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08-19 04:59:09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课堂既要展现教师魅力,又要彰显学生个性,如何把单纯的模仿和灌输变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改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探索、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互动的课堂才能提高效率。

1.在“阅读”中学习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有驱动力,阅读时可以按照一看、二想、三发现、四总结的步骤来进行。一看:看图,弄懂主题图的意思;看题,看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文字,看文字表达的意义。二想:想教材中每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想新旧知识的联系?解题的思路是什么?概念是怎样得到的?法则是怎样总结的?三发现:通过课本解答提示(我是这样想的),动手画线段图,发现解题关键和思路,直到明确算理。四总结:总结解题步骤,分析和小结方法,找出注意点。比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出示小丽、小林在新华书店买书的活动情景。活动一“看”:让学生看主题图,看小丽、小林在买哪两种书?书的价钱是多少?活动二“想”:根据购物小票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小丽两本书的总价和差价。学生列式6.45+4.29及6.45-4.29。活动三“发现”:①你觉得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是什么?(小数加减法)②观察算式,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发现都是“求和或求差”,说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③学生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并小结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活动四“总结”: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最低位算起,借一当十,满十进一,化简结果”。

2.在“迁移”中学习

在“迁移”中学习是教学时常用的方法,它能为新课铺路搭桥。在教学新课前,教师通常都会针对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做好迁移铺垫;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尽快把已有的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出示算式:645+429;645-429。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并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接着教师把整数加减法的算式改成小数的加减法算式6.45+4.29;6.45-4.29。再让学生尝试计算,相机发问:数字不同了,意义还一样吗?计算方法还是一样吗?这样的教学是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经验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习便能达到轻松的效果。

3.在“比较”中学习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性质或计算法则是相似的,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消化,必须让他们自己去比较,有比较才有发现,有比较才能找到异同点。比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学生由于有整数加减法的基础,比较容易掌握方法,真正要使W生完全理解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把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异同。通过讨论交流后在比较中发现:①相同点: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低位算起。②不同点: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只要末尾对齐,其他数位也就对齐了;而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有把小数点对齐才能使相同数位对齐。③小数加减计算注意点:对齐数位;得数应该是最简化的。

4.在“质疑”中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灵动课堂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提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问难是加深知识的好形式,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不仅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学生养创新意识。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在加深理解这个环节:出示“一本书已经看了45%”,问:你看到“45%”这个百分数,你想提几个数学问题?学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2:这是“谁占谁”的45%。学生3:45%代表什么意义?学生4:剩下百分之几没看?学生5:已看的是没看的百分之几?学生6:剩下是已看的百分之几?

5.在“练习”中学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本活动方式,复习训练是学生学习新知、探究新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能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先复习准备练习,出示“某工程队修一条1200米的水泥路,由第一工程队铺,要15天完成,由第二工程队铺10天可以完成。两队每天各铺多少米?由于天气变化,急需铺完,现由两队合修,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让学生完成后,改变准备题的已知条件,将“1200米”改为“900米”“600米”“300米”“任意数”,让学生逐一求出结果,学生在练习中很快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中探索了工程问题要把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的奥秘,使学生在练习中探索新的知识。

6.在“评价”中学习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要围绕学生发展为目标,要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切实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课堂表现的评价,也可以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态度以及团结协作、创新精神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评价,回放课中精彩片段,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建构,肯定学生勤奋学的情感与态度,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在课后小结环节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再出示:①我对自己表现的满意度是()%;②我(非常、有一点、没有)遗憾,所以遗憾度是()%;③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付出()%的努力!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气氛是愉快的,在活学活用中掌握新知。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心校)

上一篇:基于局域网内WindoWs下的TCP PMTUD仿真实验 下一篇:高校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