至症状全部消除,心电图ST段保持正常;有效为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长与发作频次缩减幅度超过50%,心电图ST段改善显著;无效为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长与发作频次缩减幅度低于50%,心电图ST段改善不明显,甚至情况有恶化趋势;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患者的总比例。不良反应观察主要集中在过敏、耳鸣、恶心与呕吐等[2]。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情况通过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同时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 见表1,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见表2,在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7.5%,对照组为1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在心肌梗塞治疗上,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其治疗具有三方面优势:首先具有较强的镇痛功效,其次有抗炎作用,其三可以达到抗凝血功效,抑制血栓烷A2产生。但是该药物治疗也有不足之处,该药物如果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容易导致消化溃疡,同时会产生相关上消化道刺激反应,患者治疗舒适度有待提升。氯吡格雷属于抗血小板性药物,有效的达到血小板凝聚阻滞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起到二磷酸腺苷阻滞作用来达到血小板活化扩增的激活效果,进而达到血小板集聚抑制功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的起到药物作用的互补效果,不会提高出血风险,同时会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状况,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出现,提升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上需要做好相关配合。要禁止吸烟,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生成加速;要配合一定运动锻炼来提高体质状况;保持合理膳食,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提升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的辅助药物作用发挥[3-4]。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不会显著提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在药物使用上,要做好药物剂量把控,避免大剂量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总体来说,联合用药比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得到有效互补提升,因此,治疗疗效会相对更理想。而由于药物剂量得到有效控制,控制了阿司匹林用药,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而氯吡格雷本身不会引起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显著的出血状况,因此可以证明在合理控制药物剂量与使用配比下可以有效避免联合用药带来的出血风险问题,其风险可以做有效控制。

在用药上要做好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其认知能力较差,要充分做好家属的指导,让家属做好必要的配合工作。用药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的差异性,考虑患者药物耐受力,避免药物过敏,要清楚了解患者疾病史与用药史,要以用药安全为前提,避免药物安全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唐松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247-248.

[2]罗荣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2):38-40.

[3]洪惠.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疗效及安全性评析[J].医学信息,2015,(36):50-51.

[4]沈桂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9):15-16.

上一篇:人尿激肽原酶滴注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疗效观... 下一篇: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